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电影产业的云技术介入与美学自新

2020-12-05

关键词:成本

彭 伟

(常州工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其实质是一个虚拟的、可扩展的资源池[1]。 对于电影产业而言,云技术的介入降低了后期创作,尤其是视觉特效(VFX)的制作成本,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而效能提升却只是云技术对于电影产业发展贡献的起点,由此触发的未来电影产业的技术融合甚至美学变革意义远不止于此。

一、云技术的电影产业介入

云技术介入电影产业的主要动因有二:一是日益增长的对于电影特效的需求与特效制作成本压力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二是云技术的诸多特性在解决效能问题的同时,也带来电影产业发展的全新可能。

首先,全球消费者对吸引人的高清视觉体验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院线超大格式(PLF)银幕数量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激增;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通过超高清晰度电视、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渠道消费更具沉浸感的内容。2017年以来,全球网络数字电影收入已超过了院线电影收入,3D电影和IMAX电影分别占年度总票房的53.81%和47.94%[2]。 由此可见,观众们对于电影观影体验以及视觉特效的产量和品质需求也必然不断提升,基于云技术电影渲染的高效和低耗的意义则变得更加重大。

其次,电影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其中特效部分在整体制作成本中占比极大。2007年上映的《加勒比海盗3》,制作成本约为3.42亿美元,其中特效成本为2亿美元;2016上映的《美国队长3》,制作成本约为2.5亿美元,特效成本为1.5亿美元;2017年上映的《变形金刚5》,制作成本为2.17亿美元,特效成本为1.3亿美元[3]。 看似特效行业赚走了电影制作过程中半数以上的资金,但实际上由于特效制作要求的不断提升,特效企业自身也面临极大的成本风险。2013年,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视效奖的同时,负责该片特效制作的“节奏与色调工作室” (Rhythm & Hues Studios)却宣布破产。因此,为了让视觉效果继续改变我们的观影体验,视觉效果公司将不得不找到简化复杂的视觉特效流程,同时降低制作成本的新方法。人们越来越需要有助于提高效率的技术—通过增加分析的使用、改进工作流和动态使用云计算。

云技术自身的高效低耗、兼容灵活、实时渲染、反向数据获取等特点,不仅为特效渲染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同时也衍生出许多新的电影产业结合可能。

首先,云渲染的出现为中小公司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这将激励更多创意的出现,电影产业也才可能避免形式固化,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对于一个需要讲好故事的行业来说,时刻保持创新和活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另一方面,成本的降低也有助于影业巨头们集中资源和成本,进一步研创、提升特效技术,形成不断推动影片品质升级的良性循环。

其次,云计算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灵活性。比如,通过向现有计算机程序添加特定功能的软件组件,就能与云端特效软件兼容,其基本渲染功能与本地渲染完全相同,非常便于在任何机构、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操作使用。视觉效果软件制造商Zync,就研发了许多类似的特效插件,并利用亚马逊AWS云平台完成了诸如《美国骗局》《星际迷航》等众多优秀作品中的特效渲染。作为特效行业中的巨头,工业光魔(ILM)虽然拥有自己的私有云平台,但仍然经常使用亚马逊AWS云平台进行特效制作。

再者,云平台众多的高性能GPU能够具备实时渲染的功能,且云计算不仅向观众输出影像,还能够同时反向获取观众的各种观影数据,这将为未来电影生产、发行、管理等大数据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电影的观影和创作方式也将因此而改变。

二、云技术的电影产业应用核心模块

云技术对于电影产业的介入,不像CG技术对于电影品质的优化、提升那样可被直观感知,但从数字场域构建的角度看,具有更为重要意义,“渲染”与“存储”是其中最为核心的两大块功能领域。

音视频的特效与合成、渲染是电影制作中最耗时的环节,对于硬件计算能力的要求很高。无论购买还是租用硬件设备,其成本都很高,且时长与硬件效能、成本消耗成正比。其实对于电影来说,无论有无特效,其分辨率品质都决定了每帧24GB的数据处理需求,而随着电影品质的不断提升,这个数字只会不断增加,渲染成本和压力可想而知。而云渲染以其多线、虚拟、动态计费等特点,成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方案。

曾经为《星际迷航》《环太平洋》等好莱坞影片制作特效的Atomic Fiction公司就非常推崇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云渲染, 他们在渲染过程中有90%~95%的“重数据提升”都使用云技术完成。在电影《云中行走》(The Walk)中,创作团队完全依赖云服务完成了长达40多分钟的后期特效渲染,这也是电影史上首次大规模地使用云计算。这40多分钟的特效包括复杂精准的面部替换技术,以及对上世纪70年代纽约世贸双塔,及其周边环境的真实还原。

例如,Atomic Fiction公司使用的软件“Conductor”就是一种基于云的渲染系统,这一系统允许特效创作者在本地计算机上修改和发送作品至云端。整部影片在云端完成了910万小时的渲染处理,这相当于1000多年的时间。而实际上,云技术通过15000多个处理器的同时运行和关闭,大大地缩减了渲染时长。渲染时间的降低就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由于云渲染可以根据实际的处理器使用个数与时间计费,这让公司节省了50%的资金。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Robert Zemeckis)也因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了精彩的影片特效。

如果说云渲染运用的是云技术的计算功能,那么云存储则是电影产业运用云技术的另一大重要功能。

著名的狮门电影公司(Lionsgate)就尝试利用云存储功能来管理其电影的发行。通过诸如亚马逊云精华(Prime)和奈飞(Netflix)来存储和分发产品,正是该公司适应媒体消费新时代的一种方式。此外,狮门电影公司的大量基础数据也都是在云中管理的,这给公司自己的数据中心管理和提取带来了很多便利。迪士尼影业公司更是研发了基于云技术的电影服务系统—“Movies Anywhere”,观众可以通过该系统在手机、平板电脑、Xbox游戏机等各种终端上随时随地收藏、购买和观看迪士尼、皮克斯和漫威的相关影片。迪士尼公司还将其数字图书馆、电影主题游戏产品以及用户积分奖励等资源和模块融入其中,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用户黏度的数字娱乐云平台。迪士尼公司首席技术官贾米·维奥里斯(Jamie Voris)认为,Movies Anywhere不只是一款软件,还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数字生态系统。云技术赋予Movies Anywhere跨平台、跨设备解锁数字内容的能力,让消费者获得更非凡的品牌娱乐服务体验。 根据美国数字娱乐集团(DEG)的统计,2017年,全美家庭数字视频支出13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3%。 正如迪士尼影业这款系统的名称那样,未来人们的观影需求是“随时随地”的,而云技术无疑能够让企业的影片发布、版权锁护,观众影片收藏、管理和读取变得更加便捷。

与3D等视觉特效技术相比,以渲染和存储为主要服务模块的云技术似乎与电影的关联度并不显著。但事实上,渲染和存储本就是所有视觉相关数字技术的根基所在,越重要的基础要素,才越能为其他应用技术的发展带来支撑。

三、云技术助力当代电影技术融合与美学自新

利用云渲染和云存储等云服务功能,实现电影生产的高效能和低损耗,是云技术介入电影产业的核心方式,也是影响电影产业发展的起点。由于效能的提升,原本许多限制创作表现的技术壁垒被攻破,诸如CG、VR、AI等成果也因为云技术加速了与电影间的跨界融合。云技术带来的这些改变,未来完全有可能触发全新的电影的叙事方式,超越我们今天对于电影的所有认知。

(一)从叙事到造境

虽然数字特效带来的视觉奇观大大提升了受众的感官体验,但一直以来电影的线性叙事方式基本没有改变。而云技术携手VR/AI等技术,开始慢慢将观众带入电影之中,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让“造境”从“叙事”中被独立和放大,并重新反向融合到叙事之中,形成全新的审美趣味与观影需求。

造境,是一种将主观表达与客观空间融合的表现性创造,而非对于真实空间的复原和搭建。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境界有造境和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其二者且难分辨,则因大诗人所造之境界然必合乎与自然,所写之境必比邻于理想也[4]。对于传统电影创作而言,造境可能是帮助影片叙事、表意的有效手段,而对于VR电影来说,造境甚至可能直接成为创作的结果和目的。实际上,在当代影像发展的过程中,许多艺术家曾尝试利用多通道、装置化和空间化的创作方式,跳出单一屏幕显示的窠臼,探索实现自我表达的新路径。数字特效技术的广泛运用,也早已颠覆了巴赞关于“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的电影影像本体论观点。但传统电影的线性叙事方式,决定了对观众视角的集中和约束,取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远大于看似更玄妙的造境。然而,VR技术彻底打破了被动镜头和取景框的限制,让观众真正有机会从视觉上将自己置于影像空间之中,关于造“境”和体验“境”的可能都被无限放大。

2017年,台湾艺术家黄心健和美国前卫音乐教母劳瑞·安德森 (Laurie Anderson)合作的VR作品《沙中房间》,获得了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VR体验奖”。在该作品中,艺术家创造了一个由无数巨大黑板构成的记忆迷宫,里面漂浮着星辰般的抽象符号,观众可以自由飞行其间,其声音会化作各种雕塑,并最终化为符号飘散逝去。每个人都在可视化的记忆碎片中获得不同的体悟与感受,此时,提供语境远比讲述故事更重要。

而面对造境的视觉空间建构要求,云技术提供了有力的虚拟现实实现支撑。VR体验中最关键的要素是GPU图像处理,如果不能完成实时相应,观众就不能获得真实感受,甚至引发身体不适。云技术提供的更高端在线GPU服务,可以让观众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而像nVidia和AMD这样的业界头部企业正在提供这种云端GPU服务,这对于VR电影的最终实现来说意义重大。

(二)从被动到主动

“冷媒介”和“热媒介”是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类型划分观点。“冷媒介”和“热媒介”概念中有一条重要划分依据,就是接收者参与程度的高低。其中,“冷媒介”参与度低,“热媒介”参与度高,而传统电影观众的观影过程几乎趋于静止状态,因此电影一直被学界划为“冷媒介”范畴。当然,冷、热媒介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从创作到表现过程中,都越来越多地主动邀请公众参与,电影作为媒介也日益呈现“回暖”之势。在这其中,云技术同样可以做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事实证明,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的游戏化转变,是实现主动观影的最有效方式。2016年,由托伯厄斯·韦伯(Tobias Weber)执导,CtrlMovie AG公司出品的《晚班》(Late Shift),创造性地将电影、游戏和交互叙事融于一体。该作品讲述主人公马特莫名其妙被卷入盗窃凶杀案件,并试图取证自救的悬疑故事。影片情节看似老套,但却由一条主线和数条并列的剧情线构成,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面临多达180多种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将最终导向7种不同的结局。主动选择并影响剧情发展的独特体验,显然不是传统的被动观影形式能够带来的。除了剧情选择,虚拟现实同样也是最有效实现主动观影的交互手段。《隐形人》(The Invisible Man)是WITHIN公司推出的一部VR全景影片,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选择查看场景中的任何角落和任何人,通过多次观看和分析才能获得片中角色的身份信息,以及钥匙、子弹和毒品等关键道具信息。时下许多电影的预告片也都采用VR全景交互的方式创作发布,比如《小丑惊魂》(IT)、《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异形:契约》(Alien:Covenant)、《招魂2》(The Conjuring 2)等都推出了交互式的VR预告片,让观众可以通过主动参与,实现“置身”影片的自由探索。

无论是交互式剧情选择,还是VR虚拟现实沉浸,甚至是主动参与叙事的电影游戏化融合,都会面临相同的技术难题。一是实时渲染的GPU使用,二是交互产生的数据处理。云技术提供的高端GPU的动态使用上文中已有说明,尤其是当交互数据产生时,云技术允许本地程序不参与任何运算,所有计算和存储都在云端服务器执行,这让主动参与的软硬件成本大大降低。对于VR与和可交互影像来说,文件大小和品质要求更高,数据传输同样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而云压缩技术再次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Onlive公司根据网络娱乐需求研发了独特的高压缩比视频压缩技术,将高质量的画面压缩成小数据流发送给用户,将画面延时低至1ms。而我国的CZ云压缩技术能够在国际压缩标准的基础上将视频再压缩至1/10。WITHIN公司则直接结合云技术开发了WebVR模式,观众不再需要下载本地客户端软件,就可以直接在页面和本地设备中欣赏高画质的VR全景交互影片。正如上文提到那样,云渲染带来的制作成本的降低,也提供了更多参与全景、交互等新形态电影创作的机会,有许多优秀的VR交互类影片都是中小规模的独立团队制作而成的,比如Artist Life Vision、Ateatar、 Adrift Pictures等,这同样可以被视作是另一个层面上的主动性提升。

(三)从拟真到智能

无中生有、真假莫辨的CG技术,带来了当代电影产业视觉奇观的发展高峰。VR虚拟现实技术又将电影从线性叙事引向交互和多线叙事,而AI人工智能技术,则可能将交互叙事深度,提升到了更高的层级,从而影响未来电影的叙事方式和审美判定。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连接节点是大数据,云技术的大数据存储与计算,为人工智能的学习、分析、理解和识别,提供了内容和样本。

作为创作主题,中外电影人早已通过影片探讨了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伦理、身体、灵魂、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就是从电影中走向公众,并成长起来的。当然,深度神经元算法的发展与能量释放才是人工智能得以高速发展的核心技术,但人们关于人工智能的大胆畅想,同样成为决定着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重要推动力。从技术介入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影响未来电影创作主要有赖于几类模块的大数据学习和建构,从IBM的人工智能系统Watson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恐怖电影《摩根》(Morgan)创作预告片的过程中便可见一斑。

IBM的Watson是一种全新的智能认知系统,它包含信息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大量技术创新,能够通过学习、理解和个性化分析,从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中找到规律和解决方案。电影出品方希望Watson在预告片中体现“恐怖、情感、接触”等特定关键信息。首先,研究团队挑选了100部恐怖电影作为Watson的学习采样范本,从视觉、声音和场景构成三个部分对Watson进行训练。Watson将这些影片分为22000个场景和恐惧、喜悦等24种不同的情感类型,然后找到视觉、声音和场景构成与各种情绪之间的关联,最终自己按照学习到的形式规律,创作出预告片作品。从开始学习到创作出作品,Watson仅仅用了24小时。从Watson的学习过程可以得见,被学习对象的内容和数量至关重要。如果充分利用云技术的海量存储和调用优势,那么人工智能系统的学习采样范围将被无限扩大,对于采样内容的形式关联细分则更具体、精准,更多的采样特征间的相互交殖,也更容易形成新的叙事特色。

通过云端大数据的学习,智能系统还可以在数字虚拟演员“演技”提升、观影者信息收集后的智能反馈等方面提升未来观影体验,甚至形成全新的电影叙事方式和数字智能美学发展方向。

云技术对于电影产业的介入和改变,可以被视作是一种“数据场域”的提供,而非简单的技术优化。云计算和云存储一方面确实提高了电影创作、发布、管理等环节的效能;另一方面,也成为电影产业与VR、AI等技术深度跨界融合的契机,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从叙事到造境、从被动到主动、从拟真到智能的美学发展变化。更重要的是,云技术可能成为电影产业融入未来生活形态,构建未来行业标准的钥匙。

猜你喜欢

成本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
浅析土建工程预算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医院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的实践
如何实现高效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关于海上升压站经济成本的探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