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县级媒体记者的融合转型

2020-12-07叶小平兰伟香

传媒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报纸转型

文_叶小平 兰伟香

互联网技术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再加上传统电视、报纸由于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跟不上等因素,受到巨大冲击,自身的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云和的县级媒体记者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县级媒体人一样,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随着5G时代的临近,媒体传播格局的迭代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倒逼传统媒体加快融合发展,也倒逼传统媒体的记者认清形势、转变思维、做好准备,尽快完成从传统媒体记者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型。

县级媒体记者转型面临三大瓶颈

云和是典型的山区小县,本身新闻资源有限。对于云和这样的县级新闻媒体来说,传统媒体新闻资源不足、报道方式单一、新闻信息延时、思维模式较陈旧等问题更为突出,这也是媒体融合过程中,记者必须正视的问题。

新闻资源瓶颈。就云和县域而言,新闻容量有限,按照往年平均测算,一天平均新闻量只有15条,这还没有剔除报纸电视内容相同的新闻。如何盘活有限的新闻资源,在媒体融合时代,重塑县域主流媒体影响力,成为摆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每一位采编人员面前一道必须破解的难题。

职业习惯瓶颈。县一级的传统报纸、电视,对新闻时度效的把握往往失之以宽,这也在无形中养成了新闻从业人员新闻时度效观念不强、新闻信息延时的问题。

一条电视新闻,记者从采访拍摄到后期剪辑,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再加上记者个人原因,往往当天难以成稿。因此电视新闻经常会出现新闻偏旧的现象。报纸新闻,受制于刊发期数的限制,同样存在新闻偏旧的问题。一旦遇上节假日,人们从传统媒体上获取的新闻,往往出现事发于数日之前的尴尬。因此,对于县级媒体记者来说,转变旧有的惯性思维显得尤为迫切。

思维僵化瓶颈。县一级的传统媒体,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相对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安逸,工作要求也不是特别高。大家更多的是在做各种日常的宣传工作,而非真正地挖掘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记者思维僵化,习惯按部就班做新闻的状况。

纵观今年以来云和报纸、电视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不难发现,领导的调研、会议活动报道,占据了全部新闻的三分之一强。而记者跟随领导调研,带回来的也就是一条干巴巴的调研稿。其实,领导调研的往往都是老百姓关切的民生大事,而且领导调研了解到的往往是最新的进展动态,如果转变一下思维,极有可能将其转化成一条接地气的鲜活新闻。

当然,今日系列报纸没有刊号,记者的好稿件也无法参评省市新闻奖,县一级电视台新闻节目时长有限,这些也在客观上制约了记者的创新。

县级媒体记者转型迎来三大机遇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等新兴传播手段的兴起,对原本相对安逸的传统媒体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县一级媒体时度效差、传播形式单一、互动性贴近性差等问题愈加凸显,这些都倒逼着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也为县级媒体记者带来了机遇。

打破地域限制。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有固定的发行、刊播时间,县一级的新闻媒体,服务、报道范围大多局限于本县范围之内。到了新媒体时代,媒介依托先进技术,随处可以生产新闻产品,随时可以实现传播扩散。可以说,媒体融合打破了地域限制,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媒体的发展就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媒体的影响力也更加广泛。只要有梦想,县级融媒体完全有可能成为网红。

打磨个性特征。媒体融合,从表面看,是将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媒体融合发展,使得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传播方式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媒体融合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通过融合,达到更多层次的多样化、更多层次的个性化,实现更好地细分,才是终极目标。

打造现象产品。衡量媒体融合是否成功,关键要看能否生产出既服务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又让用户满意的产品。产品端的变化,才是主流媒体真正实现融合发展的标志。传统的报纸新闻报道,中规中矩、八股味浓,新闻普遍偏硬,而电视报道,往往追求完整,显得拖沓冗长,两者都不太适合新形势下的媒体传播。这也迫切要求我们的记者,转变原有的作品观念,树立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产品思维,努力打造现象级产品。

县级媒体记者转型需推进“三融”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全媒体”,对媒体融合发展方向进行了精准定位,也为县级媒体记者的融合转型指明了方向。

要高站位,融大局。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党和人民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化对媒体融合发展的认识,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适应新闻舆论工作挑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传播格局,县级媒体记者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党媒姓党不动摇,在“走转改”实践中,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把握正确导向,守好舆论阵地。

要大视野,融全媒。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规律,深刻把握科学技术引领媒体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刻理解“四全媒体”的内涵,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新能力新本领,朝着全媒体记者的方向加速转型。随着新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报道的时度效要求进一步提升,受众对新闻产品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些都迫切需要记者对照“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目标,尊重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规律,掌握新闻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不断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

要全服务,融用户。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用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全媒产品检验融合成效。媒体融合时代,再好的新闻内容,如果不能及时传播,宣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四全媒体”的基本特征,督促我们必须在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全面传播中讲政治、讲导向、讲价值、讲实效。因此,记者必须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广大群众,更多地从受众角度思考,采制受众喜闻乐见、方便受众参与的全媒体优质产品。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报纸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卖报纸
传统媒体创新发展方向
以资本运作纾解传统媒体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