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分析
2020-12-07张钢梁
◎张钢梁
一、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介绍
探究性阅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个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探究性阅读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标准,并且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一)积极创建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要结合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引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例如,在学习《祝福》这篇课文时,文章主要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体现出当时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和礼教,使祥林嫂最后饱受残害,最后悲惨死亡。文章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学生进行深入地探究,所以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够对文章内容掌握得更加透彻。可以提问学生“我真傻,真的”这句话表现出祥林嫂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祥林嫂要一直重复讲经历过的事情?通过作者这样的描写,你能体会出文章什么内涵?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会带入自己的分析,能够结合上下文找出问题的答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联想,在生活中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入到文章中与人物进行心灵上的碰撞,可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思想的深入理解,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开展分组讨论
采用探究阅读性教学模式可以结合合作探究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探究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要将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集思广益,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让每个小组通过互相合作完成任务。对于问题的设计可以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也可以是教学内容的延伸,还可以是将教学内容与其他类似文章进行比对,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同的地方。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与《红楼梦》之间进行串联式思考,并且找出这篇文章在整体书中对应之处,从而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小组中各司其职,每个人都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学生对文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组织学生辩论
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促进学生阅读探究的深入。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名著时,教师根据文章中的特色人物为主题展开辩论。可以将林冲作为辩论的人物设计辩论的问题:林冲是应该迎合朝廷,听从朝廷的管教,从此实现生活的富足,还是应该激烈反抗,与书中写得一样再次上梁山成为“草寇”?教师按照两个论点进行分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入的阵营。然后两个小组的学生对文章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通过查询资料加深自己对人物的了解,并且对当时的故事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为人物选择更好的道理。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会有非常多想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经过这样的模式,学生能够对于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并且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语文知识丰富而多样,在课堂中不能完全将内容全部讲述出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拓展知识让学生进行学习,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适合的名著、电影等等,开阔学生的眼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