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创建策略与实施路径

2020-12-07林翰华南农业大学

黄河之声 2020年21期
关键词:乐曲乐队成员

林翰 (华南农业大学)

小型民族乐队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普及民族音乐艺术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塑造正面、积极、健康的人格,确立人生方向的重要途径。[1]对于综合类高校而言,在组建小型民族乐队上有着诸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如何更为有效的推动综合类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实现小型民族乐队的推广,必须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创建策略和实施路径,因此本文着重从以上这两个角度进行探讨,从而为促进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开展提供创新思路。

一、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创建的优势

(一)学生素质

综合类高校相对于专业性高校来说,有着学科专业广泛性和学生资源优越性的特点,首先从学科专业的角度看,综合类高校中的学科专业突出多元化、综合性,基本上涵盖了文、理各个学科;在学生资源方面,都是通过严格的国家高考制度进行招生,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凝聚的地方,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正是由于高校学生素质的特点,这就为小型民族乐队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为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成员主要从学生中进行选拔,学生素质则是建设高水平小型民族乐队的基础。

(二)专业带动

在综合类高校中,除了文科、理科等纯文化学科外,还包括艺术类学科,从当前我国综合类高校的学科构成看,无论是省部级高校还是地市级高校,都设置有艺术学科,其中音乐学科作为艺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学科建设中受到了高度重视。虽然高校小型民族乐团注重各学科学生的参与,但是仍然需要吸收音乐学科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互补。同时在音乐专业学生的带动下,乐队成员之间也能够做到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这说明在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建设上应当注重多学科成员的参与,也要统筹兼顾吸收音乐专业学生。充分发挥综合类专业的优势。

(三)社会需求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音乐等高雅的艺术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在客观上对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小型民族乐队不仅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和为学生普及民族音乐知识,而且还应当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为促进地方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尤其是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来说,地方文化建设与高校文化建设实际上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整个宏观的社会发展环境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创建策略

(一)乐队成员遴选策略

在乐队成员遴选的策略上,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乐队成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乐器演奏技能。小型民族乐团的任务以排练乐曲为主,同时还必须具备音乐理论基础,在乐曲的排练过程中,成员必须对自己的声部进行熟悉,包括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以及音乐的风格等,因为乐队是一种集体性活动,是由各个声部联合运作才能够形成统一有序的音响效果,如果成员对乐谱不熟悉,必然难以表现出整体的音响;所谓乐器演奏技能,指的是成员必须熟悉自己乐器的性能和一定的演奏技术,在遴选时,需要通过现场评比的形式进行选择,如即兴演奏、视谱演奏等。二是在遴选时要兼顾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应当面向全校,而不只是对音乐专业学生,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乐队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也能够给非音乐专业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因为综合类高校民族乐团与艺术院校民族乐团不同,主要体现其非专业的特色,这样才能够有利于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三是充分发挥音乐专业学生的作用。吸收音乐专业学生的目的是能够带动乐队整体的水平,同时也可以起到帮助其他成员提高演奏技术,通过音乐专业学生的“帮扶”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小型民族乐队的建设。

(二)乐队编制构建策略

民族管弦乐队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影响下产生的,[3]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拉弦组、弹拨组、吹管组和打击乐组,同时每一个组别又分别配备高、中、低音区乐器。[4]从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编制构建上看,既可以借鉴现代民族管弦乐队的编制,同时有需要因地制宜的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构建策略可参考如下:一是尽可能要做到编制齐全。小型民族乐队虽然“小”,但仍然要遵循乐器音色原则和声部结构原则,所谓乐器音色原则指的是在乐器运用上要做到尽可能丰富,因为每一组乐器均有着自己的个性音色,如拉弦组注重线性音色的表现,弹拨组注重点状音色的表现等。所以要获得乐队音色上的丰富性,应当注重乐器音色的组合原则;从声部结构的角度看,小型民族乐队也需要注重不同音区之间的配合,这不仅是乐队编制的要求,也是完整表现音乐作品的需要。二是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发展地区性民间音乐艺术。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特别是从历史上发展并流传下来的民间乐种既体现出地域居民的精神文化追求,同时也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的自然与人特点,尤其是在当今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背景下,使这些民间音乐资源在高校中得到传承,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在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编制构建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从地域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

(三)乐队训练实践策略

高校小型民族乐队在训练实践上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基本功训练。民族乐队是由一个个成员个体构成的,每一个成员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决定了乐队整体的艺术水准。在乐队基本功训练方面可分为基础和表演两个方面,所谓基础,指的是从音乐构成要素的角度去抓乐队的建设,如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等,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乐曲进行练习,在乐队指挥的统一调度中,对乐曲中的每一个表情要求进行专门的练习;从表演的角度看,需要着重训练成员的舞蹈表现,从音乐风格和情绪的角度去训练成员的舞台表情,尤其是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眼神的运用上做到以情感表现为核心;二是对乐曲的训练。高校小型民族乐队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乐曲。在训练的初期,可以选择一些民族器乐改编曲作为训练内容,这些作品可以说数量多、可选择范围广,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民歌旋律改编曲有着较高的训练价值。如《茉莉花》、《大阪城的姑娘》、《绣荷包》等;当对这些乐曲训练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经典乐曲,所以对乐曲的训练需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实施路径

(一)注重对成员素质的培养

对乐队成员素质的培养是构建新时代高校小型民族乐团的基础。在具体的素质培养内容上,具体体现思想素质、理论素质、实践能力三个方面。首先从思想素质的角度看,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成员必须要坚定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信心,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角度去排演作品,起到对民族音乐的宣传作用,在乐队实践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思想上不断的改善自己,通过民族乐队的实践可以更好的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从理论素质的角度看,乐队成员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音乐理论功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提升自己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因为在民族乐队排练过程和各种实践中,如果没有音乐理论的支持,必然会缺乏对乐曲风格的认识,就不能将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表现到位。再次,从实践能力的角度看,民族乐队训练的目的就是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体现出音乐艺术的价值,这就需要每一位乐队成员要充分利用各种演出的机会去实践自我,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短板和不足,这样才能够寻求方法进行解决,对于高校小型乐队而言,通过各种实践进行磨练,可以打造一支优秀的民族音乐队伍。

(二)注重对乐曲风格的选择

从音乐声学的角度来讲,民族管弦乐队的开放发展包括民族管弦乐队编制的发展、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家队伍的开放发展。[5]高校小型民族乐队虽然由各种民族乐器构成,但是在对乐曲风格的选择上突出多元化。从乐曲风格的分类看,基本上可以分为地域性风格和民族性风格两种。在对地域性风格乐曲的选择上,各个高校可以从自己所处的地域出发,选择能够表现本地域风格的乐曲,这样不仅能够对本地域的民间音乐文化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而且还能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弘扬本地民间音乐文化的认识;在民族性风格乐曲的选择上,可以从少数民族音乐风格乐曲的角度进行选择,这样可以提高成员对不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也有利于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除此之外,在对乐曲风格的选择上还应当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可以根据乐队自身的特点改编一些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乐曲,包括中、外经典的流行音乐、轻音乐等。

(三)注重对舞台表演的实践

舞台表演体现出是高校小型民族乐队的实践价值,也是艺术价值实现的过程。舞台表演要求每一位乐队成员必须要从精、气、神的风貌上去表现出乐曲中音乐形象和音乐情感,从音响表现和舞台语言相结合的角度去感染观众。笔者认为,在舞台表演实践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总结实践经验,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综合类高校小型民族乐队大多具有非专业性,很多成员缺乏对舞台的实践,因此在表演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加注意,就能够得到解决,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多参加舞台演出,才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结 语

综上所述,综合类高校在小型民族乐队的创建中拥有着很多的优势资源,所以在创建的过程中要将这些优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够提出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的创建策略。从具体实施途径上看,要从社会发展规律和音乐发展规律的角度小型民族乐队创建的每一个步骤做出缜密的思考,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从对成员素质的培养、乐曲风格的选择、舞台表演的实践上进行把握。

猜你喜欢

乐曲乐队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花的乐队
梦想乐队
父与子
花的乐队
乐队指挥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