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美术表达多点不一样的想法
——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

2020-12-07林钗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模样美术作品思维能力

◎林钗

正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般,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或者是观看到的同一事物,都可能会延伸出很多不同的想法,这便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也是一个人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体现。素质教育倡导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望能抛砖引玉。

一、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培养重点,它是一种具有高度思维劳动成果的过程,它集中体现在科学家的各类发明创造和美术大师的艺术表现过程中,正是由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存在,才成就了我们如今快捷、便利和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出不同的想法和理念,如此,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创新意识也会越来越高,逐渐成长为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此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倡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表达不一样的想法,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夯实美术学习的基础,为学生今后进驻专业美术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于实践中展开了美术教学方法的探讨。

二、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

(一)倡导学生大胆想象,避免思维僵化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一些事物进行联想和想象,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避免思维僵化,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奠定有利基础。比如,泥塑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美术表达和创造能力的关键。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该部分知识的内容时,带领学生运用“橡皮泥”制作“可爱小兔”的模样,通过学习制作的技巧,如团、揉、捏、擀、铺等,以及结合学生的大胆想象,他们还可以创造出其它可爱动物的立体模型。此时教师可以启发:“你们还可以创造出其它的动物、植物和建筑物的模样吗?”就可以很好地打开学生的思路。于是各种手工泥捏制品,如教学楼、小老鼠、灰太狼和喜洋洋等形象就会活跃在我们的面前。

(二)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动手操作活动

美术教师还可以充分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设计动手操作体验类活动。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好多的体验类活动,如拼图、剪纸、绘画以及调色等过程,因而只要教师合理的应用,就可以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教育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人美版三年级上册“有趣的拼图”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然后让学生去结合胶水和双面胶、彩纸等进行拼摆和粘贴,构成一幅幅的“种子图案”,比如,有的学生拼摆出的是校园花坛的模样,有的学生拼摆出的是爸爸的烟斗模样,而有的学生则拼摆出的是环保宣传标志的模样,在这样的趣味动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想象力、联想力越来越高,创新和创造意识也越来越强。

(三)展示优秀美术作品,陶冶学生健康情操

实施小学美术作品鉴赏,可以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更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审美体验和审美想法的能力。同样是看同一幅美术作品,如齐白石的《虾》,有的学生侧重于虾的肌理结构变化欣赏,而有的学生则侧重于虾的明暗光线表达的欣赏,还有的是侧重于画家齐白石对虾的细微观察的欣赏,但无论是哪一种,学生在表达自己个人想法和认知的过程中,则可以有效地打开美术思维,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中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美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教学中,学生应当多一些不一样的想法,这是素质教育的主张,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几点粗浅的个人教学实践分析,希望对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个性化思维,希望能在学生情操陶冶、能力提升方面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模样美术作品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你的模样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2030年的首都啥模样?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冬天的模样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