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榆社土滩秧歌的艺术特色及传承研究
2020-12-06梁晓雪赵浩楠
梁晓雪 赵浩楠
(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榆社土滩秧歌是榆社人民自编自演并且流传较广的一种民间小戏,因常表演于田间地头、河滩岸边而得名。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形式据考证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起源于祭祀文化,最初的形式是劳动人民参加祭祀活动时所原创的祈祷词,随着时代变迁后逐渐形成为可在乡间田野演唱的文艺社火节目。榆社土滩秧歌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新秧歌运动的盛行,榆社土滩秧也响应号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此过程中吸收了晋剧,榆社霸王鞭,民歌及其他地方戏剧的特色,逐渐的走向成熟,成为了深受榆社人民喜爱地方小戏。但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土滩秧歌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个流传了200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传几近灭绝,这种现象不由得激起了笔者对于这个地方小戏的深思,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
一、榆社土滩秧歌的艺术特色
榆社土滩秧歌是一种唱之上口,听之易懂,学之易记的一剧一曲的单曲体声腔剧种。[1]它具有很多蕴藏着乡土气息的艺术特色,如主题很集中,气氛也是非常的活跃热烈,剧情简单紧凑,语言符合榆社人民的审美要求,韵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且朗朗上口。作为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地方小戏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及艺术欣赏价值,所以对于其本体艺术特色的探究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浅谈土滩秧歌的艺术特色。
(一)表演及音乐方面
首先,榆社土滩秧歌在表演方面具有半程式性半即兴性,程式是中国戏曲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表演形式,简言之,就是日常肢体动作艺术加工规范化。榆社土滩秧歌这种地方小戏吸收了晋剧中的一些表演因素,在表演舞台上的生活动作,如推门、小跑,骑马等日常动作经处理后均不同于平时动作那般幅度大,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精细化处理,比平时动作更唯美,更舞台化。但它的每个情节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表演过程中是具有一定灵活性,具有一定即兴性的,这种即兴表演是在演出过程中秧歌演员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演出的情况,在不脱离剧本的前提下,来进行一些临场发挥的表演,这种形式可以为土滩秧歌增添色彩,使观众对自己地方的小戏拥有更大的热情,因此说榆社土滩秧歌是一种具有半程式性半即兴性的艺术形式。
其次,音乐方面包括唱词、旋律、乐器等,在唱词方面,土滩秧歌的唱词具有方言性,方言可以说是每一种地方小戏发展的历史见证,在普通话极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土滩秧歌依然完美地保持着自己的方言性特色,这种极具民俗的艺术形式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当地人民娱乐的情怀。唱词大部分是七字句和十字句的形式。在旋律方面,曲调旋律单一,具有很强的地方性色彩,乡土气息浓重,大部分曲调都是一样的,抑扬顿挫且多说白,一般采用五声调式,每句后面都带有拖腔。曲体结构一般为四句体,形成起承转合的句式结构,韵律极其统一。在乐器方面,由于土滩秧歌起源于祭祀文化,起初的伴奏乐器较为简单,只配以锣、鼓、镲、等简单过场乐器,到抗日战争时期,当地艺术形式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后来吸收了梆子戏中的表演成分,在乐器部分,加入了板胡等丝弦乐器,之后又加入了电子琴,电子鼓等电子乐器,伴奏简单明了,每句唱词后面都跟一个过门,形成一句一过门的特色。
(二)行当服装方面和代表剧目
在行当方面,由于榆社土滩秧歌起源初期条件所限,起初都是素面演出,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新秧歌运动蓬勃发展,这个地方小戏也吸取戏曲及其他艺术曲种中的因素,也开始细分行当,加以“念,唱,道,白”。表演形式开始从单一的“转圈圈,扭唱”,演变为随着剧情发展细分出“生,旦,净,丑”等行当,不过在其扮相装妆容依旧保持原来特色,旦角画淡妆,其他角色素面出境。最初的服装较为简单,由于起源于田间地头、街头巷尾,这种地方小戏的服装为平时穿着的衣物,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秧歌运动的呼吁之下,土滩秧歌的服饰吸取了传统戏曲的特点,普遍沿袭了汉民族服饰的特点,基本上生着长袍外面加一个马甲,旦角上身一般宽袖斜襟的小花衫,下身为宽松的长裤,颜色鲜艳。到近期的演出中,其服饰简化为贴近生活的衣服,一般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来准备服装。舞台道具也很简易,通常当一套桌椅,有时什么都不放。
土摊秧歌的传统剧本,主要是以反映人民大众的理想和反应阶级斗争,劳动生产,爱情生活,道德观念,风俗民情等内容为主。宣泄了当地人民的情感以及愿望,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欣赏趣味。在反应传统美德的剧目中,创作者们的灵感来源于最细微的民间生活琐事,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反而是人民群众最常见的单纯小情节,形成初始他的剧目较为知名的有《春生招亲》《会仙厅》等,不过为数不多,表演风格单一。到清末明初,中国社会发生巨变,开放的新的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发出嫩芽,剧目也随之增多,有《王小二赶脚》《摘花》《偷南瓜》等50多个剧目。尤其是《圪麻凹儿打换亲》这一剧目在榆社县当地极为火爆,民众更是逢演必看。从这些代表剧目中可以看出榆社土滩秧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品质,不仅仅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榆社人民获取知识的一个途径。
二、榆社土滩秧歌的传承意义及艺术生态
(一)榆社土滩秧歌的传承意义
从民俗传播的角度来说,土滩秧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民俗的文化,民俗对于人民群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民族集体创造,共同履行,长期传承,广泛留布的民间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风俗习惯,既是历史文化的伴随物,又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人是文化的产物,民俗作为潜移默化的文化现象,在生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大人民创造民俗的过程中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受民俗的影响,民俗对于人们的作用就像鱼儿生活在水里一样,不得离开。土滩秧歌中所包含的民俗学正是我们所不能忽视,且对于艺术多样性具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土摊秧歌不仅仅是民俗的一个载体和传播民俗的一种手段,而且往往能鲜明的反映民情民俗,显示他独有的乡土特色和艺术面貌。所有带有娱乐功能的民俗风情都是与广大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地方小戏的传承对民俗的继承和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榆社土滩秧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榆社地区的历史见证,见证了榆社人民思想文化的逐步开放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不是一纸空话,他需要“活态”的传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亲力亲为对它进行延续。因此,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以“人为”才可。在今后榆社土滩秧歌发展过程中,要通过不断地完善自身,使之与外界多接轨,加大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力度,才能使这一优秀的地方小戏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生命力。
(二)榆社土滩秧歌如今的艺术生态
从传承方面来说,土滩秧歌如今的表演者很少,现今仍有演出的是裴玉香老人,她是土生土长的榆社人,她对于土滩秧歌的热爱使她成为了如今为数不多的土滩秧歌民间老艺人之一。据村里老人们讲述和她回忆,在上世纪中期,村里有一队远近闻名的土摊秧歌演出剧团,她是这支剧团里当之无愧的台柱子。每逢正月十五前后,剧团走街串巷,随地集人围观为乡人们演出《摘花》《圪麻凹儿打换亲》等,自导、自演的剧目。由于剧目以方言土语、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生活风俗八卦为创作源泉。后来,由于老一辈艺人的减少和缺少新人学习这种地方小戏,榆社土滩秧歌逐渐的没落了,随着演出机会的减少,剧团也逐渐减少,榆社土滩秧歌这个地方小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受现代影视业的影响,其舞台表演逐渐向商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剧目已逐渐被人淡忘,优秀的土滩秧歌老艺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另寻他路。
从发展方面来说,土摊秧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榆社土滩秧歌和大批优秀传统地方小戏正在遭受较大的冲击,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经典的唱腔曲牌几近失传,在当下严峻的社会背景下,土滩秧歌的发展需要转型,寻找新的出路。十九大以来,文化强国战略早已深入人心,县领导组织民间力量,深入地方,对土摊秧歌这一瑰宝进行挖掘整理,使得大量几进失传的优秀曲目重见天日,但保护力度还是的不够,关于土滩秧歌的记载及资料非常少,土滩秧歌还在依靠口传心授的老方法在奋力延续,这样的形式下,想要发展是非常困难的由于传承群体的不足导致这些剧目至今演出场数稀少,从事这种艺术形式的艺人团体也越来越少,老艺人渐渐退出了舞台,而新一代连知道这种艺术形式的人都很少,导致榆社土滩秧歌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虽然现代媒体设施冲击着地方小戏的生存,但没有结合现代的传播设施来繁荣发展榆社土滩秧歌也是一个大大的不足之处。
三、榆社土滩秧歌的发展契机
笔者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土摊秧歌这一艺术形式的源流,发展,谈论他的艺术特点,传承现状与意义。目的十分明确“以史为鉴,则可知兴亡”,坚持应该坚持的东西,发扬应该发扬的地方文化,但不容忽视,榆社秧歌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土滩秧歌中有些作品很明显地宣扬了封建礼教和迷信愚昧,以及重男轻女的思想。唱词中的水词俗套,表演中的一小些滑腔油气的说口等。理应受到谴责与遗弃。凡是此种有损于土摊秧歌发展的纯真天性,也不利于其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史“识”结合尤为重要,倡导和引导尤其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任重而道远。下面笔者将从土滩秧歌如今的艺术生态中体现出来的不足来提出自己对发展榆社土滩秧歌的见解。
(一)立足长远、致力当下
榆社土滩秧歌想要在今后发展中取得长足的发展,首先就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规划,不仅要解决当前制约发展的因素,还要将眼光放长远。榆社的相关部门都应该给予土滩秧歌极大的重视,首先政府部分要出台相应的措施,如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等,以使得土滩秧歌有充足的活动经费,文化馆及文化局相关部门要积极的组织定时定点的演出活动,使土滩秧歌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演出体系,还应该有专门的人士去搜集整理土滩秧歌相关的资料,形成文字或图像的形式,以便后人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和学习这一民间小戏。 可以将它逐渐的引入城市人民的生活中,只有搞好与城市人民的关系,土滩秧歌才能向更近一步发展,只有提高在更广大人民心中的地位,土滩秧歌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和保护。对土滩秧歌保护不能只顾眼前而忽略长远性,必须形成具有特色的良性循环,逐步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才能更好找到发展的契机。
(二)致力于对传承人的培养
传承人的问题是制约榆社土滩秧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土滩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主要是由于榆社土滩秧歌始终还秉承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传承方式即师徒间口口相传,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主观因素过于强会导致学习土滩秧歌的人数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根本在于对民间艺人的保护。榆社土滩秧歌的民间艺人生活在社会底层,政府部门和人民对于他们的社会地位重视程度都较低,笔者认为为民间艺人建立保障的体制机制不仅可以提高这种艺术形式的社会地位,引起人们对于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重视。榆社土滩秧歌要想恢复往日生机,必须要依靠注入新生的活力,也就是培养新的传承人,可将这种榆社人民引以为傲的地方小戏加入小学生的课堂活动中,使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种艺术形式,扩大可传承范围。除此之外,鼓励个人、团体和街道等成立专门或者业余的秧歌培训班、兴趣班,为喜欢秧歌的爱好者提供专业学习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整个社会、学校和个人均应形成合力,发挥各自的优势, 并且使得榆社土滩秧歌可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表演人才。这样还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向前发展,这样也有助于稳定土滩秧歌从业者的经济来源,提高其经济收入。注重对土滩秧歌表演者素质的培养,建设专业的土滩秧歌表演队伍,逐步形成自己的新的发展演出体系。
(三)善于利用现代的传播途径
榆社土滩秧歌的传播要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现代化的形式来包装自己的独特内容。要着重突出土滩秧歌的地域特色,使它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榆社地区品牌。要牢记正是现代传媒的冲击才使得土滩秧歌这一地方小戏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既然追到其原因自然能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道理,应该将土滩秧歌积极的与其他像电视、电影、录音像等现代传媒相结合,以提升土滩秧歌在榆社人民心中的地位,尤其是青少年中的熟悉度。在现代的条件下,要积极录制民间艺人表演的影像,以供后人的观赏和学习,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去传播榆社土滩秧歌,使得这种地方小戏能被更广大的民众所熟知。榆社土滩秧歌是榆社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与发展土滩秧歌的过程中不仅要保留传统剧目中观众喜爱的精华部分,但又不能过分的为了迎合观众而去降低土滩秧歌的艺术原貌,要在符合当地人民审美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在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土滩秧歌融入其中,并且要在最大程度上保留土滩秧歌特有的传统特色,将现代审美特点适当的融于其中,形成既保留民俗传统又具有符合当代艺术要求的“新”土滩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