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漫画的“斗争性”

2020-12-07文_丁

传媒评论 2020年5期
关键词:斗争漫画艺术

文_丁 安

新闻漫画的斗争性解读

众所周知,在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新闻漫画具有鲜明的思想性、革命性、斗争性。在战争年代,漫画往往能起到“投枪”与“匕首”的作用;在和平建设时期,漫画则能起到“手术刀”的作用。

1、斗争性是新闻漫画的“红色基因”

历史上,新闻漫画的肌体里流淌着斗争性的血液,传承着苏区漫画、红军长征漫画的“红色基因”。在抗日战争时期,漫画前辈们以画笔当刀枪,成立救亡漫画宣传队,与日寇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漫画战”。他们出版抗战漫画刊物、举办展览,把抗战漫画贴满街头,揭露入侵敌人,鼓舞士气,成为坚强的抗日漫画宣传战士。有的作者刚刚放下画笔,又拿起刀枪与日寇拼杀,也有的作者牺牲于抗敌宣传的征途中……《收复失地——打回老家去!》《全民抗战的巨浪》《难兄难弟》等作品就是抗战漫画的代表作。

解放战争时期的漫画作品,紧密配合了人民战争的进程,继续发扬其斗争精神,在反饥饿反内战、覆灭蒋家王朝的进程中,发挥了新闻漫画的战斗力量。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磨好刀再杀》,塑造了一个头贴膏药,高举“和平方案”盾牌,却在背后磨刀霍霍的蒋介石“标配”形象。因为这一形象太有“杀伤力”,国民党特务组织将华君武列入暗杀的黑名单。由此可见,一幅具有战斗威力的新闻漫画就如同一把利剑,让敌人胆寒。从战争年代留存下来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历经战火与热血炼就的新闻漫画充满激情,一针见血,极具斗争性。

新中国建立以来,新闻漫画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与时代同呼吸。他们紧密配合抗美援朝运动及国际上的反帝斗争,有力地揭露阴谋家、野心家的丑恶嘴脸,极大展现了新闻漫画的斗争威力。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新闻漫画在舆论监督、抑恶扬善等方面继续保持着斗争精神,发挥了“手术刀”作用。讽刺腐朽落后的旧思想,是斗争;揭露腐败、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也是斗争。《立此存照》《老生常谈》《霸王自供》等一大批优秀的新闻漫画作品都是当时新闻事件的高度概括和强调,充满着斗争精神,是文字所不能替代的。

2、讽刺是新闻漫画斗争性的主要形式

新闻漫画具有讽刺作用,讽刺是斗争性的直接表现形式。具有讽刺意味的新闻漫画斗争本领最强,也最受群众欢迎。讽刺是一种艺术的批评,多采用夸张、比喻等一系列手法,是对一切落后、错误、腐朽的思想和行为的揭露、批判和抨击。新闻漫画没有讽刺就失去了力量,也就失去了斗争精神。华君武1980年创作的《死猪不怕开水烫》笔法犀利,讽刺性极强。作品表现了特别法庭对“四人帮”进行公审时,张春桥在法庭上一言不发,负隅顽抗的嘴脸。漫画喻体准确,“死猪”的神态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讽刺一般是对事不对人,因此在新闻漫画的讽刺手法表现上基本没有真名实姓的人物出现,而在对敌斗争的讽刺漫画中,却常常见到指名道姓的具体人物,但重点刻画的依然是针对某一事件,是借人说事、借人揭事,其创作主题十分明确。在新闻漫画的创作过程中要把握好讽刺的准确性,对讽刺的内容、讽刺的对象、讽刺的效果都要十分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张冠李戴。既然把漫画的批评比作“匕首”,那这把“匕首”在使用起来一定要把握分寸,该批判什么要心中有数,切忌拎着“刀子”乱砍,讽刺不当、批评失准、偏离主题。当然,讽刺不是目的,而是让受众在欣赏中提出问题,从而引起人们的思考。方成的《武大郎开店》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讽刺色彩浓厚的新闻漫画。画里的小伙计对应聘者解释说:“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作品以故事新编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心胸狭窄的领导干部嫉贤妒能、压制人才的社会现实,看后感到好笑,同时又让人回味、思索。

新闻漫画斗争性的艺术特征

新闻漫画是以讽刺、批评为主要特色,以揭露生活中假丑恶为主要功能的讽刺艺术。新闻漫画的斗争性是通过外化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如何把被讽刺的对象从现实中的丑转化为艺术的美?这就需要新闻漫画创作者的题材把握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其一,新闻漫画的斗争性构思

构思就是想点子,人们常说“三分画,七分想”就是说构思之重要。具有斗争性的漫画构思应该从哪里展开呢?首先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以社会关注的新闻热点为素材,分析现象,抓住本质,找准痛点,展开思路。就像医生为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诊断患的是什么病,然后再确定治疗方案,对症下药。新闻漫画的斗争性构思也是一样,对问题分析得越透彻,越有深度,作品就越有斗争精神和感染力。天呈的《内部装修》表现的是少数干部为了个人升迁或一己私利,改动个人档案,他们对档案里的年龄、工龄、党龄等信息进行改动,以此蒙骗组织达到个人目的。该画以档案袋为中心,用“装修”的奇巧构思来表现主题,具有新闻性、典型性,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新闻漫画的斗争性构思是一种主观感受能力,是漫画作者对客观现实中那些相互矛盾的人物、事件的既反差又联系的抽象思维的具象化。生活中越是悖理的、不协调的对象,越能触动创作者的神经。有些生活现象是自相矛盾的,有的主观愿望是与客观效果失调的,有的人物则是和环境相冲突的,这些都为斗争性的漫画艺术构思创造了基础条件,提供了创意想象的空间。笔者的《怎么一进笼子就变猫了呢?》反映的是涉腐“大老虎”一旦被抓进“笼子”,昔日盛气凌人的霸道形象就不复存在了,一夜之间变成小猫一样的“可怜”状。作品采用对比、借喻、夸张的斗争性构思手法,对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进行了鞭挞和讽刺。

其二,化“丑”为“美”的艺术思维

新闻漫画的斗争性是通过相适应的艺术形象或艺术形式来体现的,它的思想内涵和批判精神完全依附在漫画形象和画面的表现之中。当斗争性构思一旦被审美的烛光照亮,即可转化为艺术思维,形成具有讽刺意味的新闻漫画,进而直观鲜明地表达出深邃的观点。

以揭露生活中假丑恶为主要社会功能的新闻漫画,能不能塑造美的形象?怎样把“生活丑”转化为“艺术美”呢?回答是肯定的,关键在于典型化,只有通过典型化,才能使“生活丑”在艺术的反应上获得真善美的价值。通过对丑的事物的揭露,达到对美的理想的展望;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对美的肯定。著名漫画作品《无余图》把杨柳青传统年画《年年有余》做了漫画式的改造,将年画里福娃怀抱寓意美好生活的大鲤鱼从画中挖出,形成空白。没有了鱼(余),还谈什么祈祥纳福、丰衣足食?画家对生活丑进行了艺术夸张,用这种有形的空白,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乱摊派给农民造成的严重负担,极有艺术说服力和感染力。

猜你喜欢

斗争漫画艺术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纸的艺术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