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探析

2020-12-06岳丹琪

财会学习 2020年32期
关键词:放管服科研经费绩效

岳丹琪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加就是最直接的体现。然而就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经费的使用效率低,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探讨和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就放管服的内涵与意义做简要介绍,其次就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变化展开论述,然后探讨和分析高校科研经费在使用绩效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总结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管理改善措施,希望对相关管理者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放管服;高校;科研经费;绩效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科研事业具有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国家科研经费的逐年增加。我国的各高校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且也承担着科技创新、科研攻关的历史使命,是国家科研事业的主力军。特别是当前正处于教育综合改革,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背景下,提升科研经费的管理绩效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放管服的内涵与意义

当前我国各个领域的改革都在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科研领域的改革同样正在稳步推进。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所谓“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这也是国家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在科研领域中的要求,也是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服务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要为科技创新创造一个宽松诱惑力的运行机制,从而为科研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1]。

从2018年5月开始,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推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2],针对一直以来对科研人员造成严重困扰的诸多问题,如课题申报、经费管理、人才评价、成果分配等尽快予以解决,从而为科研人员真正解决后顾之忧。

放管服改革在简化放权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转变,对于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自主性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所以放管服改革被认为是落实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国家针对科研提出的創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直接表现,完全符合创新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尤其在破除传统机制对科研工作行程的诸多不合理限制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建站,对于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为科研工作创造稳定的工作环境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变化

(一)从严格监管逐步发展为监督管理的规范灵活化

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经费支持,科研经费可以被看作是科技成果产生的基础。但是作为一种创新性投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以前的政策和制度中,对于科研经费的相关约束非常生硬,是一种严格监管概念下的管理模式,比如在文件中,多出现“严格规范”“必须”“不得”等严格限制性词汇,具体表现为对经费的管理过死。在放管服改革推动以后,国家在对于简化放权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原本过死的管理,通过权力下放的形式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同时加强了管理灵活性[3]。

(二)从项目负责人制发展为法人责任制

以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采用项目负责人制度,放管服改革则逐步推动法人责任制的建立,要求通过强化法人责任来实现资金管理的规范化。项目承担单位要更多地发挥资金管理、审核的责任,从而使科研人员能够致力于科研创新方面。这一转变不但有助于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化,更为科研人员创造了更好的制度环境。

(三)从过程导向向结果导向转变

在以前的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严格依靠预算管理,预算调整需要经过复杂的审批流程,再加上项目中期审计、各种结题总结等,整个过程扣的很死,甚至很多项目已经结束很久,依然还要被检查。这样的过程,科研人员的自主权很低,既浪费了他们的精力,也抑制了他们的积极性。放管服改革的重心就是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集中体现在加大科研人员薪酬激励,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让项目管理从以前的重数量、重过程逐渐过渡成为重质量、重结果[4]。

三、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明显存在的问题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高校都纷纷结合本校在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对于纳入学校科研计划的项目,在实际管理中建立较为严格的预算管控机制,从纵向和横向对课题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由财务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展开集中管理核算。总体科研经费的管理呈现出较为顺畅的状态。但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较为明显的有如下几方面。

(一)预算编制不够翔实

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科研人员在课题申请的时候,往往难以对课题经费做出准确性较高的估算,同时为了避免预算不足的情况往往都是增加项目内容,从而尽可能申请更高金额的费用。再加上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方面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相关要求也不够了解,往往对财务部门有依赖性;但财务人员对于科研项目的了解程度有限。这也造成预算编制中,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编制不翔实的预算,自然也就难以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效果。

(二)监督机制不够有效

当前各高校普遍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经费监管部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监管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监管效果严重不足。而监管机制无法发挥应有效果,将使得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随意使用的现象非常频繁,导致经费没有用于合理用途,经费的效益相对较低。这既损害了高校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是对学术环境的破坏。而且监督机制的缺位,还会导致财务部门对于科研经费的实际使用信息无法有效收集,进而使得会计信息失真,这对于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又会造成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三)财务报销流程复杂

很多高校在科研经费财务报销方面,都设置了复杂的流程,所以导致在报销的时候,一方面需要填写大量资料,单据,提供很多的数据,还需要经过多个部门找相关领导签字;如果对报销流程不够熟悉,可能需要跑很多次才能完成报销;如果课题重要性较高,相关要求更加细致和烦琐。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于报销还需要提供大量的支持性的数据和内容,诸如各种证书、成果复印件等。这样的复杂的流程耗时耗力,对于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既没有起到非常有效的管理效果,却让科研人员陷入大量琐碎事务中,无谓的消耗了科研人员的精力和时间,反而影响了经费效益的有效发挥。

(四)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很多学校当前尚未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而一些高校尽管在这方面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是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关注的重点仅仅集中在指出行为的合法合规性上,对于科研经费本身对科研项目的价值的影响缺乏综合的评价,或者设置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均衡,整个体系的科学性不足;比如很多高校在评价预算绩效的时候,既没有与经费预算建立联系,也没有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所以评价的合理性,以及评价结果的应用性均存在不足。

四、高校科研经费绩效提升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学的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是高校科研经费绩效提升的首要策略。对于各个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别是高校内部决策机制,确保科研经费制度权责分明、覆盖全面、流程明确、细节清楚、务实管用。从而为科研经费管理的具体工作开展,诸如预算编制、项目评审、费用管理、财务验收等提供有效的工作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经费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机制首先必须要具备高效的监督机构,所以高校应当成立专门的科研经费监管部门,从而保证科研经费监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展开全面调查和有效掌控。其次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公开制度,利用校园办公系统、财务系统或科研简报等形式,对科研经费的相关信息实施全面公开,包括科研预算、预算使用、科研成果等实现全面公开,从而便于对科研经费使用状况的监督。再次要设置畅通的监督举报渠道,诸如举报电话、邮件等,为群众监督创造便捷的条件。另外,要尝试完善和健全科研诚信机制,针对科研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同时逐步完善推出机制、问责机制等;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要有效看待科研失败与科研诚信之间的区别。

(三)改善财务报销效率

要通过优化财务报销流程,建立完善的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制度等方法,提升财务报销的效率,将科研人员从纷繁芜杂的琐碎事务诸如报表、签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科研方面;针对财务方面的事务,鼓励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予以满足,从而保证财务方面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财务报销流程,逐步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同时健全网络服务流程,从而提升财务相关事务的办理效率。

(四)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服务效率

针对科研经费相关的各种管理事务,诸如经费调剂、设备采购等,要逐步建立“限时办结”的制度。并且针对这些管理事務的办理程序、申请资料要作出明确清楚的公示,对办结的时间制定明确的标准;对于基于特殊情况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完成的相关事务,必须要做好原因说明。此外,要继续推动管理信息化建设,尽量实现科研经费管理事务的全方位覆盖。要建立健全的阶段性科研成果、数据信息的管理存档,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周到、健全的管理服务,进而建立高效的科研、财务、人事管理体系。

(五)建立科学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体系

高质量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估体系,一方面能够对科研经费绩效作出科学、明确的评价,保证评估的公平公正性;另一方面相关评估结果可以用来作为经费预警、调整机制的重要参考,通过将评价结果与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估、工作考核奖励联系,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绩效的提升。另外,高校管理部门还能够通过绩效评估体系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做出调整。科学的科研经费评价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相关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同时在评价方式上要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六)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突出科研人员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贡献和成就,以此作为各种评定、绩效制度的基础,引导科研人员梳理潜心学术研究,严守学术规范的信念,在高校中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从而使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中自觉做好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好的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产生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结语

综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科研高度重视,在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需要各高校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撒晶晶.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纳税,2019,13(3):277.

[2]张威.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3):40–41.

[3]于智恒,刘峰,卞风燕.“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廉政风险防范[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9):33–35.

[4]崔京京.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9):26–27.

猜你喜欢

放管服科研经费绩效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营改增”对水上运输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放管服”
推进“放管服”改革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