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都市报如何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

2020-12-07胡晓新

传媒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评论员都市报时评

文_胡晓新

听说过新闻同质化,即几家乃至几十家媒体同时报道同一桩新闻事件“千报一面”的现象,对此无论是报人还是读者早已见怪不怪,但我们很少听说过“评论同质化”。评论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其新闻事实发表见解,或者归纳、整理出新的结论或观点,既然是观点,多数时候评论版面的编辑应尽量选择不同角度或观点新锐的评论文章,使时评版面呈现“百花齐放”的生态才是,怎么会出现像报道新闻事件那样的“同质化”现象呢?

其实,许多地方都市报时评版面开办至今,同质化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且日渐成为制约都市报评论版面质量的瓶颈。

“评论同质化”现象屡见不鲜

当下,不论是一些全国性报纸,还是各地的区域性都市报时评版面,但凡非本报评论员撰写的评论文章,作者几乎都是相对固定的“熟面孔”。并不是说这些作者的时评文章写得不好,相反,这些“熟面孔”大都具有较为深厚的学养、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出色的表达能力,提出的观点也常常不落俗套。而且,经过多年的历练,他们的时评稿件基本不需要费时费力做大的改动,这也是他们的文章能获得评论编辑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由于许多报纸过分倚重这些作者的来稿,加上每天国内的热点新闻数量有限,结果见报的往往都是这几位作者针对热点题材撰写的评论,不经常撞头才怪呢。这种情况,连许多地方党报也不能“幸免”。有些高产职业时评人有时一天撰写两三篇甚至五六篇时评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往全国数百家媒体。如果上网搜索一下当天热点时评文章的标题或作者姓名,那些刊发在各地都市报上的时评文章,也往往在同一天刊发在省级和国家级媒体的评论版面、评论频道上。

在这种态势下,那些缺乏本报或本地的评论员、以国内评论作者唱主角的地方都市报评论版面,想不同质化都难。许多地方都市报的评论版面办到今天,变得越来越雷同,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特色。而大到一份报纸,小到一个版面,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被读者抛弃是迟早的事,在新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尤其如此。因此,地方都市报“评论同质化”的瓶颈必须突破。

“评论同质化”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表面上看,造成“评论同质化”的原因,是因为投稿的评论作者相对固定,编辑选稿余地有限。实际上,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少都市报没有充分发掘本地题材的评论,没有充分重视本报评论员队伍建设。

在目前都市报的工作流程中,采访与编辑分属两个工种,很少有从事采访的记者同时从事编辑工作,也很少有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同时兼任采访工作,两者的考核内容也不尽相同。这种分工总体上是合理的。但如果从事评论工作的编辑,不同时从事评论的撰写工作,就很难说是一个优秀的评论编辑。只有能写评论的评论编辑才能胜任评论编辑工作。否则,“评论同质化”现象就很难避免。可惜,很多都市报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目前不少都市报评论版面的运作,基本上是由几个编辑轮流当值,除了偶尔主动约稿外,评论版面的稿源基本上来自邮箱内时评作者的自由来稿。这样的评论版面,怎么可能会有自己的特色?怎么可能不“同质化”?而不少设有专门评论部门的地方都市报,一个部门五六个人,除了主任偶尔写几则评论稿件之外,其他人员从不写稿,也没有写稿的任务,基本上也是以自由来稿为主——这样的评论版面,同样是想不“同质化”都难——可以说,这种没有或很少有自己评论员撰写评论文章的都市报乃至党报,在全国范围内都十分常见。

为什么这种情形会如此普遍?一方面,是因为撰写评论文章不仅需要一定的采编实践经验,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积淀,别说是采编人员中具备这种潜质与能力的人不多,就算有,多数也不愿旷日持久地待在这个费时费脑的岗位上;另一方面,许多都市报对于评论岗位少有激励机制,就是有力度也比较有限,认为一旦加大激励就会引起其他岗位采编人员的攀比,容易“摆不平”,导致写评论成为名副其实的“苦差事”。这样一来,愿意从事这种“吃力不讨好”岗位的采编人员自然越来越少。对于采编人员来说,平时不时时磨枪,临阵必然尴尬,那种偶尔为之的评论文章往往不忍卒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与评论团队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或许有人会说,避免评论同质化,未必非有自己的评论员队伍不可,可以像办副刊那样通过向作者约稿的办法,来弥补本报评论力量不足的短板。事实证明这条“外援”之路并不顺畅。与副刊文章不同,评论是新闻,即时性是生命线,偶尔约稿可以,长期则根本行不通。

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的具体策略

地方都市报的生命力,表现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地方特色不但新闻版面必须有,评论版面也必不可少,否则就会失去本地读者。这些要求,对于不熟悉当地情况的评论作者来说并不容易做到,就是熟悉的本地作者,也未必每次都有时间和精力来为本报“量身订制”。看看目前各地方都市报的评论版面,本地题材、本地特色的评论稿件能有几篇?因此,在采取多种措施激励评论人才脱颖而出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催生更多有地方特色的评论作品,应该成为都市报评论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般来说,一个地方每天或隔几天会发生一些能引发读者关注度的新闻,这些新闻往往能够成为本地评论的好题材,轻易放过未免可惜。碰到这样的题材,不妨立即组织本报评论员或者特约评论员,撰写有观点、有新意且能引发读者共鸣的即时快评。比如,去年4月30日,现代金报刊发了《面对歹徒,宁波奉化女大学生用身体帮同学挡了8刀》这则轰动全国的新闻,讲述了在桂林读大学的宁波奉化女大学生崔译文,不顾一切用身体护住同学,不幸身中8刀的故事。一个瘦弱的女大学生为什么会奋不顾身冲上去挡刀?她给出的答案是:“我是军人的孩子。如果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一时间,她的英勇故事在朋友圈热传,感动一座城。引发了众多关注与议论。现代金报及时刊发了《除了点赞 我们还该为英雄做些什么?》。在后来陆续推出的系列报道中,又刊发了《见义勇为 彰显当代青年的担当精神》《时代需要这样的青年英雄》《崔译文“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等系列评论,以这个鲜活的典型人物为素材,从多个角度鲜明地表达对于见义勇为精神的立场与态度,赢得了读者的共鸣,在新媒体上也赢得了相当高的点击率。这些评论的作者,有本报评论员,也有特约评论员。

还有一种,是由都市报针对市民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策划报道。这类报道经常有,如果推出之后市民反响热烈,评论就该及时跟进,起到开拓思路、理顺脉络、回应关切、澄清谬误等功用,给这类策划报道再添一把火。如宁波晚报于去年四五月份推出“小区治理大家谈”系列策划报道以来,市民读者的参与热情出乎意料地高涨。对于小区物业,好的坏的,几乎人人都有话想说,新媒体上评论数量也创下新高,其中以吐槽居多。在曝光了物业治理问题突出的几个小区之后,又陆续报道了业主对物业管理十分满意的小区。宁波晚报的评论及时跟进这一热点,刊发了《小区治理,找“第三方”或比盼“好主任”更靠谱》等评论,既是与读者留言评论的互动,也是表达本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愿与努力,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都市报的舆论监督报道,某种程度上是一张报纸能力、实力与生命力的体现,在这类舆论监督报道中,评论更是不能缺席。去年5月7日、9日,宁波晚报刊发了《签了协议拆了房子新的家园没了着落 宁海县越溪乡18户村民“想要一个家”,却十多年未解决》《十多年来没有归宿 他们只能租房度日 为了节省租金 有的长年租住破旧老屋,有的以菜地棚房为家》的舆论监督报道。对于这种“匪夷所思”的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评论更有用武之地。由此撰写并刊发的评论《基层村民的疾苦不该被“屏蔽”》,矛头直指那些不把农民利益当回事的当事人。刊出后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

地方都市报如果少一些取自邮箱的同质化评论稿件,多一些这类立足本地,有力度、有态度、有温度且没有套话空话、陈词滥调的评论,并长期坚持这一方向,就早晚会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难就难在:这需要有人不怕坐冷板凳且不辞辛苦地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然而,如果缺乏长期稳定的机制,就算一时间突破“同质化”的瓶颈,也会因为惰性与惯性,早晚会回到“同质化”的老路上去。

借力新媒体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

要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除了在报社内部要形成重视评论、重视评论人才的氛围并在考核机制上适当向评论岗位倾斜外,不妨适当借助新媒体这个“新式武器”,让报纸评论与新媒体评论实现良性互动,这样或许更有助于都市报评论尽快突破同质化的瓶颈。

好的评论往往能够激起读者的共鸣。但是怎样才算“共鸣”?以前,对于评论见报后的效果大都是“毛估估”,最主要的评估方式,就是报社领导觉得好就是好,觉得一般就是一般,觉得不好就是不好,缺乏有数据支撑的评估标准。新媒体评论就完全不一样,一目了然的阅读量可以用来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诚然,新媒体上评论这种文体的阅读量一般少于消息体裁,但这并不影响用阅读量来评价一则评论是否真正引起共鸣。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对评论写作的方式方法、文体文风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顺应这种变化,才能有效地提高都市报评论的阅读量,在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的同时,让评论常写常新,让评论栏目与评论版面保持活力。

从2019年6月开始,宁波晚报开出了评论公众号“三江快评”,每期刊发一至两篇评论文章,特色是立足本地、针砭时弊、以快取胜,对于发生在宁波本地的重特大新闻,有时候先于报纸刊出评论。目前这种互动模式尚在积极探索之中,究竟怎样的评论才能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可,还需要更多的数据积累和分析,但这种努力对地方都市报突破“评论同质化”瓶颈,或将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也是让评论更接地气、更少一些套话废话假话的“杀手锏”,从而使评论真正成为都市报一面能够吸引足够人气的旗帜。

猜你喜欢

评论员都市报时评
《海峡都市报》影像俱乐部会员作品选登
把新闻时评做成报纸的亮点
打造地方广播的评论架构体系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
漫画·时评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