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教育儿歌弹唱教学改革研究中的探索
——以声乐课程为例

2020-12-06许欢北海职业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18期
关键词:弹唱钢琴演奏儿歌

许欢 (北海职业学院)

近30年来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重视起学前教育,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的启蒙教育阶段,教师对幼儿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国对于学前教育也是非常重视的。

学前教育虽然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大高校都广泛开设,然而在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使其招生就业更加火爆了。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课分数不高,且在中学阶段都并未接受过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使其艺术素养偏低。特别对于钢琴和声乐的学习更是一片空白。儿歌弹唱是声乐演唱与钢琴演奏的综合运用,有些学生甚至对弹唱用“一座无法跨越的大山”来形容。

儿歌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技能,也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一项关键技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教师自弹自唱的形式来演示儿歌作品,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的吸引幼儿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参与活动的热情。

一、儿歌弹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艺术素养差异较大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因目前就业前景好,入学门槛低,成为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但绝大部分学生在报读之前都并未真正的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并且没有系统的接受过艺术教育;此前为完成应试教育,各阶段让学生接受“填鸭式”教育,因此在艺术素养教育方面就毫无基础或是良莠不齐。

而进入高职院校,教师在如此情况下,为了自身的教学便利在指导的过程中常常替代学生思考,甚至插手学生的创编,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纯粹的按着教师的意图走。过多的指导,令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因此学生在儿歌弹唱这项综合技能的运用时就出现了极大的困难,有些学生甚至是有抵触的情绪,认为自己“起点低就是学不会”。

(二)学生对于艺术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能相当于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对于艺术学习的方法更是“闻所未闻”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当于接触新的领域,过往对于文化课程的学习方法,在对于艺术学习中不再奏效,学生极易产生抵触情绪,使艺术技能的学习更缺乏主动性。

越是困难,越是抵触,课后时间更不会主动的去进行练习。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丰富,学生学习压力也不小,课后需要巩固和练习的技能也多,在课后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也是极为有限的。

(三)各门课程教学未能有效的结合

儿歌弹唱也是一项艺术领域的综合能力,是声乐演唱能力和钢琴演奏技巧的综合体现,而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各大高职院校的声乐课程和琴法课程都依然处于一个“各自为政”的状态,各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材还是教学目标都没有考虑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能唱的不能弹”或“能弹的不能唱”的情况,大大打击了弹唱学习的积极性。

儿歌弹唱作为一门综合类的课程,它不仅仅与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音乐教学法和琴法等技能课程息息相关。上述提到的各门课程,由于设置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形式过于循规蹈矩等原因,造成了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特别是声乐课程和琴法课程。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钢琴课程注重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的培养,而声乐课程注重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的培养,对于儿歌的教学,各课程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以声乐课程为例

(一)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目前,国内院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问题,在中学阶段都并未受过声乐以及钢琴课程学习,也没有任何的音乐理论基础。有些学生缺乏乐感,音准不好,甚至都没有自信“大声演唱”,这就给弹唱教学带了许多问题。另一方面,钢琴演奏也有其特殊性,对于高职学生从头学起就有许多困难了,例如:识谱慢、手指僵硬不灵活等。这对于零基础的学生来说,从零开始学习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的同时,进行融会贯通,完成儿歌弹唱是具有不小的难度的。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技能课整体教学模式和声乐的训练方法都是学习和模仿之前的音乐专业类院校,发展到现在高职院校还是比较重视单人或者集体的授课模式。改革的教学成果只是针对学生自身的技巧掌握水平,教学内容并没有落到实处。

因此,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艺术专题的整合教学,重视起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以更好推动儿歌弹唱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推动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声乐演唱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

声乐演唱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儿歌弹唱的学习兴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艺术技能课程学习时信心不足;声乐演唱相比钢琴演奏而言,门槛更低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声乐课堂的学习算是比较生动、活泼和灵活的,通过声乐的学习以及演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表演的信心,对于提高儿歌弹唱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从整体来说,是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合理的将声乐演唱技能以及钢琴演奏技巧的综合运用。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学生们基本能完成简单的儿歌弹唱,但其中出现音乐表现力不足的问题,实际表演过程中,顾得上“弹”又顾不上“唱”。

儿歌弹唱最终的表现主体是“唱”而非“弹”,如果将弹唱比成红花与绿叶的话,“唱”是红花,始终是关注的焦点、主体;“弹”就如同绿叶,在它的映衬下红花才能更加耀眼。[1]学前教育的儿歌弹唱中音乐表现力主要还是以声乐演唱为主的,儿歌弹唱需要要求学生有成熟的声乐演唱能力,借助演唱技巧,通过演唱者的音色、语气、力度和速度等的变化,来进行情感的表达。例如歌曲:《卖报歌》在我国流传甚广,作者用朴素的语言,逼真地描绘了旧时报童的艰难困苦的生活,运用的是四二拍子,音域只有简单的八度;但前面两个乐句节奏跳跃,音调活泼,为求体现出报童的天真无邪;后两个乐句节奏放宽,最后一句五度下行跳进,将旧时孩童四处奔波的无奈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就要求具有不同的歌唱语气,表现歌曲中孩童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这就能感染自己的同时还能获得成就感,激发自身对声乐演唱以及儿歌弹唱的学习热情,继而不在抵触儿歌弹唱的学习,跨“一座无法跨越的大山”,使其儿歌弹唱具有音乐表现力。

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面对幼儿学生拥有成熟的儿歌弹唱技巧,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能更有效的吸引幼儿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更容易激发幼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为了培养幼儿学生对正确的演唱习惯,激发起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

(三)声乐学习过程中培养弹唱习惯

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弹唱习惯,高职学前教育学生钢琴演奏水平虽不高,但依然具有单手弹奏主旋律的能力,因此学习声乐的新曲目时,结合视唱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选择一名学生单手弹奏声乐曲目的主旋律,其余组员打着节拍一起唱谱;当熟悉了歌曲旋律以后再替换学生演奏旋律,并填入歌词演唱。在培养学生音准、演唱和视唱能力的同时也能锻炼到学生的弹唱能力以及提高对歌曲弹唱的信心。

在儿歌的选择方面,重视与钢琴指导教师沟通,通过声乐曲目、儿歌曲目以及钢琴曲目的专题整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弹唱习惯,使其形成边弹边唱的习惯,降低儿歌弹唱综合运用的门槛。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各种应用的出现满足了大部分年轻人的各种需求,而高职院校的课堂从“无手机课堂”到“云课堂”、“翻转课堂”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都体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异之处。教师也应该从传统的“手把手”指导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尝试声乐课程与钢琴课程,以“儿歌弹唱专题”形式的整合,录制微课,使用线上教学平台,使基础差的学生在课余的时间,练习的曲目更多选择,进行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练习的时候,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能唱的不能弹”情况的选择可以选择以钢琴课程为主导的专题课程学习;而“能弹的不能唱”选择以声乐课程为主导的专题课程学习,使其练习不再茫然。

(五)加强教学团队间的沟通,重视基础教学

在声乐教学的教材选择方面,选择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编教材,第一学年的基础教学中,主要选择以儿歌演唱为主的声乐教材,声乐艺术歌曲为辅;重视学生的视唱能力,使学生能从最基础的儿歌开始学起,从音准节拍等基础内容入手,降低“上手门槛”。加强各课程教学团队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通过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各个课程间以教育专题的形式整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视基础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音乐基础差,因此在最开始的教学中不论是弹奏主旋律还是儿歌演唱都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了错误的学习和练习习惯,这些在后期的儿歌弹唱教学中都难以纠正。

在第二学年的教学中,除了完成艺术歌曲的教学外,还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中外幼儿歌曲选集进行弹唱练习,培养学生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和弹唱的综合运用能力。

结 语

从以上论述方面我们可以得知:学前教育学生的儿歌弹唱是“弹”和“唱”的综合表现,这就要求学生们重视对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技巧、基础乐理与视唱等音乐基础课程的学习,每一门课程都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还要有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教师课上布置的任务的后,课后练习也是相当重要的。在进行弹唱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不仅要加强学生钢琴演奏技巧和声乐演唱能力,还要加强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锻炼,为更好地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产教融合的效果;教师就要使得学生掌握良好的声乐演唱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这两项技能。打破声乐课程和琴法课程教学都“各自为政”的现状。

猜你喜欢

弹唱钢琴演奏儿歌
《歌曲弹唱》教学中的CBL-PBL教学模式研究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古筝弹唱古诗词的音乐教学实践研究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疗法
——钢琴演奏的魔力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南山赋
识字儿歌
睡觉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