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寄递渠道非法入境植物种子种苗的监管难点及相关对策
2020-12-05欧阳俊陈小玲吴志平厦门邮局海关福建厦门361000
欧阳俊 陈小玲 吴志平 厦门邮局海关(福建,厦门,361000)
随着国际交流、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的蓬勃发展,入境寄递物已经成为动植物疫情传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严重威胁农业、生态和环境安全[1]。近年来,厦门关区从进境寄递渠道屡屡截获多种新型禁止入境植物种子种苗,本文立足厦门寄递口岸监管现状,分析监管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寄递口岸疫情防控的发展对策。
1 厦门寄递口岸进境植物种子种苗有害生物截获情况
1.1 趋势分析
2016-2019 年, 厦门寄递口岸截获非法进境植物种子种苗分别是231、516、172、157 批次,重量为191.2、213.4、90.9、86.6 千克(表1)。 在2017 年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展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后,2018 年截获量有明显回落, 但2019 年截获量下降幅度明显收窄,国门生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表1 2016—2019 年厦门寄递口岸截获非法进境植物种子种苗情况
从截获种子种苗的检出情况上看,2016-2019 年厦门寄递口岸检出一般性有害生物分别是32、25、17、17 种类和287、131、33、40 种次。在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方面,2016-2019 年分别检出2、4、1、2 种类和2、5、5、7 种次。 截获一般性有害生物种类和种次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2019 年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和种次均有上升,显示潜在的疫情风险仍处于较高水平。
1.2 种子种苗来源分析
数据显示,2016—2019 年, 截获非法进境植物种子种苗主要来源为北美洲和亚洲国家地区(表2,表3),2016 年截获202 批次,占比87.45%;2017 年截获406 批次,占比78.68%;2018 年截获123 批次,占比77.51%;2019 年截获93 批次, 占比59.24%。2018 年, 因违规从美国邮寄种苗的企业被行政约谈,来自美国的种子种苗截获率急速下降,截获量仅为1 批次, 导致2018 年北美洲地区的截获批次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 但2019 年北美洲地区的截获批次存在反弹,值得警惕;2018 年,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种子种苗的截获率上升明显,达76 批次,占截获总数的44.19%。此外,德国、荷兰的花卉鳞茎、多肉植物等观赏性植物的截获率也逐年上升。
表2 2016—2019 年厦门寄递口岸截获非法进境植物种子种苗来源情况
表3 2016—2019 年厦门寄递口岸截获非法进境植物种子种苗来源排名情况
1.3 检出有害生物类型分析
在进口植物种子种苗中截获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型包括细菌、真菌、病毒、节肢动物(昆虫、螨类)、线虫和杂草种子等(表4)。 检出以真菌和节肢动物为主,存在较大检疫风险,对农林产业威胁大。
表4 2016—2019 年厦门寄递口岸检出有害生物类型情况
2016 年10 月, 厦门寄递口岸从来自英国的进境邮寄物中检出洋葱腐烂病菌(Burkholderiagladioli pv. alliicola),系全国寄递口岸首次检出,该菌属于细菌类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是葱属植物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 可引起葱属植物产生洋葱球茎软腐病,其田间发病可导致洋葱89.1%的产量损失,贮藏期发病可导致洋葱整仓腐烂。 2015 年,厦门寄递口岸从面粉中检出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 Mitra),系福建寄递口岸首次检出,该菌俗称“小麦杀手”,是真菌类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难以根除,一旦传入我国感染小麦,将会对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此外,厦门寄递口岸已连续5 年从跨境“海淘”的生咖啡豆检出14 种次检疫性昆虫咖啡果小蠹,仅2019 年一年就检出多达6 种次。 该昆虫是咖啡种植区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可造成被蛀食的幼果腐烂、青果变黑、果实脱落,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果实,也会造成咖啡品质低。 咖啡果小蠹的连续检出也更加印证了生咖啡豆的高检疫风险属性。
1.4 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来源分析
2016-2019 年共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种类5 种19 种次(表5),从来源地上看,种类方面,其中来源地为泰国的检出物检出2 种类,占比40%;种次方面,印度尼西亚共检出5 种次,占比26.32%,马来西来、巴西和泰国分别检出2 种次,分别占比10.52%;从检出物上看, 生咖啡豆共检出14 种次, 占比73.68%,显示出生咖啡豆的检疫风险极大,其它检出物分别检出1 种次,分别占比5.26%。
表5 2016—2019 年厦门寄递口岸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来源情况
1.5 季节性分析
种子和种苗生长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大,春秋季是植物生长、成熟的关键期,同时也是非法邮寄种子和种苗入境的高发期。 数据显示,春秋两季截获的种子和种苗占全年截获总数的55%以上,且多以个人邮寄的观赏类植物为主,占比80%以上。
2 寄递口岸非法进境植物种子种苗监管难点
2.1 商业化引种进口单批数量大,定植面积广
植物种子、种苗体积小、数量多,产业规模一般难以达到用海运集装箱运输,大多数种子企业一般选择寄递进境渠道向国外客户购买植物种子、种苗,经培育种植后作为商品销往全国各地。 另有部分农产品蔬菜、粮食加工企业,从国外购买回的植物种子、种苗只能栽种一个生长周期,周期结束后需再通过邮寄渠道购买进境。 办理种子、种苗检疫审批手续门槛较高,从邮寄渠道入境则无需主动申报,违规邮寄的违法成本较低,导致不少种子、种苗企业存在侥幸心理,采用瞒报、藏匿等方式大批量邮寄种子、种苗违规入境。 商业化引种进口种子种苗入境后销售范围广且分散, 如果携带检疫性疫情,一旦逃漏检入境定植,扩散风险极高。 2019 年2月,厦门邮局海关就曾一次性截获种子11 万枚,其种植面积可达1.2 万平方米,相当于1.8 个足球场。
2.2 寄递渠道品类繁多、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
以厦门寄递口岸为例,每天平均有上万件的进境邮快件(信件、包裹、各类寄递物等)同一时间在进出境邮快件监管中心集中分拣,其中邮寄途径多样且兼具复杂性、未知性、特殊性。 种子种苗分散包装后隐蔽性强,为了逃避检疫查验,有的将禁止进境植物种子粘在画册上,有的将杂志、书籍挖空制造暗格,有的夹带在衣服口袋、鞋子、皮包等生活物品里, 有的用薰衣草小熊玩偶等新型手段藏匿,有的利用报纸、锡箔纸进行“严密”包装,有的甚至瞒报为“玩具”“装饰品”“礼品”“服装”等企图蒙混过关。 在无法提前预知寄递物信息的情况下,现场查验关员需要在6 秒钟的时间内对违禁物品进行精确判断,下达查验指令,监管难度大。
2.3 进境需求量巨大,违规寄递量逐年递增
随着国内传统经济类作物及新型观赏植物等相关产业发展,相关植物种子、种苗入境数量逐年增多,个人自海外网购植物种子、种苗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仅淘宝网就发现有关海外网购观赏植物卖家逾4 000 位、 销售进境植物种子种苗等信息18 万余条, 各类境外宠物植物爱好微信群、贴吧、论坛不计其数。 部分卖家通过建群组团,短时间内大批量寄递此类种子、种苗,企图利用数量大、批次多达到部分寄递物漏检、闯关入境的目的。
3 对策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法规,建立风险分析预警体系
结合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动物防疫法的修订,从法律层面提高邮寄植物种子种苗进境行为的违法成本,在违法行为的界定、入刑标准、刑事侦查等方面做出符合口岸执法实际的规定,对更好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的补充规定》(公通字〔2017〕12 号)中“一年内携带寄递违禁品将受到刑事处罚”的规定,在直属关层面与地方公安部门进行实际执行层面的沟通与协调,从而杜绝因目前违规邮寄种子、种苗行为违法成本较低,口岸一线执法中常碰到行政相对人屡抓屡犯、屡教不改的尴尬现象。 加强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警体系,完善应急措施。 跟踪国外最新动物疫情疫病动态和研究成果,及时更新和增补检疫条款的疫病名录; 发布重大动植物疫情预警信号;组织技术专利攻关,研究对同一疫病不同检测方法选择的使用,避免漏检。
3.2 规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广智能审图技术
包括建设装备新型海关专用CT 查验机的自动化查验流水线、 寄递口岸国门生物安全实验室、国门生物安全展厅等基础设施,创建一批具有植物线虫分离与鉴定、昆虫培养与鉴定、植物籽实萌发实验等技术能力示范寄递口岸[2];打造一批具有展示寄递口岸典型截获和检出案例的国门生物安全科普教育基地。 全面推广今年两会上倪署长介绍中国海关在全世界率先使用的智能审图技术,努力探索“人、机、犬”三位一体查验模式,加大现场查验人员培训力度,建立违禁物影像数据库,分析影像特征及成像规律,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违禁物的自动检验,提高重要疫情疫病的检出率, 在能保证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达到“管得住”还要“放得快”。
3.3 深化合作共筑国门防线,提高公众生态安全意识
深化与农业、林业以及邮政等相关部门的联防共治,农业、林业部门要加强对种子企业的宣传和监管,建立严格的追溯体系,对未办理进境许可和隔离试种的植物种子、 种苗禁止上市销售和跨地运输,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明确与国家安全部门在反恐、疫情疫病防控、打击逃漏检等方面合作内容和要求; 联合国家工信部门对网络销售境外种子、种苗等行为的打击查处,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屏蔽分享有境外种子、种苗购买方式的网络链接。要充分利用“4.15”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质量月活动”等活动形式,加强面向企业、学生和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活动。 要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报检窗口、社区宣传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动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和“绿蕾行动”成果,介绍违禁的负面清单产品,提高全民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意识,营造生态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