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地区常见传染病流行现状

2020-12-05徐海栋综述汪茂荣审校

东南国防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非洲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登革热

李 平,徐海栋综述,汪茂荣审校

0 引 言

20世纪以来,霍乱、鼠疫、伤寒、疟疾、登革热、埃博拉等许多重要传染病都先后在非洲地区流行或暴发。全球每年死亡人数中约1/4死于传染病,而非洲地区这一比例高达60%[1]。传染病是非洲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疾病和社会负担[2]。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一带一路”发展计划的逐步推进,我国和非洲国家的交往日益深入,势必会增加传染性疾病的跨境传播风险。为此,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WHO近年来的报告,对非洲地区常见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作一综述,为防范传染病输入和执行援外卫生任务提供参考。

1 非洲地区常见传染病

1.1 艾滋病艾滋病是严重威胁非洲地区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约379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570万在非洲地区[3]。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间,非洲地区艾滋病的新发感染有下降趋势[4]。2011年非洲地区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为210/10万,2017年降到120/10万。但从具体数值来看,每年仍有超过120万艾滋病新感染人群。2017年的数据显示:莱索托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率最高,达到了907/10万,当年感染人数为15 000例;其次为斯威士兰,新发感染率802/10万,感染人数7000例;博茨瓦纳新发感染率747/10万,感染人数14 000例;南非新发感染率546/10万,感染人数270 000例;莫桑比克新发感染率475/10万,感染人数130 000例;赞比亚新发感染率360/10万,感染人数48 000例;纳米比亚新发感染率349/10万,感染人数7400例;津巴布韦新发感染率308/10万,感染人数41 000例。另外有14个国家的艾滋病新发感染率超过100/10万,分别是:赤道几内亚、马拉维、中非共和国、加蓬、刚果共和国、乌干达、坦桑尼亚、几内亚比绍、科特迪瓦、喀麦隆、南苏丹、肯尼亚和尼日利亚。有些国家,虽然感染率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感染人数仍多。如坦桑尼亚,新发感染率为136/10万,但年感染人数却达到55 000例。艾滋病新发感染较低(低于0.1/1000)的国家有:塞舌尔、圣多美、毛里求斯、科摩罗、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利亚、尼日尔等。

尽管艾滋病的新发感染率在逐年下降,但非洲地区15~49岁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率一直保持在4%左右,主要因为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项目的推广,使艾滋病人群寿命延长、死亡人数减少,导致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越来越多。目前艾滋病高流行的国家主要在非洲南部,全球超过50%的艾滋病感染者生活在该地区。其中艾滋病流行率最高的国家是斯威士兰,为27.4%。流行率大于10%的国家还有:莱索托(23.8%)、博茨瓦纳(22.8%)、南非(18.8%)、津巴布韦(13.3%)、莫桑比克(12.5%)、纳米比亚(12.1%)和赞比亚(11.5%)。无保护的性行为和母婴传播是这些国家艾滋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而艾滋病流行率后10名的国家分别是:阿尔及利亚(0.1%)、科摩罗(0.1%)、马达加斯加(0.3%)、尼日尔(0.3%)、毛里塔利亚(0.3%)、塞内加尔(0.4%)、佛得角(0.6%)、厄立特里亚(0.6%)、刚果共和国(0.7%)和布基纳法索(0.8%)[4-5]。

随着ART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艾滋病这种曾经致命的疾病目前已成为一种可成功控制的慢性病[6]。在过去的10年中,接受ART的人数逐渐增加。2007年非洲地区只有210万人接受ART,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540万。尽管到2017年接受ART的患者比例达到60%,但这个比例仍低于“90-90-90战略”中提出90%患者接受ART治疗的目标[7]。

2015年时非洲地区艾滋病死亡率为86.3/10万,2016年下降到71/10万,2017年进一步降至63.5/10万,年下降率达到15%,尽管非洲区域的艾滋病死亡趋势呈逐步下降,但每年因艾滋病毒死亡人数仍然很高[8]。2017年非洲地区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67万,死亡率最高的是斯威士兰(256/10万),其次是莫桑比克(236/10万),随后是莱索托(219/10万)和南非(194/10万)。艾滋病相关死亡率比较低的国家分别是:阿尔及利亚(0.5/10万),马达加斯加(6.3/10万)、尼日尔(8.4/10万)和厄立特里亚(9.9/10万)[4]。

1.2 疟疾非洲地区是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全世界90%的疟疾病例及死亡病例分布在非洲。从2010年到2017年,非洲地区疟疾发病率由27.5%下降到21.9%,总体下降率达到23%[4,9]。但受当地公共卫生体系和基础设施的限制,许多非洲国家的疟疾疫情仍面临严峻挑战。

非洲疟疾的病原体主要是恶性虐原虫,占全部疟疾的99.7%,少部分地区也存在间日、卵形和三日疟原虫感染。根据2017年的疟疾发病统计数据,2017年非洲地区约2.1亿人感染疟疾,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卢旺达(50.6%)、布基纳法索(41.2%)、中非共和国(38.7%)和马里(38.6%)。发病率超过30%的国家:贝宁、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几内亚、马里、莫桑比克、尼日尔、卢旺达、塞拉利昂和多哥。另有5个国家的发病率在20%~30%之间,分别为加纳、马拉维、尼日利亚、乌干达和赞比亚[9]。这些国家疟疾发病率高由于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较高,蚊虫滋生繁殖,蚊虫密度常年居高不下,使疟疾传播更加容易[10]。非洲地区疟疾发病率比较低的国家是斯威士兰(0.2%)、博茨瓦纳(0.19%)、佛得角(0.3%)。这三个国家的疟疾病例多为输入性病例。另外,阿尔及利亚已连续5年没有疟疾病例的报道[9]。

非洲地区疟疾的死亡率也在逐渐下降,2010年疟疾的死亡率是72/10万,2017年死亡率降至40/10万。据此估计,2017年非洲地区因疟疾死亡人数仍有40.3万例。一般来说,疟疾死亡率和疟疾发病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疟疾死亡率高的几个国家分别是:塞拉利昂(233/10万),布基纳法索(145/10万)和中非共和国 (103/10万);而疟疾低流行的阿尔及利亚和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没有疟疾死亡报道[9]。

2015年WHO发布《2016-2030年全球疟疾技术战略》[11],要求到2020年至少降低全球疟疾发病率40%,但近年疟疾的发病人数一直维持在2亿以上,2017年发病人数甚至还出现上升,因此消除疟疾还很漫长。

1.3 黄热病20世纪60年代起,黄热病已在西非地区的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多哥、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家流行。2010年以后黄染病由西往东蔓延,先后在苏丹(2012-2013年)、刚果共和国(2012年)、刚果民主共和国(2013-2014年、2016年)、埃塞俄比亚(2013年)、安哥拉(2016年)等国家暴发和流行[12]。

2015年12月,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确诊3个病例,随后发生黄热病暴发,疫情持续了1年,至2016年12月23日,安哥拉宣布暴发疫情终止,共报告了4188例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884例,疑似病例死亡373例(病死率8.9%),确诊病例死亡121例(病死率13.7%)[13]。2016年3月,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沙萨发现2例黄热病确诊病例,调查显示2例确诊病例为输入性病例。随后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黄热病暴发,至2017年2月14日暴发终止。这次疫情共报告了3256例疑似病例,79例确诊病例,确诊病例中16例死亡(病死率21%)[14]。2017年8月尼日利亚出现黄热病疫情,首发病例发生在克瓦拉州的一名7岁女孩。截止2019年7月底,累计报告了5401例疑似病例,其中101例确诊,64例死亡[14-15]。

2016年非洲黄热病疫情后,中国先后确诊11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人。随着人口流动的便利、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以及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蚊虫反弹,增加了城市疫情发生国际传播的风险,黄热病已成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2017年WHO推出了《消除黄热病疫情战略》,战略伙伴关系涉及到50多个合作伙伴,为40个风险国家预防、检测和应对黄热病疑似病例和疫情工作提供支持。建立这一合作关系旨在保护风险人群、防止国际传播、迅速遏制疫情。预计到2026年,10亿人将得到保护,免受黄热病威胁。

1.4 登革热自19世纪以来,桑给巴尔(1823年,1870年)、布基纳法索(1925年)、埃及(1887年,1927年)、南非(1926-1927年)和塞内加尔(1927-1928年)等国家先后报告过登革热流行。在1960-2010年期间,非洲15个国家先后20次报告了登革热疫情,其中大多数发生在东非的一些国家[16]。

近年的数据表明:非洲地区有34个国家曾出现过登革热流行,其中22个国家为本土病例传播;另外12个国家为输入性病例传播。登革病毒的4种血清型都有报道,其中DENV2型引起的流行最多[17]。 由于缺乏登革热诊断的基础设施,存在漏诊或误诊为疟疾的可能,非洲地区登革热实际流行情况可能要更多[18]。2009年佛得角群岛曾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先后感染病例超过2万人,鉴定登革热病毒为DENV3型,经过病毒溯源推测由塞内加尔传播而来[19]。而2009-2010年期间,塞内加尔共报道有696例疑似登革热患者[20]。2014年以来,坦桑尼亚就一直有登革热的病例的报道[21],2018年发生登革热疫情暴发,截止2019年8月11日,累计报道6859例登革热确诊病例,其中13例死亡。

1.5 霍乱目前(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1961年的南亚地区,1970年到达非洲并迅速蔓延[22]。截止到2017年,近50年间非洲地区已报告了400多万例霍乱病例[23]。一项关于2010-2016年霍乱流行情况的分析显示: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都出现过霍乱流行,霍乱涉及到2283个城市,先后感染了141918例患者[24]。

2015年非洲16个国家报告了71 176例霍乱,死亡927例,病死率1.3%,报告病例数比2014年(103 287例)下降了32%。其中3个国家报告病例数44 036例,占了当年非洲病例总数的62%,这3个国家分别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19 182例,死亡276例);肯尼亚(报告13 291例,死亡67例);坦桑尼亚(报告11 563例,死亡144例)[25]。

2016年非洲大陆有17个国家共报告了71 058例霍乱,其中1762例死亡。与2015年相比,病例数基本保持不变,但死亡人数约增加1倍。其中3个国家病例报道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77%和84%,刚果民主共和国(报告28 093例,死亡759例)、索马里(报告15 619例,死亡548例)和坦桑尼亚(报告11 360例,死亡172例)[23]。

2017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索马里、南苏丹、苏丹和赞比亚等14个国家再次暴发霍乱疫情,当年报告霍乱病例和死亡总人数分别为179 835和3220。霍乱死亡率比较高的国家分别是:赞比亚3.2%,安哥拉5.2%和乍得6.8%[26]。

2018年霍乱疫情仍不乐观,一些国家于2018年下半年报告的病例数均有所增加,其中津巴布韦霍乱病例数上升最快,2018年9月6日至12月20日,津巴布韦共报告10 604例霍乱疑似病例,确诊283例,死亡63例。截止2018年12月,坦桑尼亚累计报告4669例疑似病例,确诊50例,死亡84例;尼日利亚累计报告50 711例疑似病例,956例确诊,1135例死亡;索马里共报告6761例疑似病例,46例死亡。2018年5月至12月,喀麦隆共报告990例霍乱疑似病例,确诊77例,死亡58例[27]。

非洲日益城市化的趋势带来饮水卫生和医疗设施不足等问题,近年的霍乱多暴发于这些城市环境中[28]。由于检测设备不足和监测报告系统不完善,非洲的霍乱病例数量可能远高于官方的霍乱病例数量[29]。

1.6 埃博拉1976年,埃博拉首次出现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的一条名为“埃博拉”河流附近,疯狂地虐杀沿岸55个村庄,造成318人发病,280人死亡,死亡率达88%。同年苏丹也暴发埃博拉疫情,284人发病,151人死亡,死亡率53%。随后数年间,加蓬、乌干达、刚果共和国、尼日利亚、肯尼亚、几内亚、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喀麦隆、科特迪瓦、中非共和国、南非等国家相继出现散发或暴发病例[30]。

2014-2016年西非地区暴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复杂的埃博拉疫情。2014年3月23日几内亚最初报告了49例感染者和29例死亡;2014年3月30日利比里亚报告了首例实验室确诊病例;2014年5月28日塞拉利昂报告了第一批病例。截至2015年2月25日,这3个国家共报告了23 694例感染者和9589例死亡[31]。此次疫情暴发感染的病例和死亡人数远超过以往所有疫情总和,之前24次埃博拉暴发累计报告了2387例病例和1590例死亡[32]。这次疫情从几内亚开始,跨越陆地边界到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并首次通过空中途径传播到英国和美国。疫情一直持续到2016年3月29日才宣布结束,先后共有28 616人被感染,其中11 310人死亡[33]。

2018年5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再次暴发埃博拉疫情,截止6月24日,报告55例埃博拉病例。2018年8月1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宣布该国北基伍省暴发第10轮埃博拉疫情,随后伊图里省也出现病例[34]。统计显示: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刚果民主共和国累计报告3036例病例,其中死亡2035例,死亡率达67%[35]。2019年6月,乌干达出现3例来自刚果(金)的输入性埃博拉病例,3例患者曾前往刚果民主共和国参加1名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的葬礼,后3名患者均死亡。此次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疫情已持续1年余,是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埃博拉疫情。在疫情应对中,民族抵抗、人口流动、暴力攻击和政治不稳定等因素阻碍了疫情应对措施的有效实施,导致疫情在国内持续蔓延。2019年7月17日WHO宣布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6]。

2 结 语

从理论上说,传染病是可预防、可控制,甚至可消灭的。但非洲地区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经济落后、卫生条件不足、民族信仰等原因,一直是全球传染病的高发地区,非洲地区传染病的防治是一项复杂艰巨而持久的任务。近年来,我国赴非洲地区的援助、交流、贸易、旅游等活动日益增多。人员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使传染病的威胁不断传播和蔓延。作为医务人员有必要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提升医学服务能力,保障好人民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非洲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登革热
登革热流行现状及诊疗进展
2018—2019年昆明市191例登革热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世界银行:为非洲地区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登革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