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游戏,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2020-12-07林莉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乐器节奏教学资源

◎林莉

课程资源,是教学信息的来源。它,既是为师者用来“教”的材料,又是学的依据,同时它的优劣与否制约着为师者“教”的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课堂不再是教师说教的讲坛,而是师生互动的乐园。音乐课堂急需符合新观念的教学信息,音乐教师迫切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更需要学会新课程观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在游戏中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做得好不好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尽可能地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单一的学习音乐知识是枯燥无味的。针对孩子好动的特性,结合教材和学生的个性、年龄特点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运用游戏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在每个游戏中往往把节奏、音乐知识技能、情感体验、美的感受等融为一体,使学生乐学易记,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自主、自发的游戏氛围中感悟和理解音乐,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充分开发和利用游戏资源进行教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捉迷藏》一课时,我让一部分学生扮演围墙,一部分学生扮演老鼠,请一位学生扮演小猫。游戏时,孩子们边唱边做角色动作,游戏完毕,胜利者在音乐盒里取出一张小条,然后根据小纸条上写的要求按某种节奏讲一句话,其他同学拍击节奏。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孩子们学到了许多知识技能。再如“石头剪子布”游戏,游戏中速度由慢而快或由快而慢,是一条很好的3/4拍|×× ×× × ||转变为2/4 |××× ||的节奏游戏,可供教学混合拍子知识时使用。还有民间流传的“丢手绢”“斗鸡鸡”“乒乒乓”“老鹰捉小鸡”等大量的游戏,都不失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好资源,它们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二、利用自制乐器开发教学资源

打击乐器教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教育重要手段之一,用节奏乐器自身特有的方式,将高低、长短、轻重不同音色加以有规律的组合,使学生产生美感,引起心灵共鸣,潜移默化地获取新知识。在自制乐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一块量大的资源,我们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具体可分为:自寻音源材料。如:锯一段竹筒,用筷子击打——双响筒,把橡皮筋一头咬住一头拉,另一只手来回拨动——有混响效果的弦类乐器等。自制、探寻、表现、体验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的节奏乐器。如:塑料瓶装上沙粒成沙锤,将其封死后,即可做成一个沙锤;用铅条弯成一个半圆形(类似一个大量角器),将酒瓶盖去掉皮垫并在中间打孔,再将瓶盖穿在铅条上并将接口用布条缠死,最后,用布条将手持乐器的部分缠好,即可做成一个自制串铃;用几个啤酒瓶,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注水时,随时测试其音准,以便使其适于乐曲使用的音高。完成后,每个酒瓶由一个学生来吹,成为编钟……充分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并利用这些资源为歌曲伴奏或表现音乐。向孩子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你的课堂会更加丰富,同时会收到来自更多孩子的爱和热情。

妙手捻来花千朵,人间万物皆入画。每朵花都有盛开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只有每朵花都开了,才能有姹紫嫣红的春天。音乐是无所不在的,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渠道多,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它从学生的兴趣、能力、需要出发,注重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体验情感,变“狭隘、封闭式教学”为“开阔、开放式教学”,弥补了课本教材的局限性,为学生终生学习和音乐审美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广大音乐教师唯有抓住音乐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懂得发现,善于开发,积极利用,音乐教育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乐器节奏教学资源
花有自己的节奏
学乐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乐器
YOUNG·节奏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