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村级档案管理的能级提升
2020-12-07杜童欣
文·杜童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对CNKI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发现,以“乡村振兴”和“档案”为主题的文献研究始于2018年,且多出自实践部门,理论界对此论述还相对较少。倪丽娟阐释了乡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定位以及实施路径三个方面[2];刘媛立足西部乡村振兴事业和档案管理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路径[3];陈伟斌探讨了乡村记忆档案的作用及其开发原则[4]。实践层面,国家档案局于2017年底颁布了《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村级档案工作的规范管理有了更明确的参照。
一、我国村级档案管理发展历程与功能回顾
(一)我国村级档案管理发展历程
我国村级档案管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已走过了40年的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逐步建档,到如今的数字化一站式查档,笔者根据各个时期不同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至80年代末:常规化和有序化
1983年农村生产队、公社制度取消,这一时期的农村工作主要围绕政社分离改革和新政治体制的建立,乡村档案管理主要以整理制度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建立符合新体制的村级文书归档制度为主。因此,村级建档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列入乡村档案管理中,并基本有了相应的建设单位和负责人。1986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各级国家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中提出,村委会形成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档案应列入国家综合性档案馆接收范围,1987年的《档案法》也为村级档案管理提供了依据。这一阶段,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环境和制度改革的影响下成为乡村常规工作的一部分,逐步从“文革”时期无序的管理状态向有序化发展。
2. 90年代中后期:规模化和行政化
1995年开始施行的《济南市行政村档案管理办法》,是我国第一个正式立法的农村档案地方法规[5]。之后,吉林省、河北省等省份从省一级层面对村级档案工作进行了推进,如《河北省村级民主管理条例》中提出“建立村务公开档案”要求[6]。1997年国家档案局、农业部将村级建档纳入示范村考核范围,并将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引入农村档案工作。行政手段的介入是这一时期村级档案工作的一大发展特点。由于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的强制推进,有条件的村建立了档案室,暂时没有条件的村采取“村档镇管”模式,所以村级建档数量有了显著提升。1999年全国农村档案工作会议的盘点数据是“全国行政村的平均建档率为45%”[7],与之前的几年相比有了较大上涨,村级档案工作呈规模化发展格局。
3. 21世纪以来:多元化和信息化
21世纪以来,国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的文化、民生十分重视。2007年国家档案局、农业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要重视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建档工作,包括家谱族谱、手工艺技能、民俗活动等,之后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也不断强调村级档案的文化性、民生性和公共性。这一时期的村级档案不再局限于政务和经济范畴,而向文化、教育、民俗等多领域拓展,呈现多元化的结构。另外,信息化也是村级档案管理的关键词,国家档案局在“十二五”期间提出“要确保东部省份有80%左右、中部省份有60%左右、西部省份有40%左右的乡镇和村,实现网络形式的档案信息共享[8]”。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村民查档用档需求的增加,便捷的查询服务和电子化的保管成为村级档案工作的目标,相应的设备、系统也走进了乡村。
(二)村级档案工作的传统功能
1. 服务经济发展功能。村级档案包括了乡村在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产业经营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具有原始凭证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省市档案部门和村级领导正是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村级档案,特别是农业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工作。湖北省钟祥市档案局组织全市档案干部进行地情调查,先后形成了矿产资源档案、土壤种类档案、水资源档案、草场资源档案、土特产档案、特色产业档案、旅游资源档案等共计400余卷,为各级领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决策依据[9]。
2. 维护权益功能。农村稳定关系着国家稳定,村民之间、村民与组织之间在交往中形成的合同、协议、单据等文件记载了各方应承担的权利与义务,其证据作用能够说明权益的归属。特别是土地资源档案、户籍档案、财务档案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档案,在发生争议时能够作为有力证据化解和解决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湖南省横路乡两村曾因一块山地所有权发生纠纷,在双方要以武力解决问题时,法院在县档案馆查阅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证实了山地所有权的归属[10],维护了双方权益。
3. 文化建设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一方面,村级档案能为编史修志、著书立说等文化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丰富的资料,是增添“乡土教育”的好素材,同时使乡村文化得到宣传和留存;另一方面,将档案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和历史人文知识向村民传播,建设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基础,提高乡村整体文化水平。此外,村级档案工作的开展也能推动乡村档案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场所的建设和完善。
二、村级档案管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创新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并据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各项目标的实现对村级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乡村档案工作在乡村全面振兴中也需要实现新的功能。
(一)民生治理功能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初步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包括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需做好村务公开工作,档案中的民主选举和财务信息是群众对党组织的重要监督,也是维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式。村级档案管理工作要对记载着公共服务、政策规章、村规民约的档案信息做好收集、归档和开放利用的工作,实现纠纷时有档可查,维权时有档可用的“以档治村”的新目标。
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国家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是通过建档立卡来摸清贫困人口的情况,并在之后的扶贫实践中形成精准扶贫档案。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档案部门的工作是做好对精准扶贫档案的建、管、用,确保精准扶贫工作走到哪里,档案服务工作就跟到哪里[11]。如河南省档案局制定的《河南省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厘清了镇、村各级档案工作职责,并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培训班,对精准扶贫工作起到监管、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是村级档案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能级提升。
(二)文明培育功能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然而,在快速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中,乡民常有失去文化支撑的“失根”感,对乡村文化缺乏自信和认同。档案作为一种原始记录性的载体,客观记录和再现了乡村发展的丝丝印记,是勾起乡民集体记忆,唤醒曾经共同的价值、信仰和行动取向,赢得乡民社会认同的有力媒介[12]。因此,村级档案管理要注重挖掘蕴含农耕文化优秀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信息与素材,培育有自信、有归属的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中的阶段性重点任务之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乡村乡风文明”。具体要求包括: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文化振兴[13]。档案中蕴含的文化、规范、事迹可以约束和影响人们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风气。目前村级档案工作在乡村文明培育中的成果有浙江省德清县建立的“和美乡风馆”,它以行政村为单位,以乡镇和村档案室为资源,通过展出历代进士录、当代楷模等内容,宣传村落的文化底蕴,展现新农村风貌。
(三)信息服务功能
土地问题和产权问题是乡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意见》指出,要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承包土地信息联通共享[14]。2013年、2014年,国家档案局先后与国家林业局、农业部联合发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法》[15],对林改档案和土地确权档案工作的管理做出明确规定。改革,必然是各方利益碰撞的过程。村级档案需全面记录和反映乡村振兴战略中各项改革事业的过程与成效,从而为村民依法维权、村委依法办事提供信息服务,让各项工作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信息服务与其他许多领域一样,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就业、政策、科技、金融、市场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进入农村、服务于民,因此,信息服务是乡村各项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与智慧水利工程。信息服务是发展高度现代化农业产业和培养高素质农业经营者的基础,村级档案管理工作需站在乡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高度来谋划档案信息服务,将档案中记录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所需部门或人员,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功能。
三、村级档案管理能级提升路径
(一)规范村级建档、归档流程
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建构档案,影响着哪些内容被收集、保存,成为人们享受权利或履行义务的凭证。因此,村级建档、归档工作的严谨与规范对保障村民权益、建设民主乡村有所影响。在建档立卡扶贫工作中,要规范建档流程,关注所建档案的真实性与所反映问题的全面性,避免出现“填表建档”“按所分配指标建档”等违背档案形成规律的做法。扶贫问题若有失公允,必会造成群众矛盾。此外,对于村级档案的归档工作,要切实贯彻《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把与广大农民利益相关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及时修订各涉农部门、村(乡)档案室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苏州市吴江区档案馆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之一,对每个行政村的会计和档案员普及业务规范,提供专用档案装具和上门指导业务,并于2018年上半年开始依法接收土地确权档案进馆,截至7月初,8个镇10多万卷档案已全部进馆[16]。
(二)构建乡村档案文化认同
乡村文化想要给予村民归属感、培育文明乡风,需要村民认同乡村文化,即增强乡村文化对凝聚人心、乡风民约方面的作用,档案与生俱来的凭证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参与到乡村文化认同的构建中。村史和县志记录了本地古今精英、模范人物的事迹,对这些资料进行挖掘、编研后向村民展示、向社会出版,既能促进乡风文明,同时又让社会重新审视乡村文化。与新闻媒体合作、赢得群众关注也是建设乡村档案文化的重要途径,如李一凡导演的纪录片《乡村档案:龙王村2006影像文件》[17],给龙王村带来关注的同时,使整个社会更加了解乡土、亲近乡土,自然能带动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政府和文化部门虽是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主导,但民间的参与通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收集、整理乡村档案时,可以组织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传承活动中,特别是对濒临失传的家族工艺、秘方,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留存下来,既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发扬了乡村档案文化。
(三)畅通档案信息获取渠道
村级档案要想服务乡村建设,首先需要将信息“送”到村民手中,使村民能够获取到所需信息,享受信息服务。一是要加强农业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开放,提供“最多跑一次”式服务。“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首次提出的行政目标,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18]。一方面,档案部门需要制定更高位阶的法规和更全面化的政策来指导村级档案信息的开放共享,打破信息获取的法制壁垒与体制壁垒。在共享范围上,要关注到乡村振兴建设和改革的新变化、新需求,把涉及新政策、新领域和新型载体的文件纳入共享范围,使村民的“跑一次”能真正跑到有用信息。另一方面,加强软硬件建设与数据整合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关键,档案部门需联合农业部、民政部等涉农部门,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构建一个覆盖面全的三农档案信息公共数据共享体系,打通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技术壁垒。例如,天津市北辰区开展的档案信息“村村通”项目,以档案网站上的资源为基础,与涉农单位合作建立了“三农档案”专栏,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到生产经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档案信息。
四、结语
乡村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村级档案工作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给村级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从能级提升的视角以及党和国家整体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村级档案工作的价值,从而推动档案部门不断完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