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化学教学方法和经验
2020-12-07王薇
王薇
新疆石河子第十八中学,新疆石河子 832000
1 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师合理安排化学知识并做好完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也能推进化学课程的逐步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依旧存在教学方式不够创新、缺少教学完整性等问题,加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也对化学教学质量做出了影响,同时,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形式也相对落后,这种原始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教学的发展需求,很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将学生的主导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课堂的正常开展,同时,部分化学教师在实验课程认知上也不够清晰,教学模式比较常规,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本质上,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也要关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构筑可以亲身实践的舞台,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要点。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化学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和结果,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倾向高考试题,所以无法全面的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降低了课堂教学具备的趣味性,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无法将化学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体现出来,在之后,教师一定要基于此背景构建完善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提高学生关注力度和兴趣的基础上来优化教学方式。
2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优化对策
2.1 将化学知识要素和实际生活做出连接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由此和实践生活有一定的关系,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条件也随之得到了改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一些化学要素和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加深他们对化学要素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关注和学习兴趣。
2.2 对化学实验操作讲解环节做出关注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中非常重要,想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必要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化学教师要提前备课,梳理教学目标,完善实验教学,做好化学实验的流程设计,以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例如,教师在实验操作之前,提前向学生告知注意事项,让他们了解实验的操作细节,便于学生了解操作的技巧和规则。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的参与实验中,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关注和兴趣。教师在实验操作之后,也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评估,询问学生是否存在疑虑,教师一一讲解,便于学生第一时间理解问题。通过此种实验方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兴趣,某种程度上也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3 对学生学习观念进行转变
想要对化学教学方式作出优化,首要改变方式就是要对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和思维做出转变,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基础上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对正确的学习形式进行掌握,那么一定会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学习问题之后,要做出针对性的改善和引导,对他们原始传统的学习形式做出转变,同时也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丰富,基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基础上,加大他们对事物的关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赋予课堂教学一定的丰富和趣味性。学生对化学事物增加兴趣,那么之后问题解决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比如在氧化物学习阶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课后作业:思考如何正确应用金属器械避免它们腐蚀?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之后,会了解生活周边处处存在化学,化学也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融合,在心理上也会提高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这样一来,也达到了化学教学的基础目标。
2.4 培养学生问题观念
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是做好思维创新的基础条件。学习化学之后,教师要努力培育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让他们第一时间思考提出改善措施,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建议化学教师在教育中要提高培育学生问题意识的关注,教师可以在提问学生环节中做出鼓励,多向学生抛出问题,多提问题,培育学生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以学生为本,在心理上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对学生提出的疑虑和问题要重视并积极作答。
2.5 通过当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准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理应顺着科学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来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切勿墨守陈规,局限于常规的板书和教学途径,可以应用当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前文分析不难发现:化学教师应用的教学手段比较陈旧,不够创新,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也影响了教学质量。体现如下:在板书上罗列化学方程式,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仅依靠口头机械的原理讲解,学生掌握化学知识难度较高。但如果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和信息手段,将化学方程式的原理过程向学生展现,会变抽象的化学知识为直观的图像和视频,变静为动,强化学生理解,也会让他们更加关注化学知识。同理,一些危害性和难度较高的化学实验,教师也可直接通过视频讲解等方式加以实现。
2.6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关注学生的感受和提高他们学习经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主要目标,提高学生的经验和感知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基础条件。建议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加以鼓励,让他们积累充足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并自主探究一些崭新的问题,引导他们在化学角度上发掘,解决问题,这对构筑创新理念,强化创新能力都有实际意义。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优化学习方式,在探究知识的阶段中,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发挥出来。教师也要适当地对学生做出示范,基于此基础上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以宽容,开放的态度对学生做出引导,让他们加大对挑战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参与力度。
3 中学化学教学经验探究
在新时期背景下,化学教师除了在上述方法下做出创新之外,还需融合科学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在提高学生关注和学习兴趣基础上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推动化学教学的发展,因此,对于化学教师来说,有必要认识多媒体技术对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有机融合。
3.1 多媒体教学应用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3.1.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不但含有生动的图文,还有多种音视频,在化学课程中加以应用可以给学生眼前一新的感觉,在化学实验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背景和图像直观的在学生面前展现,让他们可以更加细致的分析实验过程。
3.1.2 帮助梳理化学学习难点
一些具有难度和危险性的化学实验,依照传统的教学工具无法在课程中加以呈现,因此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加以辅助,不但改善了原有化学实验操作具备难度的缺陷,还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力度。
3.1.3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借助生动有趣的音视频将原始非常抽象的化学知识更加清晰且直观的在学生面前加以展现,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增加适当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应用的经验策略
3.2.1 以趣促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调查显示:很多学生都表示,因为化学相对抽象,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化学知识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针对此现状,就要在之后坚持以趣促学的原则,在备课阶段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征在课件中融入音效和动画,赋予课堂充分的趣味性,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大和学生的互动力度,在原始的常规教学中师生互动上具有局限性,而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师生由原始的被动和主动变为现阶段的和谐平等,这种灵活和快速的多媒体教学特征可以更好的增加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广泛的交流。
3.2.2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化学课中也包含着较多的实验内容,大部分情况下,教师都会采取亲自示范和演示的形式引导学生一起操作,但是,由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法一对一的针对学生做好监督,也影响了最终的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在这时,化学教师就可以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原有的传统观念实验教学的缺陷。赋予化学实验一定的有效性,例如,在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可以依据现实的教学内容,制定有关化学课程课件,在实践课堂上对音频做出播放,帮助学生可以更加细致的观摩实验流程和结果,教师适当的加以提问引导学生,对学生思维做出启发。特别注意的是,在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化学实验之后,教师也要对学生灌输操作培训的流程,培养学生遵守化学实验室标准规则的观念。在保证实验操作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
3.2.3 演示化学反应,加深学生理解程度
多媒体教学凭借着巨大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化学知识以一种三维动画的形式直观地加以展现,也可以将化学原理和公式生动地在课堂模拟出来,所以,借助多媒体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结构和化学反映,例如,在《原子的结构》课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借助三维动画模拟氧化汞分子形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的过程。学生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就可以领略到分子分裂的流程,加深知识记忆程度。
3.2.4 辅助应用有关软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些学科教学软件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这些软件具备应用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因此,化学教师在之后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可以结合本学科有关的软件,将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有效的加以结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综上所述,在科技的发展中,现代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地加以普及,化学教师想要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在之后一定要关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融合化学课件,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创新学生思维观念。
4 结语
总的来说,化学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并结合化学实际情况选择可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时代下,也要善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视频;与此同时,还要对现有的传统教学形式做出创新,借助多媒体教学情景等形式赋予教学一定的有效性,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