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安的告别
2020-12-07黄晔
文/黄晔
在网上翻看电影,被《特鲁曼》的海报吸引住:一左一右的中年男子,面带微笑;两人中间的斗牛犬,神情中带着隐隐的哀伤。
片名《特鲁曼》是一只斗牛犬的名字,影片讲述了两个中年男人与一只狗的温情故事。影片清淡、安静、随性,两个老朋友间无条件的信任、最安心的依赖,以及主人与狗的深情,一切尽在不言中。
男主角胡利安是西班牙马德里一个穷困潦倒的剧场演员,离异,失业,肺癌晚期,得知无法治愈,他决定放弃治疗。他的挚友托马斯和妻子生活在遥远的加拿大,得知消息后,立刻飞回离开几十年的家乡,希望说服胡利安打消放弃治疗的念头。
影片中,有几个场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胡利安让托马斯陪自己去宠物医院,为爱犬特鲁曼做心理咨询,以免它接受不了主人离它而去的现实。胡利安问:“给它留一件我的衬衫或者什么,有我气味的衣服会有用吗?”言语间流露出对孩子一般的牵挂。然后,两人一家一家地面试特鲁曼的领养人。
托马斯陪着胡利安去书店,购买有关安抚宠物的书籍,还像做旅行攻略一样买了《死亡攻略》和《死亡,新的黎明》。他们去了殡仪馆,了解办理后事的准备工作,选择下葬方式,挑选骨灰盒、花圈……
得知胡利安的儿子要过生日了,两人突发奇想飞往荷兰阿姆斯特丹,见到了儿子和他的女朋友。本已告别,但儿子又以拿回打火机的借口返回,拥抱了胡利安。后来才知道,儿子其实对父亲的病情和选择了然于心,却选择了和父亲一样,什么都不说。男人的情感深潜如海。
短短四天时间里,托马斯陪着胡利安平静有序地处理生前的所有事情,并最终被胡利安说服。影片最后,两位老友在机场告别,胡利安将最爱的特鲁曼托付给了托马斯。他说:“不用难过,我走了以后,你帮我照顾特鲁曼,它就是我对你们最好的想念。”
整部影片没有煽情的台词,没有戏剧冲突和反转,而是用精巧的设计展示细腻的情感,在不动声色里蕴藏着巨大的冲击力。
正如胡利安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死亡方式。”影片中对生死的探讨、争论,自然又通透。
想起一件事来。姐夫的母亲已80多岁,患癌症五六年,选择保守治疗。前些时候,陪姐姐、姐夫回山区老家探亲。老母亲对姐夫说:“你回来就好,你找人给我把棺材抬出来,我要收拾一下,放在那个小屋子里,堆那么多东西,太脏了。”姐夫说没必要搬。母亲说:“那不行,太脏了,我要弄干净,到时候我要睡里面的。”
我很惊诧老母亲说到死亡的淡然。没想到,另一个不过60岁的男人说,村子里很多人都给自己准备棺木,他也早早给自己准备好了。看他哈哈笑着,我不禁为这种面对死亡的从容而心生敬佩。
面对死亡,老母亲以及村里人和影片中的胡利安竟然有惊人一致的心态,可谓人同此心。保有最后的自尊,从容告别,正是这部影片想要告诉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