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意产业的兴起看人才的输出端口
——艺术(设计)教育对接市场与文化创新需求的可行性
2020-12-05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高薇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 高薇
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基础部 | 曹丹
进入21 世纪,世界经济活动在超出国界、相互渗透、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前提下,全面进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2001 年,美国在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项目研究报告里指出:“美国文化,是美国智慧与创造精神共同积聚的一种资本。”这一研究表明,当今世界的经济秩序在信息、知识与技术共谋的社会形态中,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主要的特征是:生产不再依赖资本,生产要素以智力资源为主。思想、创意正逐渐取代资本成为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在多样性、片断性、不确定性的观念、思想逐渐取代理性主义,普遍化、总体化的知识基础以及一致性观念(包括因果观念)等将在解构中分解、崩析;个体以及由个体精神主导的团队创造与创新,使多样化的文化创意赢得了普遍的赞誉和尊重,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开始从经济增长转向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警惕物质生活趋同,关注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同时,人们的生活以及生活自身似乎也变得充满创意。
创意经济,是一种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新兴的社会经济形态。它的勃兴不仅可以借助文化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而且,还能使企业在脱离旧有的规训中,成为支撑创新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国智慧与创造精神能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积聚为中国独有的文化资本,中国能否在全球经济共生发展的文化路径中,衍生出新型的、以网络科技为主导的创意经济形态,所有这些问题及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要求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重新审视其总体办学的发展方向,整合、调整办学定位,实施知识结构转型,全面对接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在建构课程体系、梳理传统教学方法、手段的同时,全面地审视普遍化、总体化的知识基础及一致性观念,检视那些徒有虚名的社会(设计)实践成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改变单一于审美技能训练的课程设计中,剔除旧有的教学理念或观念,改变那种不假思索、批量输出动手能力低下、缺乏跨界力与创造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
以文化创新为主导的创意产业(CACI)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它具有主体文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以及产业化的方式来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特征,强调主体就是个体。在这个新兴的产业平台上,个体的创造力及其素养,被视为产业链的技术核心。例如美国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等。
这种情形的出现,如同创新理论鼻祖、美籍奥地利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得②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 年出版)中指出的那样:“创新,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就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三个创新方式相互支撑与促进的结果。”他最早提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劳动力,而是创新。他认为,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与使用。20 世纪80 年代,熊彼得率先启用的“创造性破坏”、“创新”以及“企业家精神”等关键词,逐渐成为美国乃至全球主流经济论述的重要核心概念。这一时期,在哈耶克③等人的思想影响下,撒切尔夫人、里根等极力倡导、推行的新自由主义,鼓励私有化、反对政府干预,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竞争,鼓励文化创新发展。至此,新自由主义政策开始全面刺激创意产业的发展。
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所谓创造性破坏或创意破坏性技术——实际上是通过文化、技术的跨界来获取优于过去技术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突破。其中,如何使技术重组与创新方式形成诸如“电话取代电报”的创意技术;如何使更多人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吸引投资等等,几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企业间不断实施全球性市场竞争的核心目标;传统的、基于线性思维的理性和经营模式——在遏制“创意破坏性技术”等后果中,开始呈现出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投资风险与危机。因此,美国前联储会主席艾伦·葛林斯潘常常把能为公司赢得更多市场的理论泰斗熊彼得的名字挂在嘴边,他说:“相比其它国家而言,美国经济更加明显地反映出前著名哈佛教授熊彼得所谓‘创造性破坏’理论。”进入21 世纪,随着这一理论的持续发酵,社会化的创新进程不断加速,新兴的、以创新科技为主导的技术革命——在取代陈旧生产设备的科技形态中,不间断地以跨界、重组的方式,实现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突破,以技术创新、文化创新为导向的“新经济④”现象日益波及全球。
二
创意文化,注重知识、信息的生产、传播与使用。创意人才的培养与当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有着密切的文化关联。如何在传统学科中,建构起跨学科的专业平台,制定出有利于培养文化创意人才的课程体系等等,似乎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不得不面临的、实现学科整合的核心课题。
与创意文化有着文脉关联的、近现代中国艺术教育,肇始于100 多年前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工业学堂开设图案课程。这种主动引入西方图案理论、吸纳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举措,曾使中国“拟定图样、图绘、图稿、图案、图画、工艺、美术”等不太确定的概念称谓,逐渐地凝练为癸卯学制中的学堂科目。20 世纪初,雷圭元等青年留学生从日本、法国引入了图案学理论。其间,在经历了图案、工艺美术(美术)、现代(设计)艺术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后,创意艺术终于迎来了与当下文化、产业共谋发展的历史机遇。
但令人唏嘘的是,受制于落后办学观念和办学条件影响,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始终在强调学院化模式、忽略市场及其前瞻性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错失与实务艺术(设计)对接的历史契机。例如,上个世纪80 年代初,广州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湖北艺术学院(现湖北美术学院)等在引入德国包豪斯课程理念时,率先开设了“三大构成”课,以改变基于学院式的工艺美术教育模式。但奇怪的是,这一试图将工艺美术教育转化为现代设计教育的课程改革,不仅没有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达成与社会接轨的文化需求,而且,那些停留在形式上的学习和研究,还演变为无休止的、基于美学形式的学术争议。这一时期,除了广州美术学院身处经济特区,成功实现教育模式转型外,其他中国高等艺术院校针对计划经济模式的种种教学主张及其课程体系改革,客观上无法聚焦市场。其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的条件下,各校、各学科实施专业细分的发展思路,也仍然没有达成人才输出端口与市场需求端口的对接。
进入21 世纪,中国高校施行扩招政策。各综合性大学纷纷招聘专业教师,创建美术与设计学院、传媒学院。开设广告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首饰设计、皮具设计以及传媒、播音主持专业等。一时间,传统的、具有独立建制的美术学院,开始艰难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化;985、211 高校中的艺术(设计)类专业逐渐成为艺考生的报考新宠;不同类型的培训、补习机构,招聘教师,制定计划,租赁写字楼开班授业。其中,在中考按分值高低形成生源分流的政策驱使下,分流于美术高中、综合性高中进行“定向式”培养的学生,成为各类“考前培训”及文化课“速成辅导”机构追逐的生源与目标。其次,针对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展开的课程体系改革,也使“语文为王”的中、小学教材改版,转化为一场新的社会性的躁动——许多家长规劝孩子们利用周末、假期投入新一轮的、涉及素质提升的课程培、补计划。其三,自恢复高考以来,美术高考培训这一起始于民间开小灶、最终定格于市场机制的考前模式,因具有稳定的生源——而渐渐地形成了培训机构(专业教师)、培训教材(出版商)、培训用品(供销商)等相关行业互利共赢的、考前培训市场。
美术高考培训,是培训机构针对美术统考、校考的一种培训模式。它主要采取“应试模块”进行教学,强调考生考试的合格率。因此,当这些经历了“应试模块”培训的新生进校后,种种背离写生观察与表达的“应试”后遗症,使所谓针对造型基础的训练,变成了不假思索的默、记练习。进入高年级后,许多学生在缺乏创造力的课程机制里,主动放弃思考,极力地配合、顺应——以“技术模仿替代美学创造”的、学术性的“利益规约”。针对此类现象,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⑤(Gerhard Mathias)说道:“中国的艺术和设计院系已经蜕变为一家家赢利企业,其产品就是通过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把一批又一批的次品毕业生提供给社会。”
三
教育,是通过知识传播、能力养成等来促进学生心智成长、成人的一项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社会活动,其本质要义关乎人的养成,即让人成为人,使人变得完整、有尊严。值得关切的是,中国高校扩招引发的教育质量下滑,客观上使受制于社会利益驱动的“人才培养”转化为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出”。其剥离人、忽略理想、无视学科建设的结果,导致趋利的社会性涌动呈现出唯利是图、贪图功名、维护规约、强调“利益至上”的现实逻辑。其中,在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历史境遇中,各种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观念碰撞、博弈,使删旧、增新等涉及知识更新、展现课程体系的改革举措,频频遭受“旧有规约”钳制,学院教育呈现出知识体系的病态自闭。因此,当下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在面向未来的总体办学定位中,明确地提出“育人,培养健全人格;育才,培养文化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制定与办学目标相一致、合理对接文化市场与文化创新需求的课程机制;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专业通道,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情怀,帮助在校大学生获得相应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融于社会。假如我们能够把所有问题聚焦到这个切入点上,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借用熊彼得提出的“创造性破坏”理论的观点,全面整合我们现行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因为,熊彼得经济理论中的“创新”原则和“创造性破坏”的理论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掌握学科“跨界”的方式、方法,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具体地实施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重组,并通过教学实践来检视艺术(设计)教育的办学目的与方向。例如,将“艺术(设计)实务”纳入“翻转课堂⑯”践行“点对点”的教学设计等等。如果能够跨越学科边界,关注社会经济整体转型及其市场经济形态的变化,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就会在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的教学境遇中,破解职场困惑,激发择业信心,全面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端口的对接。
与传统精英教育对接全民所有制的计划分配方式不同,当下的大学毕业生始终面临着自主择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他们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外,最需要介入和了解的是——面向未来的市场需求及进入市场的游戏规则。如果我们的教育体制能够全面落实“育人,培养健全人格、育才,培养文化创新人才”的办学方向,动态地运用“创造性破坏”理论,实现跨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在校生亲历、体悟职场对接的课程设计,弥合人才输出端口与对接端口间的社会性焦灼,培养出符合社会长远需求、具有健全人格与文化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创造性破坏,即创造性破坏理论。它是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有名的观点,也是企业家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这一概念的提出,犹如“辩论的结构改变有效地破坏了辩论的立场”一样,由创造性破坏进而形成新的事物。如通过跨界形成新事物等。
②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 年-1950 年),法学博士、哈佛大学教授、美国政治经济学家。1912 年,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动态竞争的初步观点。其强调“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观点,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1942 年,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动态竞争理论,并对传统的完全竞争理论进行了否定。代表作有《经济发展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及《经济分析史》等。
③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 年- 1992 年)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政治哲学家。1974 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被广泛誉为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及社会思想家之一。
④新经济,指新的经济形态。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形态的不同,决定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经济有不同的内涵。当前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智慧经济形态。
⑤盖尔哈特·马蒂亚斯(Prof. Gerhard Mathias),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自1989 年以来,在中国许多高校从事艺术教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此间,被多所高校聘为荣誉教授,2000 年,在重庆创办“马蒂亚斯国际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