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2020-12-07胡开
◎胡开
提升文化素养、提高语言应用水平离不开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应当对当前汉语言文学所存在的问题作出反思,并积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学习存在偏见
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学生展开。当前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需要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地帮助和引导。但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这样的困境: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不高,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汉语言文学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发展没有帮助,还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汉语言文学就是学习简单的文字知识、文学作品等,内容枯燥乏味。这些都是学生对待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导致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不能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
(二)教师的教育理念亟待更新
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看待汉语言文学教学,错误地认为汉语言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字词的用法,知道文学上的理论知识,这样的观点必然导致教学目标的偏差,灵活的知识变得刻板,无法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真正意义。所以,一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和片面,无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这种局面亟须得到改变。
(三)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核评价方式的选择也对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很多学校采取出卷子考试的形式检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多年以来的考试基本上构建出了专门的汉语言文学课程考试题库。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在考试前几天疯狂突击做题追求高分的现象。考前对常考的重点进行死记硬背确实能够帮助获得更高的分数,但是这种对知识的掌握是短时间的,考完试基本上就会遗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没有得到提升。所以,想要使汉语言文化教学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提升
(一)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中,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教师习惯于将相关知识单方面地传授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如果一直在被动地接受知识,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左耳进右耳出,无法真正达到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自己放在教学指导者的位置,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应关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如何更好地组织汉语言文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理论知识得到丰富,文学素养也能提升。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空有正确的教学理念还不够,教师还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把想法转化成实践。汉语言文学组织浩如烟海,教师要能够通过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使用多样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内容时,除了对著作文章进行赏析,还可以放映《红楼梦》的影视剧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对文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的热点事件,或者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真实感受到的事物,将这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与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相结合,使课堂充满新鲜感,提升教学效果。比如,为了提升写作能力,可以以社会上先进的人物和事件,或者引起激烈讨论的现象为议题,让学生用充分的论据论述自己的论点。
(三)完善汉语言文学考核评价机制
现在提倡的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汉语言文学的教育也应当注重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在考核评价方面不能只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查,还应想办法通过题目对学生的技能和文化素养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试卷出题时,可以设计一些灵活性高的题目,如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或者就某事件论述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能力和逻辑能力。教师还可以进行更大胆地创新,将平时课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端正学习态度。
三、结语
为解决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教师从自身做起,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与考核,真正让汉语言文学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