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忠恕之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20-12-06段立岩张敏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
段立岩 张敏(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
在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中,忠恕之道无疑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孔子实现“仁”学理想的途径,更是儒家圣人理想的具体表现。忠恕之道蕴含的核心思想是“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在古代它曾被视为忠君思想,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与成果看,忠恕之道显然也是当今人们值得传承的思想。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与内容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忠恕之道由孔子提出,它与“仁”学思想相互结合,贯穿在儒家思想的整个思想脉络中。儒家经典名作《论语》中对忠怒之道给予了直接论述,它的具体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看来,能实现并推崇忠恕之道的不仅是仁者,而且也应该是圣者,而圣人境界也是千百年来儒家所推崇和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并对先秦诸子百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说文解字》对“忠”和“恕”的解释是:“忠,敬业。”字面上看就是对人的尊重或敬仰。而“恕”则指的是“仁”。无论是忠还是恕,都和人心紧密相连。因为通过人心,“忠”才能得到表达,并成为一种“敬”的态度。
(二)忠恕之道的内容
孔子的忠恕之道意义深刻、内容丰富,它包含了三方面内容:对己而言、对和己相对立的人而言和针对宇宙的万物而言。这三个层面从个体延伸到宇宙,使忠恕之道彰显了丰富且独特的内容。同时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原则相互贯穿,实现了个体在德道层面以及自然层面的超越。实施忠恕之道的原则是强调和注重己欲施人,而己不欲不施人。这需要深刻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实现的目标以及不愿做的事情,继而反思其他人在欲望方面的所思所想,在基于个人能力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为他人着想,达到反身而诚的境界。其忠恕之道在践行中所使用的是“推”的方法。比如在待人接物时,将己之内心真实的一面推及身边的人。
二、忠恕之道思想的当代实践价值
忠恕之道不仅是孔子和儒家的主要思想,更是我国当时社会体制下所诞生的先进思想。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多种制度的变革,但忠恕之道在任何时期都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新时期,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复杂,商业环境中的各种失信问题和纷争频发。同时,“独一代”大量涌现,在他们当中,部分人为人处世自私自利,需要对其进行道德方面的培育教育,而忠恕之道就能解决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
(一)有助于养成严于律己的道德习惯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与娇惯下长大,成为所谓“温室中的花朵”。加上网络环境的影响,他们大多随性洒脱、追求自由、不尊“法度”,强烈的个性和过度的呵护使他们不愿意遵守规矩,尤其对别人的错误或者张扬的“个性”时常无法容忍,甚至还会因此爆发冲突而误入歧途。而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其核心思想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强调在为人处世方面要心怀仁义之心。因此,借助孔子的忠恕之道,使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其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时保持清醒与克制,做到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并在和他人相处时做到宽厚大度。
(二)有助于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境界
从自我的感情出发理性推断他人的所作所为,是孔子忠恕之道在实践中的具体方法。这就需要人在思考和处理事情时,要兼顾大局和理性思考,不以自我为中心。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只在乎自身的感受而忽视他人的想法,甚至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这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想不仅狭隘而刻薄,同时也不利于友好、和谐关系的建立,给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带来伤害。因此,通过孔子忠恕之道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思想,有助于个体培养起海纳百川、宽厚仁慈的高尚情操。
(三)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们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而忠恕之道要求个人具有很高的道德标准,而个人又是构成整个社会的元素之一,因此只有个人具备了良好道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实现文明与和谐,进而构建起富强、民主的国家。从微观角度看,无论是家庭还是某个行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彼此协作越来越频繁,其中所产生的摩擦和矛盾也必然增多,对此,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保持精神舒畅、心情愉悦,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