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书法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07许江
◎许江
书法教学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受到学校的重视。书法教育能够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书法教育的途径,提升书法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承载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书法文化中蕴含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对我国的优秀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要使我国的书法文化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就需要在教育领域渗透书法教育,并从娃娃抓起,使学生从小就对我国优秀的书法文化产生强大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传承书法文化的使命感。
(二)培养道德情操,提升文化修养
书法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能够写得一手好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练习书法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学习书法背后书法家的优秀精神品质,增强文化修养。比如,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介绍郑板桥的小故事。郑板桥一开始擅长临摹其他书法家的字体,受到妻子的启发,开始独创自己的书写风格,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深受世人喜爱的“六分半书”,郑板桥因自成一派,成为有名的书画家。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学生从郑板桥的书法和故事中学会做自己,勇于创新,不走寻常路。同时学生对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了更多地了解,提升了文化修养。
(三)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书法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识字和写字。从小开始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小时候就注重让自己的字迹漂亮工整,所谓见字如见人,认真地写字能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书法练习不能急于求成,要平心静气。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中,书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慢下来,认真对待自己正在完成的任务,集中注意,循序渐进。还有助于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坚持和耐心的学习习惯。
(四)提升审美能力
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应当渗透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书法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展现,字就是线条构成的画,学生可以在书法作品之中感受如何通过整体的布局、线条的转折和粗细来使作品具有和谐、统一的美观性。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赏析,能够提升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二、书法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全面认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使书法教育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首先要对书法教学有全面且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教师要正确地看待书法教育的作用,不能将书法教育等同于练字课,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在书法教育课堂上设计出多样的教学活动,发挥书法教育的真正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书法教育,学生只有摆正了对书法教育的态度,才能认真对待书法课堂,向着教师设定的教育目标不断发展。
(二)循序渐进,找准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都要讲究循序渐进,学生书写能力的提升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找准教学方法,实施书法教育。比如,教学的初始阶段主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并重视书法的学习,这个阶段学生对书法的了解还不是很多,教师可以着重讲解笔法和结构,详细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书法的入门课。在这个阶段可以适当地严格一点,让学生认真地对待书法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要领和入门的技巧之后,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临贴学习。这个阶段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感受优秀书法的写作规律,培养对练习书法的兴趣。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临摹优秀书法作品,如硬笔临写赵孟頫的小楷《汲黯传》,教师对学生的临摹作业做出评价,及时纠正或者表扬,使学生感受到练字带来的成就感。第三阶段,学生在写字的笔法、结构和布局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开始探寻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并且要在美观的基础上注重速度的提升。这样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使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三)丰富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书法教育不能局限在四十分钟的书法课堂中,学校要积极营造浓厚的书法教学气氛,举办与书法相关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在课下也能接受优秀书法作品的熏陶,对书法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比如,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书法比赛,促进学生书法学习的积极性,使表现优异的同学收获成就感,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分享与讨论,共同进步。学校还可以举办书法专题展览,展示书法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的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在低年级进行书法教学能够为学生的书写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的终生都有益处。教师应该全面认识书法教学的重要性,探索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书法教学方式。学校也应该积极举办书法展览、比赛等活动,促进书法教育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