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2020-12-07陈伟贤韩山师范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声乐情感

◎ 陈伟贤 (韩山师范学院)

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我国艺术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可以从根本上丰富我国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思想。目前我国高等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中,西方艺术文化对教学内容具有相当多的影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盲目崇拜西方音乐艺术的现状,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展,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导致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受到限制,不能有效传承和发展。本文就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探讨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一、高校声乐教学传统文化融入现状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西方音乐文化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学校园中存在一些盲目崇拜西方音乐的现象,甚至有些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丝毫不了解。虽然有些高校将民族声乐列入了音乐教学的课程中,却由于过分重视发声技巧的教授,使得原本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音乐失去风采,更无法发扬和传承民族音乐而歌曲风格。另一方面,目前高校声乐教学中,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教学内容较少,导致民间音乐处于教学大纲中隔离状态,限制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其次,一些高校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层含义,更无法有效教授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枯燥无趣,无法真正高效的实现民族音乐文化发展。

最后,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在不了解学生具体音乐功底的情况下,实施声乐教学无法满足“因材施教”的素质教学理念,不仅会降低声乐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会阻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一)传承传统民族音乐文化

我国传统音乐体系遵循“三律并用”的音乐律制,包含独具特色的音阶及节拍,其中音阶主要由正音、偏音组成,节奏和节拍则主要靠均分、非均分律动相结合来实现。此外,民族音乐还有多种记谱方法,对音乐中的高音、中音、低音,以及长短音、强弱音来进行记录。从而保证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曲调的多变性,蕴含了作曲家丰富的情感因素。

其次,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主要审美标准为“字正”而“腔圆”。“字正”指的是表演者准确的发音,为让听众更加深入理解歌词内容而富有情感的精准发音。“腔圆”指的是曲调的表现要圆润,表演者通过流畅的语言和圆润的曲调来表现歌曲蕴含的意境,从而帮助观众更加深刻体会歌曲中的思想情感。另外,我国传统声乐还重视音乐中音色的艺术特点,强调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从而体现声乐艺术个性化、多元化的细腻情感。

最后,“润腔”也是传统声乐艺术的独特表演技法,通过润腔,不仅使得声乐作品的情感细节更加具有特色,而且可以创造更加真实的音乐意境,增强民族音乐的特色表现力。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这些具有特色的传统音乐艺术,可以有效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

(二)提升高校学生声乐综合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民族音乐的学习。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具有声乐技巧的表演者,而且需要将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及音乐表现手法融入教学中。通过声乐课堂帮助学生体会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传统民族文化,感受音乐艺术的精华,从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广泛而深刻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因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时代背景及创作情境,从而置身于传统音乐之中切身体会历史文化的魅力,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无论声乐理论方法还是声乐实践教学,都在尽力模仿西方国家的美声发音方法,这种盲目崇拜的行为导致我国本民族的丰富传统音乐文化流失。而传统声乐具有优秀的文化资源,许多传统音乐作品都可以放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进行推敲和演练。因而,实现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建立多元化教学的模式,不仅可以丰富高校声乐教学的音乐资源,而且可以通过剖析和演奏传统声乐,将其演奏技巧充分发挥出来,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策略

(一)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促进学生音乐情感发展

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重任置于重要位置,在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感受我国音乐艺术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传统音乐文化中民族音乐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仅可以突显出我国人文、地理等特征,而且可以体现社会生活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是人世间平淡之中真善美的集合表现。教师通过培养学生音乐文化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感知我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

例如,《春江花月夜》这部作品,其内容主要是通过描绘江南迷人的月夜美景,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师应重视学生对音乐思想的学习,在进行这节课内容学习之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或者讨论作者的创作背景,并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创作场景,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让学生想象音乐表达的场景,如同身临其境,从而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能力。通过类似这样的练习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传统声乐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并掌握其表达人物情感的主要特点,从而掌握各种音乐艺术的丰富情感,提高自身音乐文化素养水平。

(二)激发学生审美潜能,培养创新个性音乐人才

现代音乐艺术发展无论多么辉煌,都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音乐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而且可以有效推进我国音乐艺术朝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展。每个人个人爱好、文化修养以及教育背景及经历都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个性化针对性的教学互动对学生音乐潜能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音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说出自己对传统音乐作品的独特感知和理解,从而培养创新个性化音乐人才。

例如,高校声乐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取不同背景文化及地域特色的传统音乐内容,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品味,体会不同音乐作品表达出的音乐情感。教师在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艺术形式多样化的民族音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刻分析,通过让学生互问互答的沟通,在共同探讨中发挥自己的审美潜能。通过对歌曲创作背景的讨论,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及演奏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之后教师通过亲自指导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潜能。另外,在我国音乐发展过程中,国外的优秀作品及演唱经验对我国音乐艺术造成一定影响。而教师则可以基于传统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音乐认知范围内对音乐进行再创造,从而在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推动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

(三)运用现代教学工具,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水平

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过程中运用电脑教学的手段基本普及。因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可以借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优化高校教学的环境氛围,提供更加方便学生感知音乐的学习环境,并借助多媒体画面展示的方式介绍传统音乐的文化知识,创作场景以及演奏画面等,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声乐教学的艺术魅力,感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文化底蕴,从而充分发挥现代化网络教学的特点,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之前,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多媒体资源,下载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音乐等资料,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去体验和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从而对传统音乐的音乐特点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在双重体验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充分体会传统音乐作品的唱腔特点、发音特点以及演奏特点等,从而深入理解传统音乐的艺术特征。另外,在进行声乐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细致了解教学中音乐作品的细节特点,提前标注并分析与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的部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之后再进行传授,从而实现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巧妙融合。在课堂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应改变原有的“练声+演唱”的传统教学模式,多加入一些作品分析环节,与学生一起探讨作品中的表现手法、演奏特点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作品,在感受过程中跟随作品的情感旋律,更加深入感受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传统音乐的教学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时刻谨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巧妙融合传统音乐教学,弘扬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教师应在课堂上重视并弘扬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加入传统音乐文化的作品赏析和评价,促进学生音乐情感发展;通过有效互动激发学生审美潜能,帮助学生领略和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音乐创作,从而培养创新个性的音乐人才;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改变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从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声乐情感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失落的情感
情感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