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岁展庆”的字里字外

2020-12-06仇春霞

中国收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黄州苏轼

仇春霞

在此次故宫的苏轼大展里,“苏轼和他的朋友圈”是个非常亮眼的部分,《新岁展庆帖》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展品。它背后讲述的是苏轼与陈季常的友情,从最初的相看不顺眼,到后来奇葩的重逢,再到更新认识后的相知相惜……他们之间的故事比影视剧情节还精彩,引人共鸣。

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一天,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男人心情低落地走在大别山的山路上。突然,他看到对面走来一个身着奇装异服、潇洒倜傥的侠客。

怎么有点眼熟?对方此时也在盯着他看。哎呀!两个人同时认出了对方,然后尖叫着拥抱在一起。这便是苏轼与陈季常在他乡相遇的戏剧性一幕。陈季常因此也成为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黄州区)后第一位迎接他的人,同时也是苏轼离开黄州时送别最远的人。

陈季常名陈懂,季常为字。他是陈希亮的第四个儿子。而陈希亮是苏轼26岁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的上级领导。就因为这层关系,两个人相识了,但他们并不是一路人。苏轼是传统文人,读书、科举、当官是他的人生之路;陈季常则是“官二代”,家里在洛阳有豪宅,虽然也参加过科考但是没考上,倒是从小有侠义思想,喜欢提剑跨马走江湖。所以在苏轼眼里,陈季常不过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苏轼与陈希亮关系也不好,陈希亮曾经处罚过他,以至于此后多年对这件事苏轼仍耿耿于怀。鉴于以上两个原因,苏轼与陈季常早年并没有多亲密。

苏陈之交,还要从苏轼被贬黄州说起。苏轼刚进入黄州地界,就偶遇了在这里隐居的陈季常,也就是本文开篇的那一幕。陈季常在放弃考功名之后,就隐居在湖北麻城乡下,离黄州很近。他乡遇故人,陈季常邀请苏轼到自己家做客。苏轼惊讶地发现,这个“纨绔子弟”住的房子竟然非常简陋,真像是一个超脱物外的隐者。

苏轼被贬,生活也很艰难,与隐居的陈季常成了同命相连之人,一下子感觉亲近了许多。而且接触之后,两人还非常投缘,都属于能在困境里乐观豁达、自得其乐的人。苏轼被贬黄州之后,心态发生了一些改变,那种文人士大夫的清高傲慢少了很多,开始体会民间疾苦。陈季常喜欢喝酒、交友,喜欢弹琴、谱词、作诗、藏画,以及倒腾一些物件,这些也是苏轼喜欢的。所以,两人从此就成了好友。

《新岁展庆帖》是苏轼写给陈季常的一封信。这封信写于苏轼被贬黄州大约两年以后,即元丰五年(1082年)正月初二。因为正在过春节,所以才叫《新岁展庆帖》,“展庆”为表达祝贺之意。此信内容如下:

轼启:

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

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

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

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

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去次,今先附扶劣膏去。

此中有一铸铜匠,欲借所收建州木(此字旁注)茶臼子并椎,试令依样造看,兼适有闽中人,便或令看过,因往彼买一副也。乞暂付去人,专爱护,便纳上。

余寒,更乞保重,冗中恕不谨,轼再拜。

季常先生丈阁下。正月二曰。

北宋苏轼《新岁展庆帖》

30.2厘米×48.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另纸行书:

子由亦曾言方子明者,他亦不甚怪也。得非柳中舍已到家言之乎?未及奉慰疏,且告伸意伸意。柳丈昨得书,人还即奉谢次。知壁画已坏,了不须怏怅。但顿着润笔,新屋下不愁无好画也。

写此信的这个时间段里,苏轼正在办一件大事,那就是修雪堂。他到黄州后没有住所,先是住在寺院里,后来在临皋谋得一处住所,但是平目里往来的客人太多了,家里没法接待,也没有足够的客房,苏轼于是决定在自己的耕地附近修套房子。这片耕地是苏轼初到黄州时,朋友替他从黄州知州徐君猷那里求来的,原本是一块军营废弃地,大概有五十来亩。苏轼到黄州的第一年都在当农夫,打理那片荒地。一年下来,开始有收成了,他也对当农民充满了成就感和安全感。雪堂就建在耕地边,一共有五间,它们后来成为苏轼接待客人的地方。

信的内容是:

新年还没有向你贺禧,祝你一切都好!天气变晴了,你还好吧?房子盖了好多天了,总会有盖好的那一天的。你什么时候能真正进城呢?

昨天得到李公择的信,他要过完元宵才走,大概月末就能到黄州了。你也这个时间来吧,好不好呀?

我想元宵开始动工,月末应该还没有盖好,我是没法外出的,无法陪你们夜里游玩。

你要的沙枋、画笼,我尽快托陈隆的船带去,这次先给你带扶劣膏。

我这儿有个铸铜匠,我想请他造一个茶臼和茶椎,就照你那个福建木茶臼和茶椎的样子,麻烦你借我用一下,我给他看个样式。另外,刚好有人去福建,我请他也看看,顺便帮我从福建也买一副回来。

天气还很寒冷,你要多保重。我还比较忙,就不与你多说了。

停笔之后感觉还意犹未尽,又另起一纸接着写,聊聊最近听说的一些人和事。

从《新岁展庆帖》来看,苏轼和陈季常互相需求的东西还真不少。比如陈季常要的沙枋、画笼和扶劣膏,苏轼要的木茶臼和茶椎。一般来说,茶臼和茶椎多用陶制,但是像苏轼这样来客很多的主人,一副陶茶臼和茶椎不经用。

古人约茶,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抬脚就到了。来一趟既然不容易,那就久坐一会,何况还要谈事。好客的苏轼约的朋友那么多,想来一副铜茶臼和茶椎才能担当重任了。

《新岁展庆帖》中提到的李公择,是黄庭坚的舅父李常,个子矮小而肥胖,比苏轼年长十岁,两人是挚友。苏轼因乌台诗案仍系于狱中时,李常被任命为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光州和黄州虽然一个属于现在的河南,一个属于现在的湖北,但在当时都属于淮南西路,也就是李常的任区内。苏轼到黄州一年后,与李常相约黄州一聚,李常说大约是正月底到黄州,苏轼就以东道主的身份写信约陈季常也在这个时候来黄州。但李常有事提前出发了,原定的相约地点和时间便作废。于是改为陈季常作东道主,苏轼与李常去麻城陈季常家做客。

陈季常虽然隐居,但也没闲着,一直在经营出版业。他经常拉着苏轼一起编诗文、刻卖图书。他刻的书里有传统经典,如《易》《史记索隐》《旧五代史》,以及一些医书。另外,他还经常送纸给当代名家,请他们将自己写好的诗抄在纸上寄给他,他再把这些人的诗文刊印发售。他为苏颂刻过《苏尚书诗集》,这个苏颂就是苏轼的《天际乌云帖》里提到的“子容”,后来曾官至宰相。李常去世后,陈季常又找到黄庭坚,想要他模拟李常的口吻写诗,然后刊刻发行。黄庭坚拒绝了,他认为这是对舅舅的不尊重,是不道德的行为。但他答应陈季常,会给舅舅写一篇墓志,陈季常可以将这篇墓志刊刻发行。

陈季常刻得最多的,应该是苏轼的诗文了。他精心保存苏轼与他的往来书信,比如《新岁展庆帖》。据明代董其昌说他就看到过几十卷,只有一卷是真迹,可见在很早的时候,这封书信就流传很广。陈季常请苏轼写过不少文章,比如向他索求《酒隱堂诗》。可以想像,当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黄州寒食帖》《浪淘沙·大江东去》横空出世时,陈季常得赚多少钱。也难怪苏轼要称陈季常为“大埴越”,也就是大施主。当然这也还包括苏轼经常向陈季常借书看。

陈季常请苏轼撰写和刊刻的最有价值的两篇文章当属《陈希亮传》和《方山子传》。《陈希亮传》是陈季常父亲的个人小传,苏轼自从与陈季常成为好朋友之后,对老领导陈希亮的了解更深,也明白当年老领导惩罚自己的良苦用心。后来元人在修《宋史》时,关于陈希亮和陈季常的列传全部参照了这两篇文章,两人因此得以名垂青史。

猜你喜欢

黄州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杨优秀
苏东坡突围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