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探究
2020-12-07杨丽
杨丽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沙包镇新街小学,贵州 毕节 553300)
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教学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社会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以往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眼下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在一些农村小学,这种改革方式却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这导致城乡语文教学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如何改善这些问题,促进教学策略的创新已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小学语言分为许多部分,作文是学生中最困难和最苛刻的部分。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程序和模式。如果没有创造力,学生很容易被束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一、激发写作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从生活中激发写作的灵感是写作的根源。这就和我们的日常交流一样,只有不断的交流,才能有促进作用,同时,这也间接的证明了有趣的写作对学生们来说非常重要。而通过小学生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本能反应,教师应该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技巧,例如,通过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来激发学生们写作灵感。不断更换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增进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写作方面起到促进的作用。以小学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为例,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可以用有趣的教学形式在课堂上表达作文写作模式。例如,教师应该积极组织一些表演类型的节目,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表达,达到课堂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知。这种简单的情境创设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也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从而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方向。写作的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要从生活的一些小事中来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让自己有写作方向。例如,让学生完成每周记录计划,记录本周发生在我身上的有趣事情或人们通常不关心的事情。在第二周开始时,我将选择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最详细或最优秀的内容,并给予小作者一定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期待着周末的每周日记,通过积极的写作训练和生活观察,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每个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二、联系农村生活实际,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大重点和难点,并且也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体现的主要形式。对作文写作来讲,不仅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方法,同时也更需要生活的体会和积累,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去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和感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对农村学生来讲,相比城市的车马繁华,农村的地理、自然和人文等资源更加自然化和生活化,农村学生也相比城市的孩子更加便于贴近自然和生活,这就为作文写作素材和资源的积累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在生活情境中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灵感,并且写出来的作文也会更真实和动人。
三、重视阅读,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因此,一定要注重课内积累。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感悟文章的美,在阅读中受到美词佳句的熏陶。农村小学生由于资料比较匮乏,接触的写作资料比较少,在写作过程中,通常没有语音,没有书面文字。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写作培养方式,通过资料的拓展来完善学生的写作方向空间,从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课堂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农村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毕竟,教科书的内容有限,学生通过教材学习的内容显然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要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各种知识。我们应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要利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带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同时帮助学生拓展视野,积累教材,引导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学习人们的写作技巧,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特色,而且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和与学生的积极合作。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圆桌会议,“迷你演讲者”等活动引导学生以课外阅读的形式,使学生不产生抵抗,最大限度地积累写作材料。教师必须能够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扩展学生图书馆。同时,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开始,为未来学生的语言学习铺平道路。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需要教师积极的改变教学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写作需求为主,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活跃课堂的氛围,以此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质量,从多方面促进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