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舞蹈美育探析
2020-12-06付强马蕾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大学
付强/马蕾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大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喜欢欣赏舞蹈,从舞蹈中获得美感。在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今天,高职院校应重视舞蹈教育,突出舞蹈美育,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造就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舞蹈美育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高职院校舞蹈美育是指通过高职院校第一课堂的舞蹈教学手段和第二课堂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观念,使他们感受到舞蹈美的形态、美的内容和美的表现,发现舞蹈中所存在的美感,提高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在艺术美感中展现才华。高职院校舞蹈美育的全方位育人功能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增强审美意识
人们常说:“世界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怎样才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呢?提高审美意识是其中的关键。审美意识是一种思想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是人们对事物美感认知、审美品位、审美标准、心理感受、审美趣味、的综合呈现。高职院校应通过舞蹈美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感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正确审美观念、缺乏审美意识的舞者,能够传递出优秀舞蹈的美。为此,舞蹈教师授课时,可就一部优美的舞蹈作品进行审美分析,通过分解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分析作品所蕴含的美感,让学生从作品中体会深刻的美学意义,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舞蹈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在教授学生舞蹈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将舞步与美感相互融合,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审美价值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师生之间还可以不断地就舞蹈美感的体会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心灵上的共识,在彼此传递美的过程中,教师将舞蹈审美观念传达给了学生,学生将获得的审美感受也与教师进行了分享,这样正确的审美方式就会慢慢形成[1]。
(二)培养审美情趣
舞蹈美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于美的理解、美的认识会因人而异,但审美情趣不应偏离社会发展的整体走势和艺术的大方向,因此,既要尊重作为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也要提高学生美感认识的统一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尊重学生个体对美感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在多样的舞蹈之美中选择出自己最爱的舞蹈形式,并形成自身的特长,这样既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又便于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展现自己的兴趣,发挥自身的特长。[2]
(三)塑造形象气质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富有美感的形体动作,来演绎作品的内涵,表达丰富的情感,舞者的形体成为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载体,只有优美的形体才能将舞蹈的美尽情地演绎出来。学习舞蹈的过程就是打造形体美的过程,舞蹈可以改掉含胸、弓腰、驼背、斜肩、“O”型腿等不良的体态,科学、完整、系统的舞蹈形体训练,使学生在运动中达到呼吸、肌肉、骨骼、韧带全方位的协调,加之舞蹈训练中身体正反两个方向的练习,使身体左右双侧得到平衡发展,不但增强了身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而且韵律的感觉、动态的美感也得到了增强,使学生获得了美丽和健康,一举手、一投足就展现出良好的形象和气质。舞蹈美育造就了学生外形的美感,再加上其高尚的内涵、强烈的表现力以及沉稳自信的底蕴,就能够培养出形象气质高雅的舞者。舞蹈美育的这种独特魅力,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四)培养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舞蹈可以培养学习者健全的人格。舞蹈是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要掌握舞蹈,需要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身体条件、基本素质和审美意识,发扬优势,克服劣势,选择适合自身的舞蹈形式,做到扬长避短。同时,舞蹈多为群体活动,因此还要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以客观、包容的心态欣赏他人的审美,理解与他人舞蹈审美上的差异,在舞蹈排练和表演中全面发挥自身的优势,提升协调性、柔韧性、爆发力等舞蹈综合素养,更好地提升自己对舞蹈的认识和理解。
二、高职院校舞蹈美育的开展
高职院校的舞蹈美育要课内与课外协同运作,使课堂教学“讲台”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舞台”有机组合在一起,切实取得舞蹈美育的成效。具体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开展舞蹈美育。
(一)开设舞蹈形体训练课程
一般在高职院校除了学前教育、旅游等专业学生接受舞蹈形体训练之外,大多数学生未接受过舞蹈训练,他们身体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等较差,缺乏舞蹈基础,觉得学习舞蹈有难度,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开设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从舞蹈基本功和技巧要求不太高的形体动作入手进行训练,增强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兴趣和喜爱,如首先可进行手臂、躯干、下肢等基本动作训练;芭蕾的手位和脚位训练、蹲的训练、擦地训练、踢腿训练;提、沉、冲、靠等民族民间舞基本元素训练以及手型、手位、手臂基本姿态的中间训练等民族民间舞身韵训练。还可以结合大学生喜爱的健美操进行基本动作训练,如健美操的头颈动作、肩臂动作、膝腿动作、腰背动作等的训练,也可选择探戈舞、伦巴舞、牛仔舞、华尔兹、恰恰舞等交谊舞的基本舞步进行训练。民族民间舞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不但有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养成、优雅气质的塑造,还加深了他们对祖国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了解,增加这方面形体训练内容也是教学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可在教学内容中进一步充实教授一些我国如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训练,以及带有道具的民间舞,如东北大秧歌的基本舞步和手巾花花式训练等。在以上训练中,应注重表情、节奏、呼吸的配合训练,在逐步提高动作规范性的同时,增强形体动作的美感和表现力,逐步拥有舞蹈的感觉。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几人一组,自行设计、编排小型形体动作组合,选配美妙动听的音乐,进行优美简洁动作组合分组表演,竞相展示,相互鼓励,以提高其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经过形体训练的学生,动作更协调,表情更丰富,气质更加优雅大方,充满自信,对舞蹈艺术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开设舞蹈作品赏析课程
舞蹈集多元文化于一身,优秀的舞蹈作品,不是简单动作的组合或堆积,而是展现艺术之美,体现深刻思想内涵,能够打动人心、扣人心弦的综合艺术形式。舞蹈绝不是一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艺术,舞蹈作为一种充满创造性的情感运动是必须被正确地欣赏的。芭蕾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以及现代舞等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给人带来不同的欣赏效果和美感享受。高职院校开设“舞蹈名作赏析”课程,可以普及舞蹈教育,让大学生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掌握舞蹈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对舞蹈艺术之美的领悟力,产生对舞蹈浓厚的兴趣,增强高职院校舞蹈美育的效果。为了实施舞蹈美育,提高授课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播放优秀舞蹈作品的视频与讲解舞蹈欣赏的方法和规律结合起来进行,在对作品创作背景、舞蹈风格以及编导者、表演者加以介绍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和赏析,使学生对舞蹈动作、舞蹈语言、舞蹈表现方式、舞蹈主题、思想内涵等有充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通过丰富多样、富有美感的舞蹈动作,来体会舞者的喜怒哀乐,激发强烈的情感共鸣,获得精神享受。可以采取讨论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针对舞蹈作品大胆谈感受、谈体会,以增强教师舞蹈作品鉴赏分析的针对性。课程中间还可以将舞蹈作品中难度适中的舞蹈动作,传授给学生,既赏析又训练,让学生动起来,提高课程的参与性,增强舞蹈欣赏的体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舞蹈鉴赏能力。
(三)组织学生舞蹈社团
组织学生舞蹈社团,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掌握舞蹈知识和技能,思考和探究舞蹈美育的方法,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锤炼思想品格,并以舞蹈社团为基础,带动更多的学生喜欢和热爱舞蹈,是促进舞蹈在校园的普及,提高舞蹈美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高职院校可以组建学校的学生舞蹈社团,在各二级学院成立舞蹈分社团,使舞蹈美育活动渗透到校园的每个方面。舞蹈社团要注重整体形象,侧重吸收爱好舞蹈,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较好,表现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注重结合大学生喜爱的舞蹈作品,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舞蹈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相互间的默契程度。要注意选择反映大学生生活、符合大学生特点、具有积极向上主题的舞蹈作品,进行排练和表演,以增强对大学生们的吸引力,使其在欣赏的同时从中获得教益。此外,还可结合校园生活创编大型校园舞蹈作品,以各级舞蹈社团成员为主干,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这种集体舞蹈活动中,统一的动作、一致的节奏、整齐的队形、多样的变化,可以强化整体观念,培养团结向上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3]
结 语
生活中充满了美,舞蹈源自生活,生活促进了舞蹈的发展,更为舞蹈提供了展现自身魅力和美感的舞台,当人们带着审美的意识去手舞之,足蹈之讴歌生活的时候,舞蹈就成了艺术。为了全面发挥舞蹈美育的功能,高职院校要努力探索和开拓舞蹈美育的途径与方法,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认识,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