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指标体系的建构
2020-12-06赵江鸿刘长江刘志强
赵江鸿 刘长江 刘志强
摘 要:本文以标准化理论为基础,采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指导服务管理的标准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目的在于不断提高体育指导服务质量和体育俱乐部的管理水平。本研究建构了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7个一级指标和56个二级指标;揭示了影响组织实施的8个因素以及标准化评价中的8个主体,从而形成了一个以提高体育俱乐部管理水平为目标,由制定、实施到反馈的标准化管理过程的模式。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 体育指导服务 俱乐部管理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10(a)-0213-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ndardization theory, this paper adop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discus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ports guidance service management.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ports guidance service and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ports clubs. This study constructs 7 first-level and 56 second-level indicators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ports guidance service management, and reveals 8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8 subjects in the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Thus, a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process model with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sports clubs is formed.
Key Words: Sports clubs; Sports guidance services; Club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结构以提升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前任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发言时指出:要扎根于人民的需求,着力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体育指导服务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标准化指标的建构,对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向着科学、规范、有序、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体育总局印发的《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中也明确指出应发挥体育标准化工作在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学者顾兴全提出“目前我国在体育服务标准化制定的道路上仍存在许多不足[1]”。范红伟、繆小平等也提出“体育标准化工作目前还处在一个比较薄弱的状态,与体育有关的国家标准仅占国家标准总数的2%[2]。”故本研究基于标准化理论,从科学管理视角对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进行深入探析,以期对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西安、宝鸡、商洛、汉中、安康作为调研城市,采取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其中的17家体育俱乐部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构建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研究的理论支撑。
1.2.2 专家问卷调查法
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围绕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涉及的7个维度、56项内容对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教授或负责体育产业项目的体育局管理人员,以及在体育俱乐部从事3年以上管理工作的业务经理或主管。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3份,回收率92%,剔除无效问卷2份,有效率为84%。
1.2.3 數理统计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均采用SPSS 22.0软件完成。
1.2.4 信效度和效度检验
通过SPSS分析得到问卷总体克隆巴哈系数a为0.959,且各部分信度系数都在0.6以上,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合理性评价均达到96%以上,说明问卷设计较好的反映了要考察的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一级指标建构
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制定、实施和反馈的过程,体育指导服务的标准化亦应涵盖这3个方面。专家据此选取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7个因素作为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的一级指标(见表1)。
根据一级指标的载荷情况,研究保留了所有的7个因子,据此建立了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构建的一级指标体系(见表1)。
2.2 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二级指标构建与分析
通过相同方式对实施和反馈进行了指标体系留存,最终筛选出二级指标体系,各指标依据其重要性排列如下(见表2)。
2.2.1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施管理的依据,在不同层面上驱动着群体意识、形成正确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愿景,以维系俱乐部、教练员和会员间的权益和义务。
2.2.2 知识技能
体育指导服务管理者和实施人员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是保证体育指导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具体延伸为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知识技能层的6个指标体系。
2.2.3 方针政策
方针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体育指导服务行业的经营目标、运营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是确保体育指导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依据。
2.2.4 目标计划
目标计划的制定能够保障体育指导服务项目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规定项目的测试与评价,能够准确的反映受试者的体质和体能状态,进而确立科学的健身计划,开展针对性的锻炼指导。
2.2.5 绩效评估
随着体育健身业的发展,服务和质量已成为体育健身行业争抢买家市场最关键的成功因素[3],绩效评估不但是对体育指导服务管理者与实施者的工作成效与服务质量做出全方位的评价,同时也是激励体育指导服务业规范发展的参考依据。
2.2.6 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实现企业目标计划和落实体育指导服务具体职能部门,优化组织结构是提升组织效率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2.2.7 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可以及时传达体育指导服务和体育指导服务标准化建设中的相关信息,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畅所带来的影响或损失。
3 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组织实施与评价反馈
3.1 组织实施
汇总专家评价结果,确定了影响组织实施各因素的重要性,为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的执行和实施提供可靠保障。在标准化进展过程中,相关政策和物力财力调动都需要相关标准化人才指导评价与反馈,因此人才保障的重要程度居首位;管理状况和领导保障得分相同,但管理状况变异系数较小,故影响作用居第二位;另外,在管理过程中领导是重要决策者,对服务管理效果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评价反馈
体育指导服务的进程、完善程度及执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等,都需要进行标准化评价,以引导体育指导服务不断调整优化,达到最佳效果。汇总专家评价,得到了体育指导服务标准化评价主体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按照相关群体反馈信息的重要性依次为:专业化标准机构,该机构对实施单位指导服务标准化实现与否及进展状况进行过程评价,是具有评价的权威性;俱乐部主管或经理的监督评价,可以督促和保障标准化的贯彻执行;教练员实行自我评价与反馈,反映了指导服务计划的落实情况;会员反馈体现了体育指导标准化实施的结果;俱乐部上级管理機关对其服务状态、经营状态、标准化状态等因素进行评价;俱乐部其他人员的反馈能够协助和保障标准化服务的流畅推进;社会组织理事对团体中的人、物、财等进行反馈与监管也是监督体育指导服务标准化的贯彻执行的重要部分。
4 结论与建议
(1)以标准化理论为基础,结合专家调查法对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的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标准化实施保障因素及标准化进程中评价主体,构建了从制定到实施再到反馈的标准化理论体系。
(2)在体育指导服务管理标准化一级指标中,规章制度是首要保障,知识技能、方针政策等也是完善和提高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影响组织实施的诸因素中,人才保障的重要程度居第一位,其次是管理状况和领导保障等因素。
(3)在评价反馈环节中,专业化标准机构的评价起主导作用;俱乐部主管或经理的监督评价、教练员实行自我评价与反馈机制起重要作用。
(4)建议大力推广体育指导服务标准化管理机制,提高体育管理机构和体育产业相关部门的服务质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由于经费、时间等条件有限,本调查研究范围还不够广泛,有关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信息服务、体质监测服务等子系统的管理标准化研究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顾兴全.中、外体育标准化技术组织构建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6):112-122.
[2] 范红伟,缪小平,黄金飞,等.地方体育标准体系框架研究及地方标准立项建议——以浙江为例[J].标准科学,2014(10):36-38.
[3] 张宏,陈华,王菁.广东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标准的研制[J].体育学刊,2020(27):50-55.
[4] 孙宗虎.组织结构设计实务与范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5] 刘振,刘志强,贺溶萍,等.体育指导服务标准化探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1):12-15.
[6] 丁青,王家宏.公共体育信息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3-13.
[7] De Knop P, Hoecke J V, De Bosscher V.Quality Management in Sports Clubs[J].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04,7(1):57-77.
[8] 刘兵.体育健身娱乐业服务质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
[9] 赵钟华.构建体育健身场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1):54-56.
[10]张玉超,焦亮亮,刘晓雯.国家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6(30):1-7.
[1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标准化管理办法[Z].体经字〔2017〕628号.
[12]栗晓燕.山西省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14):136-138
[13]邵长坤.黑龙江省本科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习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53-15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