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2020-12-06朱江琴
朱江琴
【摘要】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会进行一定的互动,互动的质量对幼儿园的教学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国内外学者对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进行了许多的研究,这体现出了幼儿教育的内在发展要求,对促进师幼关系有着重大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师幼互动
一、引言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场所,在幼儿时期形成的师幼关系有利于幼儿形成自我的意识,能够更好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当前教师在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时,并没有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没有看到幼儿成长的价值,对幼儿的心理和需求有所忽视,如此对幼儿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对集体活动中的师幼关系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二、幼儿园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
1.师幼主体地位失衡
第一,幼儿话语权少。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对幼儿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得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体性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另外,幼儿教师会象征性地向幼儿进行提问,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思路来回答问题。当幼儿在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可能会采取批评的态度,这样就使得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并没有与幼儿进行平等的对话,在教学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对集体活动完全掌控,这样就使得幼儿在活动中很少与教师进行互动。同时,当幼儿主动发起互动时,教师往往采取忽略的态度,不能有效、快速地回应幼儿的互动,这也使得师幼关系出现失衡的现象。
2.忽视幼儿的情感交流
第一,教师重视对幼儿传授知识,而忽视培养能力。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教师会向幼儿提出许多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停留在“提问—回答”的方式上,忽略了与幼儿进行情感的交流,即使教师会对幼儿进行鼓励,也只是象征性地鼓励,不符合他们内心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只是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使得互动本身的价值不能充分地体现。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虽然会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更强调一致性,即幼儿的答案要在标准答案之内,不是奇思异想的答案,要求幼儿的情感表现要在教学目标之中。同时,教师会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查,以获得教学的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第二,教师会重视幼儿纪律的约束,而对他们的情感交流有所忽视。幼儿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发现一些幼儿在交流,会大声呵斥他们,认为他们在乱说话,这是维持课堂的表面纪律,而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很少关注。但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师去关爱、尊重。
3.重视“中心人”,忽略“边缘人”
“中心人”指的是在互动关系中,那些能力强、思维活跃、听从教师话、被教师喜欢的幼儿,他们在活动中是重点,能够频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边缘人”指的是在活动中既不表现自己,也没有反抗行为的沉默的幼儿,他们很少与教师进行互动,是集体活动中的被忽视者。幼儿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会将桌椅排列成马蹄式,“中心人”的位置一般比较靠前,他们思想活跃,敢于表现,教师会多次提问他们,而“边缘人”的位置一般比较靠后,教师在活动中不会注意他们,会忽视他们。因此,教师会与中心区的幼儿进行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所以他们会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教师过度关心他们,会让他们产生骄傲的心理。边缘区的幼儿也渴望与教师多互动,但教师没有把他们当作互动的对象,对他们的情感、发展忽视,这样会让他们产生扭曲的心理,容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很难融入集体中。
三、完善师幼互动的对策
1.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教师认为在开展集体活动中,将自己定位为传授者、管理者的角色,这样产生的师幼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要改变这一想法,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同时注重在师幼关系中平等地进行对话。这指的是幼儿和教师能够共同参与、相互包容、相互接纳,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幼儿也可以对教师的观点进行质疑,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和幼儿才能更好地构建师生关系。另外,教师也要意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是引导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导者。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指点,让他们有继续对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让幼儿更好地接受知识。
2.重视幼儿的情感
第一,教师要树立幼儿发展观,要意识到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要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这种发展是认知与情感统一的发展;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应该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中,应该树立幼儿全面发展的观念,对他们的情感加以关注,以激发他们的潜能。
第二,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差异来开展集体活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有自己的性格。例如,一些幼儿性格内向,但观察力强;一些幼儿活泼,但容易马虎。教师要对这些幼儿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能够根据他们的年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需求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幼儿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树立这种观念时,应该将幼儿的学习能力考慮在内,在教学时不能超过幼儿的知识水平,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
第三,对幼儿的体验过程进行关注。幼儿认识世界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进行的,他们用自身的经验去感知世界。幼儿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一定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幼儿的体验经历,让他们主动地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会让幼儿愿意学习,愿意探索,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心理进行一定的认知,对幼儿感同身受,为他们构建一个真实的体验空间。
3.正确进行提问
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要学会提问。首先,在问题设计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来确定,要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考虑,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层次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让全体幼儿都参与到其中。同时,教师的提问要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能够对幼儿的思绪进行激发。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有着清晰、明确的思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在提问中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可以运用追问、反问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提问,这样的提问方式可以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激发,让他们参与到互动中,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在提问时,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幼儿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同时,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中心位置的幼儿,还要考虑处在角落的幼儿,争取能够提问到每一位幼儿,让所有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4.热爱每一位幼儿
师幼之间有良好的关系会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如果经常将幼儿进行一定的划分,喜欢表现好的幼儿,厌恶淘气的幼儿,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因此,教师要时刻遵守自身的职业道德,不因幼儿的性格、家庭背景、相貌等因素对幼儿产生偏见,不让他们处于边缘地位。幼儿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在互动中,让每位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这样他们才能更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并不只是单纯地向幼儿提问题,而应该以情感为基础。因为幼儿年纪较小,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对幼儿的情感会影响到幼儿的自我发展,所以在与幼儿互动时,要对自己的言行时刻关注,不对幼儿进行严厉的批评,让集体活动宽松、和谐,这样幼儿才更容易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
此外,教师在进行集体活动时,要热爱、關心幼儿,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因为幼儿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在互动中,教师对幼儿表扬和微笑会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这种方式也是幼儿能感受到的。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教师要意识到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各自的优点,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能因为自己的喜恶对幼儿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这样会让他们感受到不平等,会影响到师幼关系。因此,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幼儿,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既要面向全体幼儿,也要能关注到每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必要的,不仅可以让幼儿愉快地学习知识,而且能健全他们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当前师幼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措施去解决。同时,在构建师幼关系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尊重幼儿,爱护幼儿,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参考文献】
[1]吉久红.在师幼互动中渗透“爱的言行”[J].教育观察,2019(38):93-94,97.
[2]李晓丽.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师幼对话[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65-66.
[3]葛娇.幼儿园大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问题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9,41(05):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