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7杜玲
◎杜玲
语文学科教学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是识字阅读、材料理解的必要能力。可以说,扎实的知识与语文核心素养,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理解、整合人文知识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的学习,文字是任何文字类材料的组成单元,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才能准确把握并精准定位文字材料的中心思想。对此,教育工作者重视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工作,应主动发现课堂教学中直接或潜在的问题,采取新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质量,是为初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学习环境的前提。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的单一化问题
传统课堂上,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依然沿用“填鸭式”和“题海”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缺少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动力, 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思考。可以说,传统课堂教学环境下,没有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这一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只有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需要强调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摒弃,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贯彻落实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管理办法,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成效。
(二)教学评价方式陈旧
现阶段,中学教学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学生应试压力相对较大,不利于进行素质教育。并且,单一评价模式无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或突出自己的特长,“对比”环境下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又或者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影响身心健康。结合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现状,需要改革试卷考核的方式,在原有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以此来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二、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建议
(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环境
语文是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学生面对语文学习怀有自信心,会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并有利于将这种直观感受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自信心或成就感,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如认知规律、思维特征、性格特点等方面,增加课堂教学管理元素,结合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习能力,从语文学习兴趣开始,逐步锻炼其能力。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好翻转课堂的课前导学与课中导入语部分,设计出一个吸引学生的教学工具。如说唱古诗词,为语文课文的作者编写颁奖词,让学生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加深对作者的认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予以展示。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环节中,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二)改进语文课堂的教学管理方法
改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环境,方法层面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学工作者,而是兼有班级管理组织者、执行者与参与者。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为契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促使师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对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与能力,做好课前教学准备工作,活跃课堂的氛围。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合适的鼓励教育,如情感激励和物质奖励等,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愿意学习并主动学习。教师还要谨慎对待课堂问题的行为,采取谨慎处理的方式,积累经验并减少错误,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放弃语文学习。
(三)改革课堂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
采取多元化和“以人为本”的评价原则,教师应积极参加工作培训,以进行自我完善和改进教学管理理念、方法。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应坚持“定量+定性”的评价原则,听取学科负责人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按照“过程+结果”的角度评价学生,且评价要客观、公正。
三、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改革,应该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精神加以规范。初中是小学与高中的教育衔接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校应该重视语文科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与效率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