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剧,让音乐课堂更有色彩

2020-12-07徐蕾福建省厦门市思北小学

黄河之声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红帽课本剧音乐

◎ 徐蕾 (福建省厦门市思北小学)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本剧越来越多的走入中小学课堂,随着我校《小学开展创造性课本剧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课题的开展,课本剧进入我校音乐课堂,使之成为具有音乐特色的课本剧。通过实践发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课本剧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提升审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课本剧,是依据教材音乐作品改编而成,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再现音乐形象,是集音乐、文学、美术、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在课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教材中,有的作品适合情景表演和角色表演,有的作品则适合拓展表演和创作表演,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方式,开展相应的课本剧表演,同时根据学生实际,综合多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本剧内容,以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一、情景表演——感知直观化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适合做情景表演的作品,例如叙事性歌曲《小红帽》《大鹿》等。此类歌曲情节简单,歌词口语化,学生容易理解也便于表演。如教学二年级《小红帽》一课,在开始揭示课题时,因故事比较熟悉,学生纷纷举手要讲故事,教师可引导学生边讲故事边进行简单对白设计和场景安排,并告知学生将进行课本剧的自导自演,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在课堂上,学生讨论确定了三个场景:

场景一:小红帽告别妈妈去看外婆,路上被鬼鬼祟祟的大灰狼尾随……(角色:妈妈、小红帽、大灰狼等)

场景二:小红帽在外婆家遇到大灰狼……(角色:小红帽、外婆、大灰狼)

场景三:大灰狼被猎人消灭,小红帽和外婆团聚……(角色:小红帽、大灰狼、猎人、外婆)

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孩子关注的是故事表演,根本没有注意到音乐的表达。所以最好将表演安排在歌曲唱会后。这样安排,可避免学生为表演而表演,或将课本剧表演成话剧。学完歌曲后,用问题引导对剧本进行优化“今天学习的歌曲可以在课本剧中体现吗?怎么体现?在哪里体现?”孩子们纷纷发言,有的说放在场景一,有的说放在场景三,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说出自己的道理,最终孩子们自然会有比较正确的判断。通过这样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对歌曲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音乐作为课本剧的灵魂,在掌握歌曲后进行,不仅让学生更好理解歌曲内容,也让学生明白音乐在课本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表演时,学生可以分组选择不同的场景排练,然后在喜欢的情景中,加上自己设计的对白和熟悉的歌曲旋律,编排很快就能完成。

当然,受教学时间限制,具体安排几个场景以及如何表现还是要依据学生实际进行。对能力强、效果好的班级可以安排两个或者完整的剧本表演,对能力较弱、效果一般的班级可以选择最容易表演的一个场景或者片段进行即可。要注意关注学生参与度,给不同学生安排不同角色或任务,重视学生体验,给学生提供感受、表演的平台,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

新课标指出:任何活动建立都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类生活化的体验表演就是学生乐于接受也最易于接受的,情景式课本剧表演,无论是观众还是演员都获得最直观音乐体验和感受。

二、角色表演——表达形象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不仅要通过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活动,还要依靠学生的各类艺术表现。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形象就是听觉形象。在音乐教学中,把抽象的音乐作品用课本剧表现出来,可以使听觉形象变为具体化和立体化。在课本剧表演中,各种角色通过对白、演唱、舞蹈等展开情节表演,抽象的音乐形象就有了具体的视觉形象,为学生理解音乐提高效率,同时也使音乐情感表达更加形象具体。

例如四年级的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一课,作品用节奏明快、旋律明朗的弦乐四重奏来表现勇敢、活泼的少先队员彼得;用音色明亮、快速吹奏的长笛来表现飞上飞下的小鸟;用双簧管表现蹒跚而行,自命不凡的鸭子;用单簧管吹奏不稳定旋律来表现狡猾的猫;用三支圆号吹奏的不协和和弦来表现凶狠、狡猾的狼;用低音区吹奏的大管来表现唠唠叨叨的老爷爷……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七个角色,听辨每个角色的主奏乐器(出示乐器图片)与旋律特点,在师生交流中,渗透各角色的相应表现与表演特点,特别对彼得的乐段进行重点欣赏并哼唱旋律,使学生对主题乐段印象深刻,最后设计并表演。学生在“聆听音乐—讨论情节—联想画面—设计表演”中熟悉了故事情节,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故事情节中的作用,自觉领悟了作品所要传递的勇敢、正义、团结、善良的主题。在这些学习过程中,台词和动作的设计、场景和道具的安排都帮助学生强化音乐形象,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的表演,无须老师更多的引导,在逼真、生动的音乐形象中,学生用自己生活经验感知和表现音乐,使课本剧表演水到渠成,引人入胜。需注意的是,此类作品篇幅较长,想在一节课内完成聆听和课本剧的表演不现实,可以用布置课外作业的形式,也可以借助学校社团或者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进行编排,最终将完成的作品拍摄成视频播放给孩子们欣赏,或者搬上学校舞台来表演,更能激发孩子的表演热情,还潜移默化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此类课本剧表演,不仅检验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让抽象的听觉形象变成鲜活直观、情感强烈的具体形象,深化音乐主题,提升学生表现能力。

三、拓展表演——形式多样化

教材中有些作品可做开放性设计,如《动物说话》、《在钟表店里》、《龟兔赛跑》、《玩具兵进行曲》等作品。让学生根据主题,展开想象大胆创造,不仅要改编或者续写故事,还要将故事表演出来,使教学活动进一步拓展,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化感受通过外显的表演来展现,不仅体现改编者(一度创作)和表演者(二度创作)的艺术创作,同时也体现在观众(三度创作)的艺术欣赏中。

如《龟兔赛跑》一课,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续写故事的作业,学生提交的故事可谓脑洞大开,精彩纷呈。

(故事一):兔子和乌龟连战三场,可依然每场都输了比赛,原来对方是一只忍者神龟!

(故事二):兔子因太想赢得比赛,居然在起跑时跑错了方向,待折返回来时,乌龟又一次得了冠军。

(故事三):兔子因为不服气,和乌龟约定了第二次比赛,谁知原本领先的兔子遇到一条河,正抓耳挠腮之际,乌龟到河边,大度地驮着兔子过了河,兔子心存感激,于是抱着乌龟一起冲过终点,乌龟和兔子打了平手!

(故事四):兔子最终也没有能赢得比赛,因为乌龟使用了滴滴打车!……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挑选出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版本,再让学生对每个角色进行充分的讨论后安排表演。表演中,“兔子”和“乌龟”随着音乐的起伏奔跑、跳跃、爬行、舞蹈,现场的观众或高兴、或着急、或感叹……观众的反应激发了小演员的热情,他们表演更加投入。

这类课本剧最大的特点是发挥孩子“想象力”的同时,给孩子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艺术才能的机会。有些剧本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很受孩子们喜欢。教师除了给孩子正能量的引导外,对孩子的创作要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只要有创意,每一种表现都有各自的优势,每一个表演者也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课本剧拓展表演,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认知,每次成功的表演,都将音乐作品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美得愉悦和情感升华。

四、创编表演——学科融通化

除了音乐教材内的作品,小学语文教材中部分课文也可配以音乐和歌曲,创编成音乐课本剧。如《狐狸和乌鸦》《田忌赛马》《地震中的父与子》《英雄王二小》等等。这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内容。如果想锻炼学生演唱能力,可以选择《英雄王二小》一课,此内容可以和音乐教材中《歌唱二小放牛郎》相结合,在音乐教材中有七段唱词,如果只是单纯的学唱背歌词,学生很难在一节课内掌握。在课本剧编演中,不同的乐段让学生用独唱、接龙唱、小合唱等多种形式来表演,通过准确的咬字吐字、恰当的强弱表现和富有情感的演唱训练,让学生明白,声情并茂演唱是引导剧情发展的主要因素,能让表演事半功倍。

课本剧赋予语文文本新的生命力,在表演过中,通过音乐、语言、舞蹈、美术等多学科相互融通,增强音乐体验,开拓学生视野;在剧目编排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如剧本创编需要写作,表演需要歌唱、舞蹈,道具制作需要用美术、手工制作,角色分配要考虑特长、讲求合作等等。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渗透,有助学生明白音乐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同一事物,真正实现学科综合。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课本剧表演,都要提倡全员参与,避免传统课堂上为了追求表演效果只让会表演或者能力强的孩子上台表演,舞台上活跃的只是几个优生,锻炼的也永远是那几个孩子的现象。教师应提供多渠道、多角度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使能力得以发展,情感得以丰富,心灵得以净化。

除此之外,音乐课本剧还能丰富学校德育方式。在过去的德育课上,多数是简单的说教,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无非是喊口号和讲大道理,学生很难理解,或者理解了效果也不理想。针对高年级学生不爱佩戴红领巾的现象,我们编排了《红领巾》音乐剧,将学生日常存在的问题和现象,用音乐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正、反两种行为的对比表演,激发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最终达到珍惜红领巾的教育效果。又如建队日的大队委竞选活动,以往都是让每个候选人口述竞职演讲然后是轮流才艺展示,当二十个学生全部表演完再投票时,有些观众已经把前面表演的内容忘记了,甚至出现张冠李戴。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先摸底所有候选人表演形式和时间长度,然后用情景剧或者音乐剧的形式,将表演最精华的部分进行重组和整合,既缩短了表演时间,又凸显候选人特长,在整个排演过程中,还能增进候选人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锻炼他们团结合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体而言,音乐课本剧作为全新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审美,还能提升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只是研究的开始,还有许多问题,如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怎样提高编演的有效性?在课本剧表演后,如何引导学生对表演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如何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都是在以后实践中需要我们实践和探索的课题,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音乐课本剧就能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一抹绚烂的色彩。

猜你喜欢

小红帽课本剧音乐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圣诞音乐路
音乐
把小红帽吐出来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小红帽
音乐
寻找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