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傣族织锦的传承与发展
2020-12-06王洵艺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
□王洵艺 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
傣族织锦,流传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双版纳、西部的德宏等地,是傣族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之一。2008年,傣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试图从傣族织锦的起源、传承模式、生存现状及困境、传承与发展的具体路径等角度探索傣族织锦的意蕴内涵,以促进傣族织锦技艺的发展和交流。
一、傣族织锦之概述
傣族织锦历史悠久。1958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纺织贮贝器”上就绘有奴隶主监督织奴使用腰织机进行织造生产的情景。据考证,其描绘的应是唐代金齿、黑齿等部落的发展情况,即傣族祖先的生产场景。傣族织锦起先只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但由于受到当地民族长期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民族民风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织锦就成了傣族人民寄托情感的上佳载体。
二、傣族织锦之传承渠道
(一)家族渠道
傣族织锦作为傣族特有的民间艺术,是当地人民智慧和创造的结晶,是当地文化鲜活的物质载体之一。但无论西双版纳傣锦还是德宏傣锦,教授传承大多还是局限在本家族成员之间。
(二)师徒渠道
傣族织锦作为一方文化物质的载体,其技艺并不易精通。它需要手艺人静下心来,从了解棉线或丝线的纺制及染色开始,到入梭、理纱、穿综及与织机进行配合等一系列织锦技艺都需要有师傅的引领和悉心的教导。这也在无形中强化了织锦技艺的专业性。
三、傣族织锦之传承障碍
(一)傣族织锦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自媒体等新的联络手段层出不穷。人们对科技和新鲜事物趋之若鹜,再加上傣族织锦既需要一定的纺织技艺基础,又需要长期的训练实践,较为辛苦,一些传统手工艺逐渐陷入因关注的减少而濒临消失的境地。此外,老一辈的拥有傣族织锦技艺的手工艺人们由于年事渐高,织锦技艺的搁置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二)相关部门保护与宣传意识薄弱
傣族织锦技艺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因为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研究价值,还是傣族地区文化传统、乡风民俗的凝聚结晶。但在一段特定时期里,傣锦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征并未得到切实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多数人甚至都不知晓其存在的价值和意蕴内涵。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
(三)傣族织锦濒临传承危机
在老一辈傣族织锦传承人苦苦寻找有天赋且对此感兴趣的新生代时,年轻人却将注意力放在了经济收入或现代生活等方面。无疑,此类现象使得傣族织锦技艺传承青黄不接的现状也更为突出。
四、傣族织锦之传承发展路径
(一)傣族织锦元素与服装设计的互鉴结合
傣族织锦除了规定使用法则的图案(如佛幡上的神圣图案)不可随意移用之外,筒帕、被面等生活物品上的织锦元素可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以体系化的方式融入服装设计中去,如大象纹、南瓜藤纹或傣族奘房建筑纹绘等。既是将傣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加以传播和弘扬,也丰富和发展了服装设计图案元素的语汇。
(二)傣族织锦技艺与多媒体的互利共赢
现代化条件下,完全可以将傣族织锦与多媒体相结合。如创建傣族织锦相关的App,给用户提供自我设计傣锦风格的元素或图案的平台,使用户闲暇时就可方便了解学习;还可以设置在线用户设计作品分享展示及点评排名,趁着现代化的浪潮使傣族织锦焕发出新的生机。
(三)发展以傣族织锦为基础的文化创意商品
将具有傣族织锦代表性元素的图案,如菱形纹、牛角纹、象鼻纹等提取出来,与茶杯垫、手机壳、杯盘茶碗甚至抱枕或包装盒结合起来,使这些普通商品成为极具特色的、能反映独有民族文化的“活”的物质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又何尝不是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呢?
傣族织锦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当地民族民风的切实考证。我们应当给予傣族织锦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当地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关注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或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用现代化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帮助和引导傣族织锦在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只有这样,傣族织锦才能在岁月更迭中屹立不倒,再焕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