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博山传统陶瓷行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12-06罗伯特雷顿韩明俞杰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博山市集文创

[英]罗伯特·雷顿 韩明 俞杰星

博山陶瓷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工程。本文根据博山陶瓷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借鉴台湾莺歌、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江苏宜兴等全国美术陶瓷发展重镇的发展模式,提出博山陶瓷转型升级应该定位于“中国北方陶瓷文创研发制作中心”,从优化陶瓷生产产业链条、完善陶瓷市场业态环境、提升陶瓷产品创意水平、培养吸纳陶瓷创意人才四个方面提升行业发展层次。

博山窑;文创研发;文旅融合;产业转型

博山传统陶瓷工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文脉清晰,是以传统陶瓷工艺为基础的美术陶瓷,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和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博山是全国重要煤炭工矿区,目前随着主要矿产资源的枯竭以及受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体制转轨等影响,已成为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就陶瓷行业来看,大生产型陶瓷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美术陶瓷经营分散,产品更新慢,跟不上时代需求,有诸多限制整体发展的现实问题。博山城市发展面临重新定位、转轨发展的紧迫需要。从国家发展大环境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论述内涵丰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兴起,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工艺复兴等发展趋势,都为博山城市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众所周知,传统陶瓷工艺从诞生到发展,自古以来都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是生活之美的物化形态。博山陶瓷及其姊妹艺术博山琉璃,在新时代语境下都具有蜕变新生的发展动力。

如何推动博山陶瓷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工程,需要以战略性的眼光进行科学谋划,合理布局。根据博山陶瓷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借鉴台湾莺歌、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江苏宜兴等全国美术陶瓷发展重镇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博山陶瓷转型升级应该定位于“中国北方陶瓷文创研发制作中心”。主要从优化陶瓷生产产业链条、完善陶瓷市场业态环境、提升陶瓷产品创意水平三个方面展开。

1.优化陶瓷研发制作产业链条

1.1 扶持配釉核心技艺

釉料的加工生产处于陶瓷生产产业链条的前端,决定了陶瓷产品的呈色,与泥料一起共同构成陶瓷生产的基本原料,属于陶瓷行业的核心技艺。从全国陶瓷行业来看,产区的釉料特点,对形成行业整体性的文化标识具有重要意义。如浙江龙泉品质高雅的青瓷釉料、河南钧窑绚烂如云霞的窑变釉、福建德化洁白无瑕的白色釉料,都构成了产区陶瓷艺术风格的基本面貌。雨点釉、茶叶末釉、鲁花釉是博山历史上形成的特有颜色釉,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形成博山美术陶瓷艺术风格属性的基础条件。目前来看,这些美术釉料配制行业发展多不尽人意,配釉艺人多为过去淄博美术陶瓷厂培养,存在人员数量少、老龄化,生存处境差,经济效益低,后继乏人等问题。某些重要的经验性技艺会出现随着艺人的离去而消亡的风险。在王建博的采访中,课题组了解到,手工制釉效果比现在普遍的机器制釉效果好。这种手工配釉技艺属于高端釉料配制,凭借他个体工作室生产条件难以恢复,目前也无人愿意跟他学艺。从手工制瓷作为未来高端艺术瓷的发展趋势来看,王建博的手工制釉技艺,属于宝贵的技艺资源。政府应该在行业优惠补助政策、非遗申报、宣传推广等方面重点扶持配釉艺人,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鼓励他们在当地带徒传艺,将他们一生从业的宝贵经验传承下去。

1.2 发展创意型陶瓷工作室

在淄博美术陶瓷厂创意园区,已经汇集了23家创意型陶瓷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生产的产品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如闫玲工作室、黄心永工作室的陶瓷壁画,双城窑的柴烧茶器,李保恩工作室的现代陶艺,张启君工作室的手制陶瓷器皿,王世涛工作室的花釉陈设品,等等,都具有各自的艺术特色,也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和销售网络。这些小型工作室的创办人,有50%以上具有学院派的学习背景。整个群体比较年轻,受产地资源条件吸引到博山创业,在创作方面思路开阔,因为爱好投身陶瓷艺术事业,具有艺术情怀,与其他陶瓷产区联系密切,有个人的人脉交际和产品销售网络,艺术创作追求手造高端陶瓷艺术品的设计研发。他们代表了行业发展的新兴力量,也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这一人群正处于刚刚起步的创业阶段,在市场博弈中承受起伏波动的能力弱,也是需要政府关注扶持的特定创意人群。

1.3 打造画家画瓷服务平台

画家画瓷,是近年来在艺术创作领域兴起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画家对陶瓷媒介热爱,多是他们艺术理想延伸的自然发展。由于画家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社会知名度,他们的瓷绘作品也具有较高的市场影响力。目前,陶瓷颜料在呈色稳定性及烧制可控性方面,都已经十分成熟,也为画家掌握陶瓷绘画语言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艺术圈,画家画瓷首选地是景德镇。作为历史上的御窑厂,它生产分工细,配套服务专业,对于艺术家有天然的感召力。湖南醴陵因为历史上形成的釉下五彩分水手法的瓷绘技艺颇具特色,近年来新世纪陶瓷等厂家为画家画瓷打造了很好的服务平台,也吸引了一大批画家去短期创作。博山位于北方,相对景德镇和醴陵而言,距离文化高地京津地区近,具有地理方位优势,同时,在瓷绘所需要的青瓷、白瓷器型烧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就博山现实条件看,画家画瓷的优质服务平台尚未形成,尚未吸引到足够多的画家来此创作。如果能够搭建一个具有完整服务链条的画家画瓷平台,吸引北京、天津等地的知名画家到博山短期创作,那么,博山艺术陶瓷的知名度将会在短期内得到提升,艺术瓷市场也会被进一步激活。

2.完善陶瓷市场业态环境

2.1 塑造大师村和创意园区高端市场地位

任何一个陶瓷产区,都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市场销售平台。高端市场是行业品质的标杆,中低端市场面向大众消费,具有基数上的优势。从目前博山的陶瓷市场业态来看,陶琉大观园目前已经形成了中低端市场的固有形象,难以再进行市场地位的提升。相对而言,博山新打造的陶琉艺术大师村和淄博美术陶瓷厂老厂区创意园区,适合高端艺术陶瓷市场的定位。陶琉艺术大师村属于新打造的陶瓷艺术园区,正处于塑造形象的阶段,如果一开始定位于高端市场,借助陶瓷艺术大家的市场号召力,易于形成高端艺术品市场。淄博美术陶瓷厂老厂创意园区,不仅有历史积淀,目前已入驻的23家创意型工作室,在高端艺术瓷生产制作销售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店坊合一的网络化微环境,只是园区在道路、环境、卫生等方面需要调整和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这些得到改善,这一园区能够自然形成一个高端艺术陶瓷市场。

2.2 发展文旅融合的陶艺体验型特色民宿村落

文化与旅游融合,代表了当下渐趋成为主流的一种消费模式。博山作为一个山清水秀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文化旅游是决策层的共识,也是基于现实条件的理性选择。从地理资源条件看,博山与瓷都景德镇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两地都具有多山的地貌环境。这种环境不适合耕种农作物,但是具有宜居的生态环境,适合发展民宿旅游。其次,在陶瓷生产制作方面,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适合发展艺术陶瓷。虽然,博山矿藏经过多年开采,已经接近资源枯竭,不适宜发展批量化生产的日用陶瓷,但是手作类型的高端美术陶瓷,资源消耗量少,产品附加值高,同时,博山在陶瓷制作方面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成熟的工艺链条。如果将民宿与陶瓷艺术创作、培训、体验相结合,为艺术家、游客提供短期的陶艺培训课程或者陶吧型手作体验服务,既能形成特色化的民宿经济产业模式,也能够延伸艺术陶瓷产业链条,扩大业内的知名度。

2.3 构建符合年轻人“潮”味陶瓷创意市集

创意市集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年轻消费群体的市场模式。一开始,创意市集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特色商业街区萌生,在特定时间年轻创意群体以地摊形式销售自己的作品,形成小众化的特色创意市场。这一模式更像是年轻人喜欢的迷笛音乐节以及高校“跳蚤市场”的结合体。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商品、特定消费人群,各种时空因素交错汇集,产生了一种市场模式。在陶瓷艺术领域的创意市集,是2007年最早出现在景德镇雕塑瓷厂的“乐天陶社创意市集”。在乐天市集兴起以前,景德镇的艺术陶瓷以名家瓷绘为主,行业对年轻人缺少吸引力。乐天市集出现后,景德镇陶瓷学院的相关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能够通过每周六上午12点前的乐天市集销售他们的原创陶瓷产品,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他们逐渐在景德镇扎根下来,做文创,接订单,和圈内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创作思路。后来逐渐吸纳外地美院及不同产区的创意人群及客商聚集,形成了一种良性发展的市场模式,也让曾经凋敝的雕塑瓷厂获得了新生。目前,每周创意市集的人流量都在万人以上,在艺术瓷领域产生了巨大的行业辐射力。2017年以来,景德镇陶溪川创意市集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复制了乐天市集的成功模式。

博山已经逐渐具备了发展陶瓷文创创意市集的条件。从创意人群角度看,目前集聚在美陶厂的23家个人工作室,是一个规模可观的创意群体。就笔者观察,这一规模,在全国类似产区,仅次于景德镇的雕塑瓷厂和佛山美术陶瓷厂及南风古灶1506艺术区。只是限于地域条件和市场成熟度,博山年轻人喜欢的文创陶瓷市场活跃度不够,缺少组织动员力量,因此,暂时没有形成“乐天创意市集”这样活跃的文创陶瓷市场。从院校存在来看,目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陶瓷学院建成,陶艺专业的学生逐渐在博山学习、扎根,不仅会给整个行业的创作氛围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将会不断为行业输出创意人才。综合考虑,目前博山艺术瓷生产分布及市场生态,陶琉艺术大师村是发展北方文创陶瓷创意市集的理想场所。政府虽然不能直接介入市场,可以通过扶持鼓励的方式,动员年轻创意人群,自发组织创意市集,活跃博山艺术陶瓷的市场氛围,同时以高端文创陶瓷产品重塑博山陶瓷老产区的艺术陶瓷形象。

3.提升陶瓷产品创意水平

3.1 器用设计回归百姓生活

近代博山陶瓷,曾经发展到一个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诞生了青花大鱼盘、套五盆、合碗、瓷枕、福字瓶、“婆婆”、鱼鳞罐、醋瓶等代表性产品。虽然受限于时代的技术条件,这些民窑生产陶瓷器皿多属于粗瓷杂器一类,但是在器物功用上却十分贴合老百姓的生活日用。尤其是餐具,根据博山菜的特点而设计,器型大方合用。新中国成立以后,窑户们加入生产合作社,逐步参与到批量化的大工业陶瓷生产中,生产订单化的日用细瓷。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博山陶瓷产品地域性特色消失了,丰富的器型也消失了,特色的手工制瓷技艺也消失了。毋庸讳言,目前整体而言博山美术陶瓷产品创新度相对较低。如何在器型设计上,超越现代设计制式化的造型模式,回归个性化的生活需求,是博山陶瓷发展瓶颈。今天,餐具、茶器、花器、香器的个性化消费正在成为一股趋势性的潮流,只有深度回归生活需求,从中发现设计的空白点,才能让行业重新获得创造力,制作出富有创意的陶瓷产品。

3.2 美术陶瓷凸显地域文脉

博山美术陶瓷的发展要传承地域陶瓷文化,延续文脉,强化地域性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雨点釉、茶叶末釉、鲁花釉、红绿彩、土青花等釉色和彩绘装饰手段,都是博山陶瓷特有的艺术属性。目前,雨点釉和鲁花釉类的技艺特色传承相对较好,也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但是在产品艺术性和格调品质上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红绿彩和土青花基本上属于已经消亡的品类,仅有个别艺人认识到这类装饰手法的艺术价值,尝试恢复这类釉色和装饰手法。在博山的陶瓷艺术家应该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深入研究、继承本地陶瓷艺术的风格特点,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让作品既反映地域文脉,又突出个人风格。对地方政府而言,应该重视鼓励、扶持这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陶瓷艺术家和陶瓷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引导他们在创作中主动强化博山陶瓷艺术的文脉属性,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博山陶瓷艺术形象。

3.3 文创陶瓷迎合年轻消费群体

文创陶瓷是当代创新性陶瓷艺术的一个大类。这类产品多由年轻陶瓷艺术家创作,在作品内涵、表现手法、美学趣味上,展现的都是年轻一代对于生活的见解和态度。从美学内涵上看,具有“潮”“萌”等外在特征的公仔、用品等文创产品,是年轻群体标榜个性、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表现语言风格上具有来自动漫二次元世界的典型符号化特征。这类产品在精神上与年轻人的审美心理深度契合,在年轻人的世界广受推崇。正因为如此,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内的各大博物馆以及文化企业、设计公司,都在寻求开发文创产品IP,研发年轻消费群体喜欢的文创产品。文创产品的制作具有跨媒介的属性,陶瓷作为一种可塑性强的媒介,非常适合文创产品的生产制作。博山在美术陶瓷生产制作方面,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承接全国各大博物馆及设计公司的文创产品研发制作方面,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尚未有陶瓷产区以打造此类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平台作为特色。博山陶瓷行业,可以抓住机遇,打造“中国北方陶瓷文创产品研发制作中心”特色品牌,既承担设计研发任务,也承接批量化生产文创产品订单,用匠心打造品质化的产品,诚信经营。那么,博山陶瓷行业发展将实现一次成功的转型。

猜你喜欢

博山市集文创
逛创意市集
源流“淄”味
陶溪川文创街区
古味市集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市集
铧芯文创
原乡(外二首)
开箱取宝之博山豆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