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2020-12-06李佳忆

教育界·A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李佳忆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进行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希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

一、引言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学校必须要科学合理地开展美术教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教无定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因材施教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1.创新能力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素质教育倡导的育人理念。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和美术技能,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只有具备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2.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和生活的融合

美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在生活中将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具体实践。

3.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

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想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理论,并且创新教学方法。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设计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活动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这样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方法转变的过程。

三、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家长与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对于美术认识存在片面性,盲目地认为美术教育只是教会学生绘画技巧,美术就是绘画课程。此种认知过于偏颇,严重阻碍了美术教育课程价值的有效发挥。在传统课程背景下开展美术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无法凸显美术教育的有效性与合理性。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评价重点放在画出来的物品是否与原物相似,画面色彩是否搭配合理,此种评价标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也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束缚学生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多元发展。

部分学校没有正确认识到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导致美术教师难以得到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教育模式和教育水平較差,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导致学生逐步失去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发展。

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对策

1.审时度势,采用因材施教教育观念

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美术属于艺术课程,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丰富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才能够给美术作品带来生机和活力。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并且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指导。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引导方式,切实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喜欢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但是不同学生的思维模式有所差异,并且小学阶段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思维与行动并没有受到模式化影响,学生的行动主要是根据思维来进行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探索,切记不要限制学生的发展,应当审时度势,对于不同思维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发表想法和意见,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小学美术学习中有关“色彩ABC”这些内容,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没有填充色彩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色彩填充。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摆脱常规束缚,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涂上多元的颜色。例如在学生的认知中,树是绿色的,但是也会有一些不同颜色的树,例如银杏树秋天变成了黄色,所以树也可以画为黄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彩色,使图案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也可以采用叠加颜色,例如蓝色与黄色叠加能够得到绿色,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造出更加多元的颜色。此类方式能够带领学生更好地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

2.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和思考

在实践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拓展,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课堂学习当中变得更加活跃。教师在创新性的教学当中,要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敢于打破常规,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改变传统的思考模式。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积极性,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术学习动力。由于美术是一门创新性的学科,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让学生学会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和多角度的探究。

例如在学习“水墨游戏”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传统的水墨画,并且在水墨画教学当中,可以借助小学生日常观看的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水墨画时形成一定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认识水墨画绘画的工具,通过简单的绘画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当中结合所学习的水墨画知识来进行实践和探究,通过蘸取墨滴在纸上画小蝌蚪,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当中树立科学学习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3.科学地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小学美术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思想。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害怕主动探索,久而久之会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要利用积极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热情和美术创造动力。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于美术的理解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摒弃以往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当中的主动性。教师在评价过程当中要注重评价的合理性,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从而使学生树立创新性的学习观念。美术作品能够反映学生的思想观念,所以教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绘画思想,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绘画作品的深度,在学习过程当中更加用心。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画家的调色板”时,可以将画家的调色板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在实践教学当中利用“复色”这一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的配色方法,从而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探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跃跃欲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趣味。

4.转变教学理念,丰富学生创新思维

美术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思想,并且在实践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观念,只有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当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且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教师需要迎合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教学。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

例如在学习“闪光的烟花”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动态的烟花图,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观赏感受到烟花的美丽。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印象当中的烟花绘画出来。教师积极地鼓励学生学会创造和思考,使学生通过对色彩和形状的绘画应用,掌握创作主动权,积极地创造。教师在此过程当中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运用不同的绘画色彩,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和绘画主动性,丰富自身在绘画创作当中的灵活性思维。

五、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小学美术课程教學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进行合理引导。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所要传达的思想和内涵,从本质上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英英.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谈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9):74.

[2]周建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152.

[3]薄岚.浅谈如何利用生活中的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20(04):167.

[4]严先元.小学美术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3-34.

[5]邓智.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数理化课题研究,2018(61):94.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小学美术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