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的转型实践与思考
——以绍兴晚报上海进博会融合报道为例

2020-12-06文_干

传媒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晚报博会受众

文_干 政

融媒体时代,对记者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采编能力,还要有多渠道的信息获取能力、高时效的信息发布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模式,这些都给传统纸媒记者的转型带来挑战。

去年11月,我作为绍兴晚报记者前往上海采访举世瞩目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编辑部的策划,晚报对“进博会”的融合报道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由此,我对纸媒记者转型进行了一些方向性思考。

晚报“进博会”的融合报道

去年的进博会报道,绍兴晚报利用已有的融媒体传播矩阵,加强了融合传播内容与渠道的策划,不仅每天在国内新闻版面进行大篇幅图文报道,还在晚报微博平台上以图文直播、短视频直播的形式,让受众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进博会的相关信息。

在纸媒上的报道,晚报不仅关注进博会中的绍兴元素,还着眼于各展馆展区亮点,介绍进博会上的“西洋镜”,每天梳理不同场馆内的亮点,介绍一些全球顶尖的高新科技智能展品以及各种令人大开眼界的创新设计。

和报纸上平面、客观的报道不同,为了让更多无法前往现场的市民身临其境地感受进博会,记者在微博上开出了“晚报带你逛进博会”栏目,用活泼俏皮的风格、更贴近的角度、网络语言的表达,零时差地与受众分享现场的见闻,传统纸媒的读者在报纸上扫二维码便能读到关于进博会更全方位的融合报道。

1、用图文视频丰富本地报道内容

传统的纸媒报道,着眼于新闻落地,因而我也从本次进博会上抓取了不少“绍兴元素”,从绍兴地方特色曲艺表演亮相进博会舞台,到绍兴企业参展进博会的自豪感。但有别于传统纸媒滞后的平面式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记者通过即时上传图片、视频等内容,给网友提供进博会现场采访到的最新资讯,第一时间抓住了不少关注进博会的网友。

2、将“我”的角色代入报道内容

传统新闻人的职业素养中有理性、客观报道的要求,原则上应当摒除记者个人的看法观点,仅传达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提供采访对象的看法观点。但在新媒体时代,网友喜欢更具有贴近性、服务性的信息,他们对具有个人感情表达的网络主播更有好感。

因而在处理进博会的融媒体报道时,记者也有意将“我”的角色代入报道内容,从等待安检入场时的焦急和期待,到排队体验各种高科技项目的现场感受;从食品馆内吃货们大快朵颐的场面,到和机器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新奇感;还有应用了8K技术的线上博物馆,代表未来趋势的氢能源概念车等……

介绍这些新奇事物时,记者直观地在微博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给受众提供更身临其境的观感。出乎意料的是,这组内容反而更受追捧,对排长队焦急等待的记者,不少网友给予安慰;对在食品馆大快朵颐的吃货们,不少网友表示羡慕嫉妒恨。

3、在新媒体平台上及时与网友互动

在一周的进博会期间,我在微博平台上共发布了30条相关内容,话题总阅读量高达20.6万人次,背后还有大量的网友互动。

在现场图文、短视频直播的同时,记者收集到一些网友的评论和问题,通过即时采访,给予网友最及时的回复,还有来自现场工作人员的权威解答,无论是新闻呈现的方式,还是新闻内容,均以受众为中心,传播效果十分明显。

可以说,这次融合报道弥补了传统纸媒的“短腿”,让受众不再被动地接收内容,而是打开了与网友互动的通路。

融媒体时代纸媒记者的转型

在融媒体时代,以智能手机、互联网为信息载体的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以往的媒体环境,给受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接收方式,要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传播要求,除了采编能力,纸媒记者还要有多渠道的信息获取能力、高时效的信息发布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互联网思维模式,这些都给传统纸媒记者的转型带来挑战。

所以,在融媒体时代,记者需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逐步向多媒体、全媒体信息传播者的角色转变,积极寻求突破:学习新的采编技能,学会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传递信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互联网思维模式;以团队生产力为核心,用集体智慧丰富报道内容。

1、学习新的采编本领

立体传播时代的到来,融媒体记者既要具备对新闻事件的多媒体整合传播策划能力,又要具备使用各项新技术的能力,包括内容策划和平台发布两个层面。一方面,纸媒记者要以全媒体角度去思考策划新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一篇原本用于纸媒发布的文章放到新媒体上,另一方面,纸媒记者更需要掌握新的采编技能,积极学习摄影摄像、视频和音频的录制剪辑等技能。

以视频为例,这早已不再是电视媒体的专利,不论纸媒还是新媒,眼下都热衷于使用视频这一表达方式。因而对纸媒记者来说,也要突破原先的新闻生产方式,学会用镜头语言表达和传递信息,从而实现多平台、多终端的发布。

2、以受众需求为导向

这次参与晚报“进博会”报道,既作为传统纸媒记者出征,又同时为新媒供稿,背后处理图片、视频的繁重工作量,让我觉得力有不逮。这背后,与融媒体强调的“受众需求”带来的采访写作思维转型有很大关系。

过去几十年,传统纸媒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采编机制,记者只需“按套路”操作即可,思维上存在不少局限性。融媒体时代,各种新技术的普及对新闻的时效性、采编方式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记者需要了解不同平台上的受众需求,提供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内容,在合适的平台上发布,才能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

3、构建融合传播团队

和传统纸媒记者的单打独斗相比,新媒体的内容生产已经不再是写稿、编稿那么简单,集体智慧、团队协同显得尤为重要,在眼下全民皆可传播的时代,作为更专业的传统媒体人,我们需要在采编过程中树立融合传播的理念,突出团队的协同,以专业人才的优势,让融合报道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出新出彩。

与此同时,融合报道的精彩程度也与平台开发、技术运营息息相关,融合报道的效果反馈还需要大数据的处理和研究,对传统媒体来说,在原有平台资源的基础上,以各具优势的人才团队为核心,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才能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晚报博会受众
聚焦“丝博会”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圣诞夜》晚报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市民关心的就是策划关注的——以东楚晚报为例
2016CFB餐博会精彩瞬间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