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及其实现路径

2020-12-05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共性艺术设计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设计审美的要求也逐步提升,设计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式扩张发展逐渐回归理性内涵式发展,开始思考关于设计教育教学领域内的公共价值、公共认知、公共精神、公共理性等教育共性与学科特性等课题。当下,“公共性”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存在,在教育领域中的指向与集中,通过事实形态的存在,展现了教育归属于公共活动范畴的这一当代教育的显著属性和典型表征,同时,也是教育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价值指向与必然趋向。

1.设计教育的公共性价值导向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性”概念是在近现代社会特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开始,主要是从政治角度提出的。理论家们从哲学范畴进行了多角度的阐释,德国汉娜·阿伦特因袭亚里士多德的部分观点,提出公共领域是与私人领域、社会领域相对而言的,强调了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职责价值实现的重要作用并赋予其独特的伦理价值,主张人的自由和个性只有在公共领域才能得以展现。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则围绕“理性的公共使用”的观点,将现代意义的公共领域界定为公民型公共领域,探索了“自由主义模型”的理论,并在《事实性与妥当性》一书中阐释了“政治型公共领域”的概念,突出公共性即是公共领域,与之相对应的“私人领域就是私人性”的范畴。马克思并不满足于政治解放形成的抽象普遍性的公共性,提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联合体之间的因为自由发展而相互促进,是共享自由发展的社会信息传播组织形式。从公共传播角度来看,这种主体间的相互共享性即为“公共性”。近现代以来,公共领域被赋予了一种更加现代的含义——成为政治以外的、以共同体为特征的公共活动空间。对于这种公共活动空间,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完全根植于现实的公民社会之中,是出于对“合理化生活世界的呼应”。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时代的发展,“公共性”成为传播媒介在时空领域的星概念,成为社会公器服务公共利益的一种实践逻辑。[1]

“公共性”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指向从政治领域、传播视野迅速扩展到教育领域中。教育本身属于知识传播,面向社会整体利益,履行的是社会公共职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知识传播的公共服务,既能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属性,是政府行驶管理教育公共事务,实现教育公共利益,运用教育政策行使公共权力制定和实施教育行为规范、准则、策略的依据。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越来越打破原来的“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关系,逐渐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基于“公共性”哲学范式转向的平等对话沟通与交往的“共同主体间性”关系,激发各主体的平等参与意识。教育的公共属性在教育研究领域受到重视和关注,出现众多的研究热点。但对于设计学科教育的“公共性”研究和转向路径依然缺少系统性的研究与理论阐述。

当前国内对于设计教育“公共性”的研究主要是对“公共艺术教育”话题的关注,即雕塑、壁画、陶艺、装饰、工艺美术等“公共艺术”范畴的研究等。此处的“公共”主要是基于艺术传播视域空间属性的开放性,即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展示。国外对设计教育“公共性”的研究在美国呈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转向,重视以学科为基础全面综合的艺术教育(DBAE)和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英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主要表现为设计教育的“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即强调全民艺术设计的教育模式,将“审美生活化”和“生活审美化”理念融入教育中。日本设计教育的“公共性”则表现为通过设计教育“共同课程”“美术馆展示”“社区化”等方式,建构“全人”的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体系。通过中外关于设计教育“公共性”发展历史与趋向分析,可见,目前设计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的不同专业方式、培养目的、研究方向变革等方面的“公共性”研究。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公共性”被赋予了更多关于社会公共价值认同和公共价值传播的内涵,更提供了一种研究教育发展价值的新型研究视野与研究范式。因而对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及其路径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理论阐释变得尤为重要。

2.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模式探索

从教育领域的社会担当和责任角度来看, “公共性”是指在整个社会的分工中,教育作为一种担当,既承担着已有文明的传授之责,又肩负着唤醒人类创造力之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体活动作为社会活动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教育的整体活动,促使区域、民族、国家、全世界共同面对。所以说教育具有公共性。

教育“公共性”的显现既是现代教育特征的一种时代变化,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另一种新的价值诉求。“公共性集民主、公正、秩序三维于一体,自然成为当代教育矫治的现实归于终极追求”。[2]活动赋予了新的价值导向——即教育活动应以公共价值为导向。基于满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设计教育,是教育公共性的“最后一公里”体现和落实。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源于“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近二十年得到繁荣,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设计教育社会责任与价值理念、设计内涵与设计边界的讨论、反思。设计教育作为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的诉求中要从其本质上注重艺术化、审美性的品质建设,增强与经济、文化、生活、科技等社会维度的建立,以公共价值为导向,彰显其教育“公共性”的显著时代特点。

2.1 设计价值的“公共性”诉求

随着设计产品生产与人民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设计的价值需求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作为实用艺术的设计,其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的价值在不同时期有不同需求。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工业时代,艺术设计一般被认为是工业设计时代,设计的价值需求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的实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后,设计更加注重审美形式与实用功能并重的体验感,即现代主义设计。设计师们高度关注的是物与人可能产生的各种关联性。从材料、结构、功能到样式、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细节的挖掘,并试图通过设计让细节成为情感激发的原点,同时也使得设计成为人的情感寄托之所和维系信息交换的一种特殊方式。设计所赋予的满足情感激发的需求与信息交换的传播方式,也是满足人实现其公共属性的手段之一。在当下,设计产品和设计师越来越成为设计公众所津津乐道的话资与打开社交生活的钥匙。对于某一设计风格的偏爱可以组成一个看似松散又紧密联系的群体,或者因为某一设计品牌的忠诚而产生交集的人比比皆是。如法国鬼才设计师飞利浦·斯达克与阿莱西合作的外星人榨汁机,自1990年诞生至今仍然是设计专卖店的畅销款。这个拥有柠檬头和三只像蜘蛛一样细长脚的榨汁机,像一艘即将腾空的外星人飞船,尴尬地落在地球一角。自问世以来,备受欢迎与推崇,但其作为设计产品却缺少产品所必需的实用性、人机工学要求的可控性、实际操作方面的耐用性以及使用感受方面的关爱性。其设计者本人也清楚地明白产品本身实用价值的匮缺,所以在演讲过程中讲到,“这个榨汁器就是为了起个话头而设计”。姑且不去讨论这款造型独特的榨汁器在美学功能上显现了艺术形式的无限美好,但就其设计目的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理念,去体现情感化设计,使体验者能够借此设计产品将其艺术品位将周围人引入到一种众多的、公共的可交流的共同话语空间中,满足了体验者融入公共性的情感功能,这才是最实用的功能。此款设计产品的畅销不衰证明了设计在公共传播时代满足人类公共属性诉求下其外形美学和精神需求的高度统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忽视设计主体创造意识和无视公共需求的设计活动的悲哀。

2.2 传播时代设计教育“公共性”的发展障碍

德国学者阿尔弗莱德·弗得罗斯指出,公共利益既不是单个人所欲求的利益的总和,也不是人类整体的利益,而是一个社会通过个人的合作而生产出来的事物价值的总和。1997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使“设计艺术学”这一学科名称正式确立。经过二十年的迅速发展,逐步建立起独具学科特色的教育体系,且办了世界最大的设计教育,全国70%以上的高校开设了设计专业。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最新数据显示,近几年每年产生数以十万计的毕业生。规模的迅速膨胀既成为中国设计创意产业的潜在动力,同时,也是造成设计就业、设计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设计教育的实质性综合素质改革成为教育界迫在眉睫的任务。

20世纪的设计教育曾经以追求精益求精的专业知识为最高目标。为实现专业的细分,2012年,教育部对学科进行重新分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代码为1305)成为艺术学科下设的5个学科类之一。同时,将1998年专业目录中的两个设计专业——艺术设计学(代码为050407)、艺术设计(代码为050408)——进行整合与细分为八个专业:艺术设计学(代码为130501)、视觉传达设计(代码为130502)、环境设计(代码为130503)、产品设计(代码为130504)、服装与服饰设计(代码为130505)、公共艺术(代码为130506)、工艺美术(代码为130507)、数字媒体艺术(代码为130508)。这种对设计专业的细分,一方面对应的目标市场和就业方向更加明晰,让学生在学习中更专业、更有目的性,使其在专业上能够真正做到精通,能够培养专业技能更强的市场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知识的积累将更加专业化,同时专业的过分细化也会造成不同专业之间交流变得更加困难,甚至出现某一专业的受教育者对于其他学科领域完全不了解之类的情况。

设计教育在狭义上说,是培养具有设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设计能力与设计意识的专门人才。从宏观意义上,设计教育并不仅限于以行业划分为基础,以技艺传统和设计经验的传承、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更注重建立一种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要从更广泛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思考设计教育的目的,冲破以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以职业培养目标的现有设计教育维度,而更加注重培养具有艺术设计理念,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具备宽阔眼界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未来社会中不断发挥设计功能,具有艺术内涵、科研内涵、文化内涵,具有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多元化、综合化、人性化、公共化的教育人才。

2.3 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认同

“设计”作为综合性学科,需要将其他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实现跨学科发展。在教育实践中对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重新构架,对设计目标赋予具有社会公共价值的范式。毕竟,设计从来不是单纯的以创造“艺术之美”为目的,而是需要其创造价值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体现其“经济之值”的专业。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小到日常生活用品,大到火车建筑,无处不展现着设计对社会的渗透和影响。设计俨然成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方式,在公共传播时代以其时代特有的文化形式改变着人类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公共性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设计是一种生产力,也是经济效益”,设计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在整个社会系统运转过程中承担着提供多元化、综合性人才培养的作用,担负着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发展的“公共性”职责。“设计的社会价值就是设计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当设计作用于人的生活,满足社会所需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舒适的状态时,社会价值就凸显出来”。[3]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种设计思想层出不穷,设计教育更进一步展开关于设计价值的终极目的思索——如何将多种设计意识趋同或者共生相融,使之达到“和而不同”、“和而生物”的整体“和谐”,以创造和谐的人类生活社会。

当下,公共性成为多元主体在对话中达成认同、共识和承认的产物,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设计教育发展历史嬗变的全面梳理与考量,发现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对设计人才需求增加,促使专门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民办学校、甚至一些独立的院校也纷纷开展设计专业。这种以经济效益市场为导向的设计教育的发展繁荣,在各种制度设置上滑向了技术至上与功利价值的深渊,僭越了设计教育本身的公共性,忽视了对于人类共同生活所应遵守的社会价值准则,以及人们对生存、生活本身意义与价值的关怀。在功利主义目标导向下,设计教育不断地追逐着经济效益的市场评价体系,忽视了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高校设计专业的名次、排位,学生的就业数据,毕业生的收入指标,教师的社会实践收益等成为设计教育培养质量衡量的重要的甚至是全方位的考评标准。设计教育资源配置与目标设置的失衡,直接导致设计教育公共性的式微。

3.设计教育公共性转向路径探索

冲破设计教育发展在价值导向上的困境,是中国高等设计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为培育良好的设计教育公共性转向的发展路径,将设计教育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公共性研究的已有经验与探索范畴,在现实的培养过程中加强设计教育公共性的探索。

3.1 加强设计公共精神价值研究,塑造设计教育公共性目标导向

设计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活动,其公益性已为世界所公认。它要求政府、学校及学校相关共同体中每个主体都以社会公共福祉为指向。在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中建立与社会的多方位联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在专业上与社会发展接轨,使社会运行有更为广泛的公众参与。艺术设计教育的公共性是作为学校教育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之一。基于公正性,通过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教育信息的公开,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在公共传播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该走向社会,采用社会的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合作企业、企业研发人员、高校教师、研究者、学生等多方资源融合在一起,实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构建一个动态的、异构的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应用型、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培养。[4]共性中强调“公”与“私”的关系,艺术设计教育将教学与实践紧密关联,大学与社会不可分割,坚持“活私开公”:“开公”即重视艺术设计教育,灵活运用高校的艺术教育,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活私”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社会,与社会发展接轨,更好地建设艺术设计教育,在“公共领域”中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其利益共享。

3.2 探索公共观念的人才选拔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普遍适用性和公共开放性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相当范畴内将设计学与美术学的人才选拔方式、基础教育内容混为一谈,采用“素描+色彩”考试模式选拔出来的学生在入校一年级仍然延续了美术学基础教育的模式,忽视了设计学在审美基础教育的社会“公共性”属性与设计“实用性”功能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对艺术设计学生的选拔时,注重“公共性”属性的融入。近些年高校在设计专业选拔考试中,更加注重将社会公共属性的选题纳入人才的选拔过程中。中央美院艺术设计专业考题是:2016年跨界生物与艺术设计专业的考题《转基因鱼》;2017年跨界音乐、文学与艺术设计,根据鲍勃·迪伦的一首歌《答案在风中飘荡》设计一款获奖证书;2018年的考题——《幸福指数》,更加突破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测试,增大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中央美院教学副院长苏新平,在采访中指出,“中央美院希望考生不仅为求学而来,更要为实现个人价值以及怀抱对社会文化价值传播的责任感而来。”近些年,中央美院逐渐以个人体验为主的能力考查转向社会焦点、时代观察等社会“公共性”创造性理解的跨越,在一定维度上诠释了公共传播时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公共性”转向及其在人才选拔时的路径探索。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如果大学的第一年仍然耗费在用旧的态度重温旧的功课,那是致命的错误”。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持续“基础素描”和“彩色写生”的培养模式,缺少造型基础、设计色彩、形式基础、思维训练等设计基础课程的安排。近年来,在人才选拨的改革过程中,逐渐加大了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将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社会公共性纳入专业建设与培养目标,在培养方式中加强公共设计理论、传统文化知识、社会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设计服务意识、社会公共意识、人性化、多元化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致力于培养方式的改革,推广“工艺工坊”“工作室制模式”“实战项目教学法”“校企合作”“创新设计”等设计教育方法,将艺术设计教育纳入“公民教育”指导思想下,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在培养过程中重视设计“公共属性”的发展。

3.3 探索公共观念的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多元协同的办学机制

教育的“公共性”关注的是在教育实践领域中如何贯彻应用“公正”这一价值原则。在公共传播时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多关注的是如何使教育机会、资源、条件、利益等分配原则能够符合某些“应得”原则并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实现某种“相称”关系。从公共传播视野的信息流动性来看,封闭的制度一定是低效的。设计教育的公共性并非是静止的封闭的抽象的,而是在实践中动态的活跃的开放的系统。一方面,设计教育需要不断地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需求,审视与调整办学思路、发展战略、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增强社会与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设计服务社会与时代公共价值表达。另一方面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寻求促进设计教育发展的资源融合方式与开放合作平台建设。

高校资源配置的传统模式主要依赖中央财政,在一定程度上看,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部门,缺少资源配置的主导性与主动性。同时,高校由于其层次和专业不同,资源配置也有着明显差别。实力较为雄厚的高校或者专业更易获得更多的资源,而实力较弱的高校或者专业则较难得到有力资源配置。在新形势下,面对高等设计教育发展的机遇,应采取积极措施,从各方面加强在继续保持国家整体和专项投入主渠道的前提下,更需要高校构建多元化的自主投入体系,加大向公共性资源融合开放的力度,鼓励设计行业通过社会捐赠、民间资本投入等方式实现设计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优化。同时,公共传播时代,多元主体进一步分化,更需要通过网络建立多元办学主体的长期合作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系统的开放融合,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平台。

注释:

[1]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年第 6期,第9页。

[2]冯永刚:《教育的公共性意蕴及其当代拓展》,《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第24期,第7页。

[3]李立新:《设计价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 77页。

[4]荆雷、李琳娟:《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生态系统探索与构建》,《教育发展研究院》2015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公共性艺术设计价值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论大学图书馆公共性形成与发展
小黑羊的价值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