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文化地图 书写时代篇章
——首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论坛综述

2020-12-05

文化与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化

地缘文化理论以空间逻辑为支点,包括了政治、经济,历史、现实,人文、地理,风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层面与时空维度在内的理论范式,是文化研究领域跨学科实践的有力工具。2019年12月28日至30日,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论坛在西安举办。此次论坛包括开幕式、主题论坛、五个分论坛、闭幕式和影像作品系列展映等环节。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电影与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一、成立研究中心,搭建学术平台,传承中国文化

28日上午8点30分,第一届“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学术开幕式——暨“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举行。中国文联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浩东宣读了中国电影家协会贺信。随后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丝绸之路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主任张阿利代表参会嘉宾致辞。他认为,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是学术界尤其是在电影理论界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但在当下又是一种新命题,如何在中国电影与世界的对话以及自身发展这样一个背景之下重新建构对中国地缘文化的认知体系?需要在一个新的情况下,构建新型的中国电影学派,而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正是对这种理论的添砖加瓦。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震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他认为,地缘文化研究趋近电影本质的视角,做地缘文化的研究,它的背后还有地缘政治、地缘审美、地缘精神,每一个视角都是我们研究电影很好的切入点。学者们如果从地缘角度重新反观电影,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要注意从自身丰富的地域文化类型中汲取营养,同时,反向指导特定类型的发展,促使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广度开掘。

二、宏观立意言情怀,拓展研究新视野,展现中国气派

上午9点30分,“中国电影地域文化研究”主题发言开始,上半场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刘军教授主持。

中国电影学派推崇的不是某种电影的表达内容,而是电影的独特内容与完美形式相互结合的统一体。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特聘研究员贾磊磊围绕《中国电影学派的空间建构与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分析》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建构,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使命与学术使命。在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客观事实的维度上确立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地位,而且还要回答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形态纷呈又生生不息的构成原因。为此,我们必须借助与之相应的理论工具,对中国电影进行多维度、多层面、多学科的分析。特别是在中国电影学派与中国地域电影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借助于地缘政治与地缘文化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解决中国电影学派从部分到整体、从地域到国家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贾磊磊研究员提出中国电影空间划带的四个地域依据:一是,那些在语言、文化传统、社会风俗、包括地理气候上都存在着诸多的类似性的空间地带,他们在地域文化上具有很强的“可通约性”。二是,那种在长期的谋生图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对客观世界的适应方式即生存方式。三是,那种以特定的自然地理为共同的生活境遇所形成的电影创作群体。文化是按照其特定的规律来延续、来发展的。四是,那些在社会政治上具有区位优势的中国电影。地缘文化上对中国电影的带际划分,要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对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作用来判断电影的生成逻辑,来区分中国电影的地缘边际,为中国电影的研究确立一个地缘空间上的审视维度。

大后方电影产生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电影人随政治中心一起进行西迁,先后在武汉、重庆、成都等地区形成了新的制作中心。西南大学虞吉教授围绕《大后方影剧交切的深层效应:现实主义的在地化与体系化完成》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电影与戏剧活动深度交切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影剧文化特征。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侧重于从“纪实性革命”“重庆纪录学派”以及纪实性与戏剧性共奏的“复调效应”等侧面来描述阐释这一交切所产生出的历史性影响。随着史料的进一步丰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现象也值得关注,即民国阶段中国影剧的现实主义在地化与体系化完成的问题。

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文化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上海大学黄望莉教授围绕《全球化与再疆域化:粤港澳大湾区电影文化的再想象》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开发首先建立的是一个经济体概念。其经济合作必将带动文化的合作与发展。事实上,“广粤”地区在中国经济和文化史上也是一个彼此相连的整体概念。尤其在中国电影史上,“广粤”地区电影文化不仅具有其自身的区域特色,更有着与内地电影合作发展的丰富历史,此次新的历史机遇将会为该地区的电影互动和资源整合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如果将边界问题与电影中的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语境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区域发展开启了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的新课题。

中国西部电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呈现出独特的影视文化景观。四川大学曹峻冰教授围绕《西部电影语义拓展与地缘文化广义书写》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西部电影”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狭义上的“西部电影”意指“中国西部片”,即以“大西北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人文意蕴”为情节展开重心的影片。广义上的“西部电影”,是展示中国整个西部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悠久复杂的历史积淀和丰富深厚的人文意蕴的电影;在地域文化书写上不仅仅意涵大西北,还包括西藏,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云南的盐源等西南地区。拓展了西部电影研究的内涵与外延。

内蒙古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的艺术影片《内蒙古人民的胜利》,奠定了内蒙古电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地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张芸教授围绕《基于地缘文化视角的蒙古国电影与内蒙古民族电影同源与异质研究》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针对这一话题展开研究主要有以下六种可行路径:一是,族源与地缘的相关阐释。二是,民族认同与族群传播。三是,蒙古国与内蒙古电影文化交流。四是,蒙古族题材电影合拍片。合作中的文化认同。五是,蒙古国与内蒙古的成吉思汗题材电影。六是,“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国电影与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前景。

文化地理学以人类空间组合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地表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探讨文化景观、文化起源、文化生态环境以及环境的文化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潘源教授围绕《美国电影批评中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电影以影像方式构建象征性环境,引发特有的视觉感受与理性认知。空间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电影文本代码,经常出现在美国学者关于电影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探讨之中。探讨自然场景的审美功能、突出地理意象的叙事价值等角度研究电影中地理与空间概念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隐喻性表达。

人类的思想在观念领域里能够自我对待、传承或转换,具有自主自足性。陕西师范大学裴亚莉教授围绕《作为思想史研究对象的中国“西部”电影》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任何一种写作都是思想史写作的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在任何一种地缘文化中的写作也是思想史写作的组成部分。思想史写作从中国电影银幕上来分析,最显要的标志应该是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摄像机背后属于知识者的理性审视和深切关注的眼神。从一种携带者理想人格光环的银幕存在,到一种语焉不详、无地彷徨的自我审查者。中国西部电影以一种自觉和不自觉的方式进入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变迁中的位置、作用和自我认知。它是当代思想史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微观切入求创新,探索研究新路径,讲好中国故事

上午10点35分,中国电影地域文化研究主题发言下半场由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特聘研究员贾磊磊主持。

中华文化自古就有刚柔相济的多重面相,既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娇柔,也有“铁马秋风”的阳刚与雄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阳教授围绕《汉风唐韵:中国电影与中华文化精神时空》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从历史上看,中国西北地区自古就是华夏文明与外来文化交汇之所,这里的地缘文化,具有明显的各种文化从相互激荡到和平共处以致交流互鉴的特征。中华文化蓬勃爆发的历史节点,对于中国电影人的文化历史观同样重要。如果说诸子百家时代是确立了天、地、人,君、亲、师观念的时代,那么汉唐盛世则建立起中国人开阔的视野和胸襟,它的影响力一直延续至当代和未来。

香港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包括它独特的这种历史的、政治的境遇,再加上它特定的文化交融,从地缘的角度来去研究香港电影,是一个重要命题。北京师范大学张燕教授围绕《香港电影与地缘文化》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在中国的版图中,作为世界自由经济体、面积有限、人口最密集的世界一线城市,香港有史以来具有特殊的地缘环境、地缘政治、地域文化与历史机遇。尤其是地缘文化特质,结合香港电影的发展历程,提出香港电影发展过程中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冷战时期国粤语并行与左右派并存的历史样貌;其二,商业娱乐与迎合市场的类型创作;其三,持续开发并依赖海外卖埠的市场开拓;其四,国际视野与积极开放的跨界发展等特质。

英国社会学家鲍曼提出液态社会理论,在液态现代社会,不再有永恒的关系、纽带,人际间互有牵连,但不再着重紧密扣紧,在于可以随时松绑。四川师范大学谢建华教授围绕《游牧“新世界”:液态空间的社会生产》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当前故事存在一个游牧“新世界”的动态模型。表面看,形态各异的“新世界”是数字技术释放想象力的必然结果,也是创作者通过个性化空间生产,更新故事叙述的有效策略。事实上,“游牧新世界”的故事模型与“英雄之旅”经典模型完全不同。人物通过组态化空间的游牧历程,不断生产关于空间的知识体系,通过行动投入公共领域,生产主体自身,在人与空间的互认、互动和互享中重建社会价值。

新疆电影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话语,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历程。新疆艺术学院吴玉霞教授围绕《新疆电影品牌的形成》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20世纪80年代,天山电影制片厂确定了依靠新疆本土资源的优势打造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新疆片”的创作原则。这一原则的制定既规避了天山电影制片厂当时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弱势,又巧妙利用新疆丰富的地形地貌资源、多彩的民俗风情,特别是新疆绚丽的歌舞来打造独具新疆风情的新疆片的发展总方向,明确提出了打造“新疆片”的创作原则,这为“新疆片”品牌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新疆电影人(特别是新疆女导演广春兰)充分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资源,西部风情、多彩的歌舞等元素,结合新疆演员独特的气质,最终打造出独具新疆特色的“西部片”、“歌舞片”与“喜剧片”,新疆电影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新疆电影的品牌最终确立。

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作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先导性项目之一,电影节为海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海南大学鞠斐教授围绕《海南电影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海南电影现状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每年生产十部左右,这些作品都是作坊式生产、临时性生产。二是,有地缘优势,无地缘佳片。海南电影发展有三个机遇,其一,海南自贸区、自贸港的优惠政策;其二,海南国际电影节的品牌影响;其三,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条件。讲到海南电影的未来展望之时,鞠斐教授认为,应该从社会热点、主旋律新模式、优秀编剧的培养和选择、文学与文化的关系、网络电影与地缘电影等维度进行深入思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基于历史文化的基础和现实生活的需要,东北亚地区日益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命运共同体。东北师范大学敖柏教授围绕《东北电影的国族意识与地缘合作》进行主题发言。他认为,电影文化实践与国族意识互为主体、彼此建构。基于对新世纪以来东亚三国(中国、日本、韩国)在本国和国外广受关注的获奖影片细读,在产业政策、题材类型、影像风格、情感心理、精神内涵等方面,东亚电影的异质性大于通用性。但是,在以电影作为创造和选择自身民族国家形象的手段,凝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保护和建设自身最为珍视的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独立自主权与合法性的努力上,具有整体的一致性。东亚电影在地缘合作方面,类型互鉴、资本融合、技术美学方面的深度交融,为构建东亚电影的地缘文化提供了较为现实的路径。

话语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环境下的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浙江大学范志忠教授围绕《解构与重构:中国电影的西部话语》进行主题发言。他以中国西部电影的命名引入主题,结合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的相关作品进行论述。他认为,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作为地缘文化的西部电影,经历了从政治启蒙转型为历史反思、从历史寓言转型为现实人生、从影像奇观转型为类型狂欢等美学嬗变和类型演进,呈现出一种丰富复杂的视觉图谱,并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构成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故事提供了精神内核。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讲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故事。新疆师范大学的沈维琼副教授围绕《中国故事与地域电影—以新疆电影为例》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地域电影不是一种空间电影,应该是一种文化电影。她从影片《无人区》说起,探讨了地域电影与地域空间的关系。结合《远去的牧歌》《奔腾的托什干河》《歌声的翅膀》三部电影对新疆现代的表述,让新疆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展现有新疆力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和路径。她还结合《冰山上的来客》《买买提外传》《买买提外传2008》《鲜花》等作品,从地域名片角度来分析,“边地”“苦地”从来不是“新疆”的空间内核,因此不同的时代,新疆电影都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窗口”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数字虚拟技术的升级强化了电影地缘文化研究的前沿性、主体建构性和文化反思功能。陕西师范大学牛鸿英教授围绕《“语境微粒”的空间生产与审美表达》进行主题发言。她认为,地缘文化的研究视角既包括了文化内部不同区域、区块的文本形态、美学建构、互动互渗、结构生态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系统内部的机制问题,也包括了由国家民族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与国际文化传播的外在框架等带来的民族审美性与文化主体性等宏观建构问题。从地缘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电影的发展,不但为中国电影的文化主体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深层的地域文化互动与社会历史变迁的研究框架,更为中国电影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审美性特性与文化身份认同提供了开阔的前景。

四、组织高校创研联展,开拓实践新基地,培养青年人才

28日下午14点,五个分论坛同时举行。论坛一:电影地缘文化的记忆与审美表达;论坛二:地缘文化的影像传播与重塑;论坛三:电影地缘文化的创造性与反思;论坛四:民族·女性·地方:地缘文化的多重影像表达;论坛五:技术·传播·类型:观照电影地缘文化的新视角。学者们结合各自学科背景,围绕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的使命和问题展开学术对话。28日晚上和29日上午分别举办了剧情片《塬上》《血狼犬》和纪录片《向死而生》《拯救雪豹》《新无人区》《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影片展映及导演分享会。29日下午举办了“地缘杯”影像作品邀请展,展映内容为《LOST IN XIA HE》《老板,扎西德勒》《三日谈》《完蛋了!我们的剧情片:意外之旅》《呙拉》5部纪录片和《交换》《知了》《空泉》《不负韶华》《庭有枇杷树》《药》《狐狸爷爷的礼物》7部剧情片。展映结束后,主办方进行了展映颁奖红地毯仪式。29日晚上的展映内容为《唐卡》《诺贝赛奥》《朝暮》《夫地》4部纪录片和《巧巧的妈妈生巧巧》《再见吧,当知美朵》《有个气球没登天》《自白》/《REBIRTH》4部剧情片。通过组织高校学生创研联展,开拓了教育实践基地,培育了未来中国电影的青年人才。

结 语

本届学术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响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承办。论坛得到《当代电影》《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评介》《电影理论研究》《艺术广角》及陕西传媒网等媒体单位的支持。论坛以中国电影的文化振兴为使命,以推进中国电影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地缘文化的理论视域中,对中国电影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特质,以及中国电影的地域美学建构等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与总结,在地缘与电影的互动和电影与社会历史变迁的框架中,建构了一幅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文化地图,书写了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的时代篇章。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