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教育下的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2-06杨端
杨端
摘要:初中生处于心智快速成熟的时期,其心理调适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他又处于极不稳定时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积极引导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提高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形成独立的人格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积极教育 管理能力 德育教育 养成教育
积极教育源于美国的“正面管教”,正面管教“家长课堂”,源自美国,由简尼尔森博士等教育专家历经30多年的实践发展与完善,让数以千万计的家长学会了“不骄纵不惩罚”“和善与坚定”并行的育儿方法!现在,教育学博士Jane Nelsen创立的“正面管教”已经由专注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引入中国,它将为千万个中国家庭带去全新的教育理念。“正面管教”在中小学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改进创新使其适合中国的国情,最终演变成为中国版的“积极教育”。
我认为积极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的自我管理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规范从内容、时间和空间三方面进行调控和管理。它包括设定目标,自己寻找学习内容,自己确定学习方法和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等。现代教育的难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学生不听从老师家长的管教,自我管理能力差;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个性张扬、行为怪异是德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传统的惩罚教育在部分家长和老师思想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因此,我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做示范教学,让老师和家长接受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们培养教育学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养成也叫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思想表现好但学习成绩不一定好,有些学生学习虽好但思想表现不好,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下,思想表现好的学生学习成绩都不错,但这只是普遍现象,也有特例,因为影响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个人的智力、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学习的主观和客观因素。
一、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明确工作目标
我们的目标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本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少年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积极探索中学生青少年阶段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成为幸福的成功者,凸现个性,构建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强化制度学习
一个人无论有多自律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是达成目标的准则,只有遵守纪律服从制度才能够提高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水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加强对学校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的学习,特别是中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创建良好班集体,围绕我市的创文工作,持之以恒抓好“清远文明十二条”,以文明用语、文明礼仪、规范服装礼仪、安全行车为重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通过签定“自律保证书”加强组织纪律性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奖罚制度,保证措施有效执行。
(三)提高個人道德修养
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发现家长和教师都有一个共识:要教好孩子教好学生首先要教会他做人,这里提到的做人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礼貌待人的优良品质。仔细讲就是指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生活,学会做事;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让学生学会和谐共处,在交往中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善待人、欣赏人。正确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往往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我还特别上了一次示范课,而且这次示范课反响热烈取得成功。
(四)加强理想前途教育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无论是人类还是民族,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能生存。”从众多名人名言可以发现理想对个人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有理想有奋斗目标的人工作生活学习都是很有规律的,一个有理想的中学生他的学习生活也是很有规律的,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很强。相反,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的学生则是纪律散漫,精神萎靡,行动迟缓,行为偏激的。学校里的待进生往往就是没有理想和信念的人,他们看不到未来,所以放任自我,跟老师作对,跟学校作对,甚至跟社会作对。年轻人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是非常危险的,这一点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样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方法之一,但在积极教育的前提背景下我们要提供一些工具供学生选择,学生再通过这些工具来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我们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工具主要有:课前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书写习惯、记忆习惯、作业习惯、反思习惯。接下来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学习习惯。
(一) 学习习惯所指内容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现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指的是一个人的长期行为和思考方式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中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止能够为学生当前的学习成绩带来较好的效果,同时,最主要的是能够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学生受益终生。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由此可见,中外教育学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创新思想培养的基础,我们要为国家为世界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就业工作生活都有很大帮助,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养成学习习惯的措施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效的,须在长期的教学中反复训练,加以深化,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这是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提出的重要方法。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是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但就围绕课堂教学而言,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整理复习是最为基本的学习方法。从教学理论的角度上看,会预习,会参与,会整理和复习是具有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的。
总之,习惯是一种定型行为,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在积极教育的新思想指导下,我们更应该着重让学生学会选用工具去指导自己学习,从而养成自我管理学习的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反复抓,不能急于求成,在科学施教方法指导下,拿出耐心,献出爱心,持之以恒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美)简·尼尔森 著,玉冰 译.正面管教【M】京华出版社.2009年1月1日
【2】周艳华.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性分析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月20日
【3】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集.【M】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6月1日)
【4】张改平.论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