情感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7李化荣
李化荣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山路小学,山东 淄博 256100)
小学生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在小学阶段所养成的习惯通常是非常稳定的,且能够伴随其成长。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小学阶段都不应该过分重视孩子的文化成绩及考试分数,而应把关注焦点放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之上。应该坚持长期地对学生进行反复的思想品德训练,使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意识及条件反射,将这些训练行为逐渐转化为自然习惯。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此阶段学生的身体与思想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但当前我国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并在家庭中处于中心位置,从小便受到很多人的保护与疼爱,因此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没有到位,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甚至还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扭曲的情况,而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小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仍然以课堂教育为主,很少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思想教育,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减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无法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由此看出,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引入情感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教学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的含义
全新的教育观点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而真正的内因则是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识。情感教学是教育中的一种新手段,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个单向性的活动,学生只是在下面坐着听,这种方式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接受,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只是的吸收。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更多的关注,充分的调动学生积极性,那么学生将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了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内容之外,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交流,让学生在本质上得到提升,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情感教学的方法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
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重自身形象,做到以身作则。例如在讲解《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时,教师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范,生活中学生很有可能会遇到自己的老师,此时教师应遵守规则,形成良好的教学榜样。小学思想品德内容具备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只是机械地进行讲解,让学生靠死记硬背的方法理解知识,只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并认为学习枯燥无味。教师应该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起来,使讲解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并多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
(二)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以便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音乐或者多媒体等手段,将一些道德故事等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将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并逐渐的感受到故事中蕴藏的深刻感情。此外,多媒体有着声音和图像等综合性功能,这些都能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加真切的体验到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想法表达。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逐渐地感受思想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养成。
(三)重视道德典型形象的示范与激励
小学生正处于个人道德价值观念得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有教师、家长和学生等道德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以激发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对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要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形象,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要格外注意个人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当中树立道德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对于道德素质良好的学生要给予精神上奖励,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全面健康发展。如在《我的劳动感受》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依靠课本开展理论知识的灌输,显然很难得到情感教育的目标,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时教师可以从学生中间选出一个“热爱劳动”的典型,让典型学生就自己的劳动感受以及在劳动中的收获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启发学生热爱劳动、收获快乐的积极情感。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多种复杂思想和价值观的渗透与影响,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挑战。虽然一些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小学阶段的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功能的最大化。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需要通过内容和方式创新等教育创新措施,紧紧把握住情感教育这一任务基点,这样才能保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