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日常生活审美化

2020-12-07陈敏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学生活文化

◆陈敏(北京)

当今社会传媒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偏向也更加分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体验到各种美学,例如家具摆设和装饰、色彩匹配、绿色环境以及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市、花园道路等,所有这些都彰显了艺术和美学意义、功能和趋势。美学的元素越来越多地被加入日常生活,人们将现实生活这一整体视作一个构筑美学的事物。艺术成分的加入使民众的日常生活更加具有美感。①

在当代欧美国家的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其中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这一概念来自英国社会学家费塞斯通(Featherstone),他提出的“后现代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本意是让艺术与生活逐步融合,使二者之间的距离变得愈加模糊。与之联系紧密的还有物质、消费主义、商业等等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不是如今才出现的,自古就有这一概念。居住者在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后,就开始追求房屋的审美功能。比如在我国古代,富有的家庭和官宦之家,盖房子都要有后花园。今天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审美。大众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追求更加审美化的生活,穿美衣,享美食,在闲暇时,下棋、写书法、作画、听音乐、看演出、游览名山大川……

我们在这里谈论的日常生活美学不是传统美学中的“应用美学”或“实践美学”。后者只是一种技术层面的理论的现实化,是理论在实践中的一种应用,我们所谓的日常生活美学化具有“现实生产”原则,它是现实的和新的“存在模式”。

简略地说,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就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入审美态度,从而使公众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化的元素越来越多。

一、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方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产品,以及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等,它们的艺术化与审美化的趋向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艺术和美学逐步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即美学正在被实践。

大众的日常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普遍,也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在普通百姓眼中,日常生活平淡无味,单调无趣,但这不是真实情况。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丧嫁娶,抑或是在农田里播种、收割,在大海里捕鱼,在农舍里养鸡,在草场放羊,在城市里经商,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和生活,其实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内涵。如果大众能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和观照,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断都会显得更加富有趣味。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茶和酒一直是重要的角色,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它们有关。例如茶和古代的婚俗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由于茶树不能移栽,象征着婚姻的忠贞,所以在一些地区人们结婚时要种茶树。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叶底花常常被用来形容少女的美,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会用相互邀请喝茶这一举动来传达彼此之间的爱慕之意,如此一来喝茶也被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审美氛围。中国人喜好喝酒,饮酒让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气象,同时在饮酒的醉人氛围中,人们能感受到美,虽然这种氛围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人们能感受到,而且这种氛围营造出来的感觉往往可以直达心灵的深处。中国人特别追求这种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出的美的氛围。

在西方,喝咖啡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风气、时髦和各种爱好的趋势相关联。②在优雅、轻松的咖啡氛围的启发下,人们在喝咖啡的同时也欣赏音乐,讨论诗歌,讨论学术和社会问题,在喝咖啡这一活动中融入了文化和美学因素。③而艺术家、文学家们创作出的艺术文学作品,也常常以百姓的普通、日常的生活为题材,使得艺术审美生活化。《诗经》中有一些作品,描绘的就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七月》《东山》等,作品中包含了浓厚的生活情趣。中外绘画史上的许多绘画作品也同样描绘了这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敦煌壁画上就生动再现了纺织、耕种、制陶、畋猎等场景;17世纪的荷兰画派也创作了大量描绘荷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的绘画。这些描绘最普通、最常见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娱乐的绘画,显现了百姓朴素而又怡然自得的生活世界,因而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并呈现出极大的美感。

“日常生活的审美”大抵能够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大众的身体“表面美化”的“美学表面”。审美消费在后现代的文化视野之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里实现,而且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审美的消费物。从时尚和具有美感的“包装”和“产品外部化”到城市建筑,从室内装饰、城市规划到日常美学的包装和展示,工业设计、手工艺品和装饰品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描绘,这些设计和装饰都可以被划定在日常生活的审美范畴。同时,不仅大众的日常生活及其周遭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甚至就连只能属于公众本人的“身体”,也同样面临着风行的审美设计。现代社会中的美颜、美发再到美体都可以算作是直接面对身体的审美改变。还有另一种“深度的审美化”已然渗透到人类的内心生活世界中,深层的审美化是在雅俗有差别的社会群体中完成的。“深度的审美化”可分为两种即精英层面的“深度的审美化”与一般公众的“深度的审美化”。

在精英文化的“审美深度”上,少数哲学家们有一种追求,他们在寻找一个特定的“美学生活”。在流行文化的层面,与这种“深度审美”关系最密切的文化,是“仿”的兴起,公众也接受自身被这种文化“创造”或“改变”。甚至普通的日常现实也可以被视为对普遍美学的“模仿”,作为对普遍美学的“模拟”,进入了文化生产和复制的阶段。

二、商业、材料、消费等也和“日常生活美学”密切相关

消费原则强调商业性和娱乐性,在当今社会研究《诗经》《红楼梦》、莎士比亚的时代已悄然过去了,真正的审美已经来到了超市、街心花园、女性的身体、广告等领域。④我们可以在办公室、大街上、地铁站、商业中心和其它形形色色的地方,见到各种精美或粗劣的图画、广告招贴等等。当然,包括明星大人物的私密性话题以及如今被大肆宣传的“中国好声音”。

传统媒体如杂志、报纸、电视对“好声音”的报道,与众多网上的消息以及其它新媒体的报道,使这种节目真正地成为了一场媒体盛宴。在人们对明星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之后,以“好声音”为代表的娱乐节目将审美化的因素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中国好声音”就像一份文化快餐,作为一种消费品而存在是它的基本特征。全民参与、平民化正是“好声音”的卖点和主要特点。审美的愉悦是从物理到精神的全面愉悦,它是丰富的精神活动。当我们收看电视节目,评论着对节目中每一个选手的印象,这种评价就不仅仅是一个即时的、瞬间的、感官上的刺激,它也会反应在精神上。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审美的进程,让审美从传统的艺术领域跳出来,用更加丰富与简单的方法将审美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也正是由于“好声音”这个消费模式以精神性的模式存在,越来越多的审美因素和精神享受逐渐渗透我们的现实生活。

材料的进化,也使艺术美的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在早期木版印刷时期,经典文学作品的印刷总数屈指可数,而在印刷技术和材料大大进步的现代,它们的印刷数量是原来的成百上千倍甚至更多。现代录音技术,可以将一首歌曲在无数唱片、录音带、光盘里复现。现代印刷技术,还可以将一幅传世名画复制出数以万计的摹本。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形成

在《重构美学》一书中,韦尔施论证了现代社会审美泛化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四个渐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锦上添花的日常生活表层的审美化;第二个层次是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第三个层次是同样深入的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第四个层次是彼此相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⑤如果把这四个渐进的层次顺序颠倒过来,我们便能够首先从认识论上来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现象以及这一现象出现的必然性。在大众的认识领域,美学占据了核心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不仅在欣赏、认识和体验现实时,其审美态度也反映出美学,而且美学在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建构中也发挥着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美可以说是一直如影随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真理和善良、真实和完美的良好发展中,美也成为它们和谐统一的粘合剂。

因此在认识论上人们往往将审美泛化,而这应该会从外部影响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但从认识到我们所讲的日常生活的真正审美化还需要社会条件。只有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消费文化的兴起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交融,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才真正成为一种现实的实践和一个我们可以真正体验的社会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

费瑟斯通通过消费的生产——消费的过程——消费的效果这一动态的过程,讨论了消费文化的一些特点。在消费生产中,其特点是商品生产过剩,导致商品过剩。在消费过程中,商品的交换价值被分解和融化,突出了商品的符号特征。

关系分裂的象征,从而形成了“声誉经济”,这种经济消费的特征是乐趣,“梦想、欲望和异想天开的幻想的体现”,但是这种乐趣得到了控制,它并没有成为“狂欢节”,这种“无序的有序”正体现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化特征。

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整合的过程。消费的生产是一种因商品过剩而导致的商品本身使用价值下降的经济行为,商品使用价值的下降使得商品仅仅成为一种记号,记号的过度生产和影像与仿真的再生产导致了固定意义的丧失,而当意义丧失之后一切都失去了距离和深度。“去分化”和“距离消解”便成为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一去分化的过程直接与客体融合,通过表达欲望使其融入直接的体验之中,最终以审美的形式将现实表现出来。可以说经济的过剩生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发生的根基。

四、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呈现

费瑟斯通(Featherstone)指出,日常生活的审美有三种形式出现:第一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20年代的艺术亚文化,即历史前卫、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第二种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策划;第三种是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充溢着的迅捷的符号和影像。⑥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具表现力。我们的食品、衣服、住房和运输都采用设计好的艺术化的包装。各种各样的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令人惊异的影像和仿真的超负荷信息。通过发现美学,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已成为艺术和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服饰文化等各式各样的文化无一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影像技术通过偶像化形象来固定地指代某些意义。这些美化过形象、以不同风格示人的光彩照人的影视明星,他们的穿着和行走姿势(包括一些异常的姿势和眼睛)已经成为人们眼中的流行习惯。当他们吃、穿、玩、乐的时候,怎么做、做什么,成为影视媒体的作品和介绍中潜在的台词。生活现象如此复杂而纷繁,它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涌入人们的眼中的数量都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开始思考个人的存在如何呈现在日常生活中而不再只停留在观看的层面。人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得到审美表达,可以被表达为美学对象,在这种表达中能够获得别人的认可。仅仅认识生活是不够的,对生活的重新发现是为了改变生活。

比如我们的身体、头发及皮肤,在电视上轰炸的广告大都是针对女性的。洗发水广告、护肤品广告、首饰服装广告、减肥瘦身广告、美容塑身广告层出不穷。这些广告促成消费的最大动力在于要想改变生活必须先改变自我,美化生活要先从美化自身做起。广告试图向公众展示和引导精致的生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义的趋势。各种代言人的征选,各种选美活动,以及品牌形象大使的选拔活动,在媒体的关注下,人们都注意到一点,美没有在任何地方处于劣势,所到之处无往不胜。媒体不止一次报道,许多女大学生为了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毫不犹豫地花费数量不菲的金钱,为自己做整容手术。这种类型的舆论,从侧面体现了现代都市人复杂的审美和心理问题。个人的审美风尚和个人生活的审美要求,都隐含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理想化的祈望。再比如,人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的居所装修得富丽堂皇,从房子的选址、结构的设计、总体的布局,到居室的色彩搭配、家具的设置,乃至一幅字画、一个小装饰品,无一不是精心地去构思、设计,希望自己的居所与众不同,体现主人高雅的情趣和不俗的格调。

费瑟斯通(Feather stone)认为,积极追求审美生活的人们主要是有相当大的经济消费能力的人、浪漫主义者、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费瑟斯通分析了他们的想法,并指出这些人最感兴趣的是如何以审美价值的名义使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更加容易接受,即使他们受到质疑或否认甚至受到挑战,并且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和知识商品的价值,以及如何应用它们来体验其指导。其次宣称在他们的亚文化中自己的生活方式如何优越,以便其它缺少时尚、风格与感知的人能沿袭。在费瑟斯通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审美化就是以某种审美方式追求生活的意义。

不管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局限性或缺点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它确实以极大的影响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感知和认识整个世界的方式。兴许我们才刚进入到这种历史趋向的初始阶段,然而无论如何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向必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美学观点需要提出新的问题,给出新的答案并要求当代美学进行重新建构。

注释:

①[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②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9页。

③张世英:《美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4-216页。

④蒲振元,杜寒风:《美学前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57页。

⑤[德]沃尔夫冈·韦尔施( Wolfgang,W.)《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前引书第40页。

⑥[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95-96页。

猜你喜欢

美学生活文化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