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2020-12-05关振南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大敦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感性班会意识

关振南 (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大敦小学)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理解他人的付出与社会的给予,同时也能以感恩的心态,回报他人与社会。小学德育工作者应推进感恩教育,对感恩教育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一、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当代社会,人们将教育的目光投注到感恩教育,是由于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意义。首先,感恩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品质,教师必须挖掘且做出深刻讨论。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家长给予孩子的爱越发的细致与深刻,但也会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认为这份爱是理所当然的,忽视了对父母的感恩,忽视了其中蕴藏的浓浓亲情。就个人成长而言,感恩教育能够使人更好地发现自己、发现生命。很多人直到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刻,才会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无助,去反思行为的不恰当与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自然也理解了给予自己生命的父母的恩情,感恩教育的意义正在补充曾经教育的缺失。感恩教育还能增强人的责任意识。在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会了解到我国公民责任与义务的统一,但是对这种责任与义务的意识却很模糊,很多孩子理所应当的认为享有着哪些权利,却不知道如何去回馈,以及是否需要回馈。事实上,法律仅仅是底线,从小加强感恩意识的培养,就能使人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要感恩国家给予人们的保护,从内心身处去想着回馈与奉献。

二、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开展

1.加强感恩意识的渗透

德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环节,感恩教育属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工作中,要突出强化感恩教育,给予感恩教育以关注。感恩看似是一个较大的话题,但是在很多时候只是融于日常的小事中,在小事中挖掘感恩点,使得学生重视感恩,才能真正地将感恩放入心中。例如,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感恩值日生把卫生打扫干净、感恩教师的讲课、感恩同学的帮助……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感恩的事件。加强感恩意识的渗透,需要教师能够全面关注到对日常点滴事情的整理与运用,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各种细节给予关注。

2.深度引导对感恩的思考

所谓对于感恩教育的深度引导与挖掘,在于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的理性提炼。小学生的学习具有感性、盲目性,缺乏理性。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读物帮助孩子去学习与思考。这里所说的深化,更多的是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地将自己生活中的行为与感恩结合起来,产生理性认知。深化感恩意识,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文章推荐来实现。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定期设置专门的班会课程,以感恩为大主题,以各种更为具体的方面,如怎样感恩父母、感恩身边人等细化的主题,带学生一同讨论、学习。在一系列系统的课程中,学生开始理解,原来自己的一系列行为属于感恩,养成明确的感恩意识。感恩,不能是一个空头的承诺,而是一种明确的意识,这才是小学德育应当达到的目标。

3.丰富的感恩活动

在小学阶段组织开展感恩教育,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除了主题班会,更多直观的活动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带学生体验感恩。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组织学生为父母亲手制作贺卡等礼物。在必要的时候,邀请家长来到学校,做亲子互动等。各学科教学也可以在自己的学科范围内,为感恩教育做出铺垫,如语文教材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有对父亲的爱与感恩;《金色的鱼钩》中,透露出的对老红军的感恩等。在很多时候,体验是成长的一部分。小学阶段孩子,感性认知较强,直接的活动更能打动学生,促进成长。

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一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独生子女增多,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宠溺,反而使得孩子与社会的交流减少。感恩教育能够使学生关注周围的人,懂得感恩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具体教学组织中,开展感恩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完成德育任务,以促成孩子的成长。

猜你喜欢

感性班会意识
面向用户感性意象的纵列双旋翼无人机造型研究与设计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