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时“花儿”拓墨韵

2020-12-06杨晔城

东方收藏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南阳花儿鲁迅

杨晔城

六个穿着汉服的“演员”摆成一组不同的舞台造型闪亮登场,他们有的保持长袖舞衫的优姿,有的定格凌空倒立的惊艳,有的呈现单膝跪地、抠目曳舌的表情,其中三人面向观众盘膝而坐,右手平搁丹田位置,左手无一例外放在左耳旁边……

这是“辽美”在新出版的《鲁迅藏汉画珍赏》中,一幅取名《汉时“花儿”》的南阳汉画。凝视这幅汉画,感觉时间凝固了,仿佛有王中途叫停,又好似一阵清脆的开场铃声过后,红色的舞台大幕徐徐拉开,那首高亢的西部民歌“花儿”曲调,在空中久久回荡……

由于岁月的洗礼,画像原石漫漶,已经无法完整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但透过表演者炽热奔放的肢体语言,仍可感知他们当年能歌善舞、呼之欲出的情感世界。

在《鲁迅藏汉画珍赏》中,还展出许多类似舞乐场景的画面。像《季札观乐》《单于观乐》《口技》《建鼓舞》《建鼓乐舞》《舞乐百戏》《钟鼓乐悬》……如同一场规模盛大而华丽的演出,鼓瑟、抚琴、耍杂、口技、蹴鞠、魔术、舞蹈、歌唱、吹埙、击鼓、撞钟,汉代这些日常礼乐活动好戏连台,令人目不暇接。像蹴鞠、吹埙不少传统项目如今已经失传。

汉画像拓自汉代刻有画像的石头,多系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也称“画像石”。按照古人“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的习俗,这些汉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记载了汉代社会的各种风貌,也潜在反映着汉人的精神世界。鲁迅是收藏汉画像拓片的大家。据统计,鲁迅一生共收藏了700余幅汉画像拓片,以河南南阳和山东为主,另有少量来自四川、重庆、江苏、甘肃等地。目前这些汉画集中保存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藏汉画珍赏》从中精选百余幅,以“一画一咏”的方式,向世人展示这些“千年等一回”的永恒的经典。

纵观鲁迅收藏的这些舞乐题材汉画,一个鲜明的特点是人物故事性强,多种演艺方式组合,画面整体过度自然流畅,给人以连绵不断的视觉冲击力。如《钟鼓乐悬》由撞钟、击鼓、主唱三项表演内容组成,七位伎师通过生动传神的表现手法各司其职,中间鼓乐伎身边两只凌空的鞠球画龙点睛,不仅让画面增加了灵动的视觉效果,而且借助乐伎执槌接球,画面自由“切换”到主唱环节,显示了汉代工匠独具慧心的艺术创作手法,以及汉代乐伎一技多能的高超才艺。彻底颠覆了汉人生活贫乏单调的“三观”。同时,左右两边歌伎相和,画面整体不失平衡。《建鼓乐舞》是鲁迅藏南阳汉画中唯一一幅宽银幕电影画面式的,画面上下两组图像,人物大小比例恰当,显出舞台纵深效果,打破了传统汉画单幅横式的构图模式,加上鼓手甩臂擂鼓,身手敏捷,画面外传来阵阵山鸣谷应的建鼓声。

想必鲁迅当年检视这些汉画时,也会情不自禁磕指应和,然后轻轻点上一支烟,喟叹渐行渐远的昔日大汉雄风吧。

东汉王朝确立之后,南阳被称为“陪都”“帝乡”或“南都”。《后汉书》载:“河南帝都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皇亲国戚、开国功臣、达官贵人云集于南阳,很多功臣名将以退职之后能够居住在南阳为荣为幸,因此形成一个特殊的贵族阶层,有的已经达到“闭门成市”“富拟封君”的程度。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礼乐重器,自然而然成为达官显贵们热衷的私享,久而久之成为民间竞相仿效的时风。

鲁迅收藏的这些汉画是汉代礼乐文化盛行的一个缩影,对研究汉代礼仪、乐仪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恢复汉乐汉舞,打造一台摄人心魂的汉戏,让这些“冰封”千年的古人、古乐和古舞“活”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开发汉文化纪念品,在时下流行的“汉服秀”中植入更多的汉文化元素等,许多工作尚可做深做透。

据说《鲁迅藏汉画珍赏》出版后,南阳当地掀起一股“寻石热”,有人还发现了刻有藏经图的汉画像石。民间这些“意外”的收获和“淘宝”的热情,既是对鲁迅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又是对汉文化的发扬广大。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鲁迅藏汉画中有不少关于“龙”题材的,有抱团力挽狂澜的,有横跨万水千山的,有自作忍辱负重的,有蛰伏韬光养晦的,寥寥数笔,龙的生机盎然、威武霸气、百折不挠、游刃有余,莫不形神毕肖、栩栩如生,中华民族智慧勇敢和自强不息的精气神尽在其中。

受楚文化“信巫鬼,重淫祀”的影响,南阳汉画中有相当部分神话传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画风沉雄宏大、想象奇瑰、不拘一格、气象万千,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应用价值。像《日出入行》中的阳鸟腹躯为日盘,鸟身为忘忧草式三瓣萱花,融吉祥文化、生命文化、祭祀文化于一体,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花鸟画法。借鉴在博物馆文创开发中,提取文物的纹饰、色彩,融入日用品的设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推动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其实古人已给后人启示录。事实上百年前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里就有汉代瓦当的元素。

引人关注的是,这些“山海经体”的汉画并非只有虚无缥缈的神话色彩,很多蕴含着理性的现实考量,尤其是对“人”的问题的冷静思考与思索,对智慧和知识的崇尚与追求。如《东王公与西王母》隐喻汉代先民的男女平等意识,《王母赏月》折射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日出入行》揭示昼夜更迭的自然规律;有些宣扬朴素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如《美少年伏羲》《秉萱女娲》《婀娜女娲》中的孝道、仁爱、自然之美等,其中又包含《天文学》《地理学》《文字学》《易经》等丰富知识,像在《鼠神与蛙神》中,蛙神眼下像“6”的刻符,是巳字的古体倒形,巳为蛇字的象形,与子即鼠对应,两者合成其实是幅太极图。而《东宫苍龙星座》确切地说是一幅寓抽象于形象、化天理于美景的星座分布图,见证古代先民的科技觉醒,闪耀着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之光。

鲁迅先生对这些汉画情有独钟,不仅想方设法四处搜罗,而且不遗余力考证研究,甚至亲自动手改编,推陈出新。《故事新编》是鲁迅作品中唯一一部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集,收录了他在1922年至1935年间创作的8篇小說,像《补天》女娲的气度宏伟的创造精神,《理水》中大禹不辞辛劳、不怕诋毁的苦干和实干精神,“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新编后的很多故事流淌出“立人”思想。说鲁迅博古通今恰如其分。

山东被称为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发源地,《珍赏》反映的相关内容俯拾皆是。如山东武氏祠汉画里的《孔子弟子候师图》《孔子见老子》《子路顶鸠》演绎尊师重教之道,《书于竹帛》则罕见地还原古人执笔在竹简和白绢上书写的珍贵影像,《孔子击磬于卫·赵氏孤儿·柳下惠从怀不乱》《凤求凰·泗水捞鼎》《伯乐相马》《高祖斩蛇》《荆轲刺秦》等再现经典国学故事,有别南阳汉画“单幅画面、同一主题、静态展示”的风格,山东汉画以“多重画面、连环画式、动态展示”为主。画面左右分区上下多层组合,人物众多,细节刻画饱满生动,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几乎就是一幅幅汉版的“清明上河图”。以《年谷熟》为例,右区为建木图腾或谷禾、木禾崇拜内容,左区为人世的炊食宴乐内容,整幅汉画反映年谷丰收、百姓感恩社稷之神、安享太平盛世的场景。仅可见的人物数量就多达40个。

汉画是鲁迅先生留给后人又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将汉画转化为产业资源、人文情怀,那首汉时的“花儿”响彻在华夏大地上。

猜你喜欢

南阳花儿鲁迅
南阳 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孔乙己
阿迅一族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拜祖谒圣品南阳古韵
《花儿与少年》的搞笑瞬间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