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昌郡建置沿革

2020-12-05

敦煌学辑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晋书瓜州酒泉

杜 海

(兰州大学 敦煌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20)

西晋元康五年,晋昌郡始设,归属凉州。晋元康五年以后至张轨任凉州刺史以前,凉州应有金城郡、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西郡、酒泉郡、敦煌郡、西海郡、晋昌郡。(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4《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33-434页。据《晋书·地理志》记载:

元康五年,惠帝分敦煌郡之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等五县,分酒泉之沙头县,又别立会稽、新乡,凡八县为晋昌郡。(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4《地理志》,第434页。

可知西晋元康五年时分敦煌、酒泉郡置晋昌郡,下辖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沙头、会稽、新乡八县。西晋晋昌郡的增设,表明汉晋时期敦煌郡经济、人口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其东部诸县有了独立设郡的需要。晋昌郡设立之初,即下辖八县,成为河西大郡。对于西晋晋昌郡诸县的地理位置,学者已做了大量的考证。广至县位于今瓜州县踏实乡西北破城子,即唐代的悬泉堡。(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27页;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7-131页。晋昌郡宜禾县非汉代敦煌郡之宜禾都尉,而是位于今瓜州县六工破城,即唐代常乐县。(4)李并成《汉敦煌宜禾都尉府与曹敦煌郡宜禾县城考辨》,《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2期,第98页。冥安县的位置汉晋之间有所变动,变动的时间即在晋昌郡设置时期。据考汉代冥安县位于锁阳城东北约4.5公里之南岔大坑古城址,晋元康五年新设晋昌郡,冥安升格为晋昌郡治,其主城向西南迁至今锁阳城遗址。(5)孙修身《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3期,第8-17页;李并成《汉敦煌郡冥安、渊泉二县城址考》,《社科纵横》1991年第2期,第51-53页;李并成《汉敦煌郡冥安县城再考》,《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第43-44页。深泉县,即汉代渊泉,汉敦煌郡渊泉县的管辖范围在今疏勒河中游绿洲的瓜州县东半部和玉门镇以西部分地区。(6)李并成《汉敦煌郡冥安、渊泉二县城址考》,第31页。伊吾县在晋昌北境,据《元和郡县图志》“至魏立伊吾县,晋立伊吾都尉,并寄理敦煌北界,非今之伊州”,(7)[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29页。据此学者认为巴州故城是魏晋时期的伊吾县,伊吾县距离宜禾县较近。(8)李并成《魏晋时期寄理敦煌郡北界之伊吾县城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第41页。沙头县的位置在玉门市花海比家滩故城。(9)李并成《甘肃玉门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2期,第111-112页。会稽县,即今瓜州县小宛破城。(10)李并成《归义军会稽镇考》,《敦煌吐鲁番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5-226页。新乡县,晋元康五年之前应当位于敦煌郡东部,敦煌新乡县位于敦煌郡与酒泉郡之分界线。(11)范英杰《五凉侨置及相关问题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年,第93页。又据《晋书》记载:“(张)骏观兵新乡,狩于北野,因讨轲没虏,破之”。(1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6《张轨传》,第2235页。可知新乡县位于晋昌郡北部。对于晋昌郡伊吾县的位置,学者有不同看法,李正宇据《太平寰宇记》所载汉广至县的位置,认为广至县在巴州故城。(13)李正宇《汉敦煌郡广至新城考》,《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第69-78页。如此则伊吾的位置就不在巴州。据《晋书·吕光载记》记载:“苻坚高昌太守杨翰说其凉州刺史梁熙距守高桐、伊吾二关,熙不从。光至高昌,翰以郡迎降。”(1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6页。高昌郡太守杨翰建议凉州刺史梁熙主动防御吕光东进,此建议的提出在吕光进入高昌以前,因此高桐关或是位于高昌郡附近的要塞,而伊吾关应当位于晋昌郡西北的交通要道。那么伊吾县虽寄理于敦煌北界,是否就是冥安县北之巴州故城,尚待进一步考证。此外,对于渊泉、沙头县位置,学者亦有不同的看法,悬泉里程简记载:“玉门去沙头九十九里,沙头去乾齐八十五里,乾齐去渊泉五十八里”,(15)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6页。学界不同的观点主要是出于对汉简所载各县位置关系判断的不同。贾小军对渊泉、沙头等县的位置提出了疑问,认为李并成所考“渊泉县故城”或为汉酒泉郡乾齐县遗址。同时认为沙头县在玉门市中渠村东南1公里处的魏晋古城城址。(16)贾小军《汉代酒泉郡驿置道里新考》,《敦煌研究》2020年第1期,第119-122页。贾小军认为沙头应当位于东西干道,而李并成认为汉简所载沙头至玉门间的距离是南北距离。(17)李并成《汉酒泉郡十一置考》,《敦煌研究》2014年第1期,第115-120页。这样一来,学者们对于汉简所载诸郡位置就有了不同的判断。虽然晋昌郡部分县城位置尚无法最终确定,但经细密的考证,加之出土汉简文献的印证,晋昌诸郡的位置关系基本可以确定。西晋时期设立的晋昌郡包括了汉代敦煌郡东半部及酒泉郡西部之沙头县,为河西重镇。

西晋至后凉时期,晋昌郡建置变化应当不大。前凉建兴三十三年(345)时,张骏以敦煌、晋昌、高昌、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玉门大护军三郡三营为沙州。(1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4《地理志》,第434页;魏俊杰《十六国疆域与政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94页。可知前凉时期晋昌郡归属沙州管辖。前秦灭前凉后,晋昌郡行政建置应当承袭前代。淝水之战后,吕光回师凉州,《资治通鉴》记载,“(梁)熙移檄责光擅命还师,以子胤为鹰扬将军,与振威将军南安姚皓、别架卫翰帅众五万拒光于酒泉。敦煌太守姚静、晋昌太守李纯以郡降光”。(19)[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06“孝武帝太元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353页。可知太元十年(385)以前晋昌属前秦凉州,太元十年吕光入据河西,晋昌郡归属吕凉政权。史载太元十一年,王穆袭据酒泉,自称大将军、凉州牧,同时以索嘏为敦煌太守,(20)[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7-3058页。此时晋昌郡应在王穆控制范围内。太元十二年,吕光克酒泉,进屯敦煌郡凉兴县,(2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06“孝武帝太元十年”,第3381页。史载隆安四年(400),段业“分敦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为凉兴郡”,可知凉兴原属敦煌郡,参[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58页。此后晋昌郡归属后凉。至隆安二年(398),晋昌太守王德、敦煌太守孟敏以郡降段业,(2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06“安帝隆安二年”,第3470页。晋昌郡属北凉段业政权。又据《宋书》记载:

时蒙逊兄男成将兵西守晋昌,闻蒙逊反,引军还,杀酒泉太守叠滕,推建康太守段业为主。业自号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以男成为辅国将军。男成及晋昌太守王德围张掖,克之,业因据张掖。蒙逊率部曲投业,业以蒙逊为镇西将军、临池太守,王德为酒泉太守。(23)[梁]沈约撰《宋书》卷98《氐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12页。

晋昌守将沮渠男成助段业取酒泉,沮渠男成与晋昌太守王德助段业取张掖,可知晋昌地区的军事力量是北凉政权的有力支持。这一时间段,晋昌郡所辖郡县基本没有变动。隆安四年(400),段业“分敦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为凉兴郡”,(2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58页。可知隆安四年以后宜禾不再属晋昌管辖。晋昌郡为河西大郡,西凉李暠政权是在晋昌唐氏的支持之下建立的,史载:“隆安四年,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玄盛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2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59页。至李暠迁都酒泉,西凉郡县设置再度发生变化,史载:

初,苻坚建元之末,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徙七千余户。郭黁之寇武威,武威、张掖已东人西奔敦煌、晋昌者数千户。及玄盛东迁,皆徙之于酒泉。分南人五千户置会稽郡,中州人五千户置广夏郡。余万三千户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筑城于敦煌南子亭,以威南虏。(2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63页。

可知李暠迁都酒泉后,新置会稽、广夏、武威、武兴、张掖诸郡。李暠自敦煌迁都酒泉后,为了巩固统治,将敦煌、晋昌境内的民众迁徙至酒泉,其目的是增加酒泉郡的人口数量,应对北凉的威胁。但其侨置诸郡是否都在酒泉郡之内,相关材料不足以说明。李暠侨置诸郡中,武威、武兴、张掖诸郡应与晋昌郡无涉,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认为:“(李)暠于敦煌城外筑城,侨置三郡,非实土也。”(27)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编《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第4175页。亦有研究认为西凉武威、武兴、张掖诸郡所置之子亭,即唐五代敦煌南紫亭镇。(28)范英杰《五凉侨置及相关问题研究》,第97页。而会稽郡的位置,冯培红认为其位于今玉门赤金煲附近,位于原酒泉郡的地盘。(29)冯培红《河西走廊上的会稽与建康》,冻国栋、李天石主编《“唐代江南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唐史学会第十一届年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65-266页。尹波涛亦认为李暠所置广夏、会稽郡位于酒泉境内。(30)尹波涛《粟特康氏会稽郡望考论》,《敦煌学辑刊》2017年第1期,第159页。此二种推断更符合《晋书》中的记载。但是仍有学者有不同看法,李并成认为西凉侨置会稽郡即晋昌郡之会稽县,广夏郡在反州县东部肖家古城之南城。(31)李并成《归义军会稽镇考》,第224-225页;李并成《北朝时期瓜州建置及其所属郡县考》,《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第120-121页。范英杰梳理诸家观点后认为,广夏、会稽二郡的位置当在双塔堡以东截山子北面的绿洲地带。(32)范英杰《五凉侨置及相关问题研究》,第98页。也就是说,随李暠东徙民众并不一定如《晋书》记载完全迁徙至酒泉境,其侨置之会稽、广夏郡是位于原晋昌郡。如果从李暠统治策略上看,会稽郡亦有位于原晋昌郡会稽县的可能性,李暠于敦煌南筑子亭城,在晋昌郡会稽县基础上置会稽郡,都是其迁都酒泉之后巩固统治的举措。晋昌郡原有伊吾、冥安、深泉、广至、沙头、会稽、新乡诸县,至李暠迁都酒泉后,除会稽县外,其余诸县或仍属于晋昌郡管辖。《宋书》记载:“高祖践阼,以歆为使持节,都督高昌、敦煌、晋昌、酒泉、西海、玉门、堪泉七郡诸军事,护羌校尉,征西大将军,酒泉公。”(33)[梁]沈约撰《宋书》卷98《氐胡传》第2414页。又《魏书》记载:“(李宝)父翻,子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34)[北齐]魏收撰《魏书》卷39《李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85页。可知西凉时期,晋昌郡当一直存在。

西凉李歆东伐沮渠蒙逊,战败被杀。蒙逊据酒泉,继而攻灭敦煌。沮渠蒙逊灭西凉后,于北凉玄始九年(420)设置沙州,南朝宋永初元年“进蒙逊侍中、都督凉秦河沙四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西夷校尉、凉州牧,河西王,开府、持节如故。”(35)[梁]沈约撰《宋书》卷98《氐胡传》,第2414页。蒙逊灭西凉的过程中,晋昌郡似未进行激烈抵抗,而降于蒙逊。蒙逊灭西凉后,以索元绪行敦煌太守,(36)[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19“武帝永初元年”,第3737页。以唐契为晋昌太守,史载:“晋昌太守唐契反”,(37)[梁]沈约撰《宋书》卷98《氐胡传》,第2414页。”可知唐契先降于蒙逊,任晋昌太守之职,后反抗失败而奔伊吾。北凉沮渠蒙逊时期,晋昌郡属于沙州。后沮渠牧犍降于北魏,沮渠无讳奔晋昌,(38)[北齐]魏收撰《魏书》卷99《沮渠蒙逊传》,第2209页。晋昌成为沮渠无讳抵抗北魏之据点,且无讳再次短暂占据酒泉,最终在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为奚眷所败。北凉时期,唐瑶以晋昌郡守拥护李暠建立西凉政权,沮渠无讳居晋昌而据守河西西部,可知晋昌郡为河西地区的军事要地。

北魏时期设立敦煌镇,晋昌郡改为晋昌戍。《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后魏太武帝于郡置敦煌镇。”(39)[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第1025页。肃宗熙平二年(517),“敦煌镇上言晋昌戍木连理”(40)[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2下《灵征志》,第2961页。,可知晋昌戍此时仍属于敦煌镇。(41)李并成《北朝时期瓜州建置及其所属郡县考》,第119页。北魏明帝时期,改敦煌镇为瓜州,《元和郡县图志》载:“明帝罢镇立瓜州,以地为名也,寻又改为义州,庄帝又改为瓜州。”(4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第1024页。李并成考北魏瓜州领九郡,即敦煌、效谷、寿昌、晋昌、会稽、广夏、玉门、酒泉、常乐。前述西凉时期晋昌郡或仅保留深泉、沙头、冥安、广至、新乡、伊吾诸县,北魏时期沙头县废除,新乡郡归属玉门郡,宜禾县归属常乐郡,伊吾县至北魏时期升级为伊吾郡。(43)李并成《北朝时期瓜州建置及其所属郡县考》,第119-122页。此时晋昌郡仅保留冥安、深泉、广至三县。北周时期省并郡县,会稽郡、广夏郡合并至晋昌郡,《太平寰宇记》载:“瓜州……至凉武昭王遂以南人置会稽郡,以中州人置广夏郡。至后周初并之,复为晋昌郡。”(44)[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卷153《陇右道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59页。《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晋昌县……周武帝省入凉兴郡。”(45)[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第1028页。凉兴郡即凉兴县,《隋书·地理志》记载:“后周并凉兴、大至、冥安、闰泉合为凉兴县。”(46)[唐]魏徵等撰《隋书》卷29《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6页。可知北周武帝时期,晋昌郡并入凉兴县,晋昌郡废除。隋代虽无晋昌建置,但是亦有晋昌城。史载:“高昌王麹伯雅上状,帝遣裴矩将向氏亲要左右,驰至玉门关晋昌城。”(47)[唐]魏徵等撰《隋书》卷84《北狄传》,第1878页。唐武德七年复置晋昌县,《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晋昌县,本汉冥安县,属敦煌郡,因县界冥水为名也。晋元康中改属晋昌郡,周武帝省入凉兴郡。隋开皇四年改为常乐县,属瓜州。武德七年为晋昌县。”(4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第1028页。可知唐代的晋昌县实际为汉代的冥安县。

综上可知,西晋元康五年时分敦煌、酒泉郡置晋昌郡,晋昌郡下辖宜禾、伊吾、冥安、深泉、广至、沙头、会稽、新乡八县。东晋隆安四年以后宜禾不再属晋昌郡管辖。李暠迁都酒泉后,会稽县亦不属晋昌郡。五凉时期,唐瑶以晋昌郡守拥护李暠建立西凉政权,沮渠无讳居晋昌而据守河西西部,可知晋昌郡为河西地区的军事要地。北魏时期,晋昌郡仅保留冥安、深泉、广至三县。北周武帝时期至隋代,晋昌郡废除,但晋昌城仍在史籍中出现。唐武德七年复置晋昌县。

猜你喜欢

晋书瓜州酒泉
闻鸡起舞
瓜州的“大地之子”
嵇绍重礼
闻鸡起舞
月映祁连玉,酒泛夜光杯——酒泉夜光杯雕技艺
瓜州品瓜
利用Landsat影像定量评价土地盐渍化的方法探索
泊船“瓜州”变“呱州”
枕戈
酒泉藏家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