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提升策略
2020-12-06陈桐
陈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逐步渗透到教育领域,也让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逐步形成了完整教学体系,对于教育领域来讲具有革命性颠覆意义。现如今,教育信息化早已成为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开展的必然语境,不仅要进一步扩张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内容,而且要对其中定位不明确、教学结合不紧密、长期规划较为匮乏等不足进行纠正,实现高校教育技术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提升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打造更智能化的教育环境与开发优质化教育资源,从而提高高校教育水平。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教育技术;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教育信息化作为如今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更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手段,唯有全面落实信息化教育才能紧随时代发展潮流,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立足发展层面来看,教育技术在高校竞争力表现方面属于硬性指标;立足教学层面来看,信息化技术能够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同时,在信息化教育技术加持下,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与方式积极创新,借助信息化资源能够快速拉近高校区域性教育水平的差距。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高校教育技术提升工作。
1 教育信息化之于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为了顺应时代发展以及提高竞争力,逐渐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1.1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关键导向
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因此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后在国家提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因此在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中国数字教育2020”计划,大力建设云资源教育平台[1]。
1.2 教育信息化是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途径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势必改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面貌。立足教学角度来看,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让广大学子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在线便能即刻享受“名校名师”的一对一指导。而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能够在短时间内缩短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院校之间的差距。立足高层次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数字化、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快速拉近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2]。
2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存在的不足
虽然近些年高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明显进步,但是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依旧停留在管理多媒体教师、制作精品课程等方面,再加上整日忙于课中考核检查,本质上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并未形成多大影响,可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
2.1 教育技术工作定位不够清晰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技术工作都存在定位不够清晰的情况,究竟要做教育教学活动的技术支持,还是要做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呢?倘若单纯作为教育教学技术支持者的角色存在,尽管是对教学提供服务,但是依旧处于教育核心工作的边缘境地,对教育教学影响十分有限。所以,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需要明晰定位,转变观念,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3]。当然,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并非为了技术而用技术,换言之,信息化技术手段并非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载体从纸质化变为电子化,也并非将实体课堂照搬至网络课堂。在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能对正常教学形成干扰,更不能因为教学内容传输介质的改变以及师生交流无需面对面而影响教学质量,正确做法应当是将技术视作教学方式的辅助部分,结合教育对象与教学内容的不同去实现技术手段的最优应用。
2.2 教育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度不够
很多高校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对新出现的技术与产品非常感兴趣,但其兴趣点基本上集中在技术与产品本身,而在教学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方面未作深入研究,导致在应用中出现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情况。此外,部分高校在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教育资源建设中还会出现重复建设、产品不兼容、资源单一等情况,既浪费了大量经费,又重复投入建设,在投入与产出效果方面严重不对等。
3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的提升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应当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进而提升高校教育技术水平。而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包含环境建设、资源建设与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环境建设为基础、资源建设为核心、组织建设则为保障。要想提升高校教育技术水平,一定要基于上述三个方面加强建设,这便是当前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首要工作。
3.1 建设智能化教育环境
环境建设是高校教育技术水平提升的基础,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需要加强智能化教育环境的建设,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需要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传输网络及应用平台。这方面的建设需要依靠国家及当地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推进,实现教育网与教学资源的高速互联[4];其二,需要建设高校内部智能化环境,实现有线、无线、Wi-Fi网络的全覆盖,同时投入大量智能化教学软件硬件,为全体师生打造智能化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现今的智能化设备加持下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其三,需要实现高校信息技术服务的全覆盖,无论是教学楼、宿舍,还是自习室、图书馆、食堂等场所,都应配備信息化服务设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都能随时随地应用信息技术。
3.2 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平台
高校有着丰富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基本会配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同时也会有大量名师教案课件、优质课程资源等软件资源。基于此,高校应当通过融合多学科教学资源以实现资源共享,在形成集成化信息平台的同时,建设教学团队,确保各级教学组织均能形成信息化平台,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资源建设一定要围绕教学、学习、管理三个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数字化系统,基于网络环境,利用互联网技术、音视频压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教育方法展开教学管理工作,并不是硬件设备的直接叠加。同时,为了全面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作用,各大高校应当构建完善的教学资源评估检测机制,以评价促进建设,而且还需要各部门、各学院构建协调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推行了学分制改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切实需求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进而获取学分,这一改革也对高校教育资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为从课程选择到教学安排、学分统计、教学评价均需在线进行。因此,高校需要由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负责开发建设课程中心网络资源平台,既要统一建设标准,也要鼓励个性应用,对所有课程重新建设,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育工作质量[5]。由此可见,高校各级领导需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既要整体规划,也要分步实施,发挥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
3.3 开发远程网络教学
远程网络教学作为新型教育模式,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是典型的开放性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接受更多优秀名师的教学,同时也能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对个别知识点存在不理解之处,还能反复播放加强理解,从而明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另外,不同专业学生也可借助互联网去了解国内外各大高校该专业的教研前沿信息,掌握最新专业动态,及时接受新知教育,有利于其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思维的有效拓展。由此可见,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开展中除了要为学生打造智能化教育环境与信息化教育资源以外,也要积极开发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利用互联网资源展开高效学习。
3.4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在提升教育技术水平方面还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其中包含教师与教学管理者,对人才的信息化素养重点提升,力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与创新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与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具体来讲,要提升人才队伍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开展专项培训,包含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方面的培养;教学多媒体的使用、教学平台的使用以及课件制作方法、专业教学特定软件使用方法等;提高将信息技术整合至所教专业课程中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善于运用设计好的课件去展开教学实践。
当然,高校开展的培训工作一定要常态化,所以需要构建完善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去形成有效督促,鼓励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研究与学习。具体来讲,高校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去组织短期进修班,诚聘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分批次对教师展开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学会利用教学软件与信息化网络去展开教学与教研工作。同时,还要针对高校教学管理者展开教育技术能力与教育信息化领导能力的培训,提升其对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执行等方面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工作需要紧随教育技术发展潮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可能采取更先进的教育手段。所以,需要高校管理人员在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与开发设计教学信息资源平台的同时,也要重视网络远程教学的开发与信息化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如此才能推动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稳健发展,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慧.“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6):82-85,105.
[2] 张松松,顾云锋,潘艳艳,张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研究报告——以南京地方高校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6(2):70-74.
[3] 季至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49-51.
[4] 徐全勝. 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教师角色转换[D].南昌:南昌大学,2008.
[5] 谢耀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管理模式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40-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