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意义思考
2020-12-04袁考占
袁考占
每一位初中生都是经过中考的奋力拼搏才跨入理想的高中之门的,他们都有十足的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都有把高中课程学好的愿望。但经过一段时间,他们普遍感觉到高中英语并非初中英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泛味、晦涩。更有些学生上课如听天书,课后不知如何复习、预习。在做习题时,又是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常常感到茫然一片,不知从何下手。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困难期”,英语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渐渐地,他们认为英语神秘莫测如天书,从而产生了畏惧感,动摇了学好英语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初、高中英语教学上的衔接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寻找其解决对策。
一、造成高一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
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单词量也不大,句子较短且句式简单,并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相对而言,高一英语在内容上加大难度,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难理解;单词量也增多,有时一单元单词就一页多,并且单词的长度加长,对于一些按字母组合记单词的同学来说就更难了;长句增加且句式较复杂,这就增加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另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大部分初中老师对新课改的一些理念理解有偏差,导致学生基础薄弱,特别是语法基础。
2.教法的原因
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少,教学要求低,因而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重试卷(复习资料),轻书本”的不良倾向。更有些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将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了固定的规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
3.学生自身的原因
(1)心理原因
高一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时期,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对于大多数农村学生,他们不愿开口,也不善于与他人交往。这种自我封闭的性格对学好英语十分不利。
(2)学法原因
在初中,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你写我记,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自学能力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帮助学生渡过学习英语“困难期”的对策
1. 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中考后的松懈情绪,使学生初步了解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为此,首先给学生讲清高一英语在整个中学英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其次,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英语内容体系的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特点。最后,结合实例,给学生分析初高中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另外,摸清学生学习基础,以此规划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通过测试和了解入学成绩,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比较其异同,以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语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
2.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英语学习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得以长期保持,并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意义,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比如:课堂导入时,老师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还可以借助名言、谜语、歌曲等,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思维空间,在愉悦中解疑,在笑声中求知。英语教学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的交际活动过程。目前使用的新教材集知识、趣味、情境交际于一体的,如果教师能够恰当把握教材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交流,在好奇中求知,享受学习的快乐,学生学习的兴趣会经久不衰。
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朱永新先生说过:“要成就一个人就树立他的自信,要击垮一个人就摧毁他的自信。拥有自信的孩子,就如一块闪亮的金子,在任何时候都会发光。”对于高一新生来说,新的环境、新的教学方法等一切新的事物都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有些一时不能适应新事物的同学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如果这种情况不及时解决,时间一长就会使这些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自卑的心理,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所以老师要想尽方法随时随地都要注意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比如,在课堂提问时应分层提问,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都有表現自己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学生的信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倚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关心的目光、一个认可的点头,都能滋润学生的自尊心,都能唤醒学生内心求知的欲望和信心。因此,教师要重视感情投入,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和思想沟通,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自卑等负心理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总之,在高一英语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英语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