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2020-12-04杨青青陆强通讯作者
杨青青 陆强(通讯作者)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药学部 江苏 扬州 225001)
正常用法、用量等条件下使用合格药品,出现有害的且和治疗无关的反应,可称为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在儿童群体,由于生理结构特殊性、体表面积小等因素,极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且显著高于成年群体。报道显示,和成人相比,新生儿群体中药物不良反应率为前者4 倍,儿童群体为2 倍,且1/3 左右患儿会因不良用药诱发死亡倾向[1-2]。抽取2019.06 至2020.03 时期内诊疗的儿科住院患儿共70 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6月—2020年3月诊疗的儿科住院患儿共70例,男患儿共37 例、女患儿共33 例;年龄高值为9 岁,低值为3 岁,中间值为(6.45±0.13)岁;30 例为农村患儿、40 例为城镇患儿;均为感染性病症,涉及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1.2 法
对患有住院患儿,均汇总整体病例资料,评估患儿药品不良反应,倡导临床合理用药。
2.结果
2.1 不良反应
70 例住院患儿中,12 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14%。具体为:2 例肾脏损伤,占比16.67%;6 例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占比50.00%;3 例腹泻呕吐,占比25.00%;1 例肝功能损伤,占比8.33%。
2.2 给药途径
70 例住院患儿中,45 例(64.29%)施行静脉给药,16 例(22.86%)施行口服给药,9 例(12.86%)为施行肌注给药。但在不良反应中,静脉给药8例(66.67%),口服给药4例(33.33%)。
2.3 不合理用药
使用儿童禁用药或慎用药共5 例(41.67%),用药剂量超出承受范围共4 例(33.33%),药物配伍不合理共3 例(25.00%)。
2.4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12 例药物不良反应患儿中,经有效处理和救治,10 例(83.33%)患儿治愈,2 例(16.67%)患儿病情好转。
3.不良反应因素分析
(1)药物配伍不合理。对于临床用药者而言,若存在药物配伍、安全用药等知识掌握不足的情况下,安全用药意识较为淡薄,这也是药物配伍不合理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在用药前未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前提下,若用药信息未认真、仔细考虑,难以把控用药方案的科学性及客观性。
(2)抗菌药不合理。若为同种抗菌药,于体内生化反应、效应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别,且在各药物特性差异的前提下,决定不良反应的不同。特别是在2 种及多种抗生素联合运用的模式下,不良反应也会随之增加,一旦存在患儿个体差异、特异体质等因素下,极易诱发高危不良反应[3]。
(3)给药途径不同。由于患儿好动、自制力差等因素,多以静脉给药的方式,起到临床救治效果。但在此过程中,也会出现不良反应,且显著高于其他给药途径(如口服给药、肌注给药)。原因为:静脉给药是以直接侵入血液为前提,对肝脏无影响,但却因血药浓度过高,极易在短期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同时,静脉给药制剂对质量标准要求尤为严格,但在具体生产期间难以达到此标准,使之在注射期间多含有各类杂质,诱发不良反应。
(4)药剂量大。针对非处方药,是小儿呕吐、止咳和腹泻、感冒等首选,即在买药期间未综合考虑用药信息,家属仅依据自身经验购买药物。这也导致部分家长对药效产生怀疑,以成人剂量、随意增肌药量、自行配药等方式,获取高疗效药物,但这也为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埋下隐患,甚至超出机体承受范围[4]。
4.讨论
全方位倡导口服给药的原则,降低静脉给药使用率;针对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向上级部门予以汇报,再深入思考不良反应的诱因,联合针对性整改措施,增强医师用药安全意识及能力,保证用药合理性,杜绝不良反应;指导加速合理用药,辅之宣传教育的层面,增强安全用药知识;增强儿科药物试验力度,规范给药途径、规章制度,联合职能部门做好临床用药监控,保证药品质量[5]。
本结果可知,70 例住院患儿中,药物不良反应占比17.14%,包括2例肾脏损伤、6例皮肤及其附件损伤、3例腹泻呕吐、1 例肝功能损伤;由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66.67%,口服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33.33%;使用儿童禁用药或慎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41.67%,用药剂量超出承受范围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33.33%,药物配伍不合理引起的不良反应占比25.00%。但在有效处理和救治,10 例患儿治愈,2 例患儿病情好转。
综上,针对儿科住院患儿,给药途径、药物配伍和药物剂量、抗菌药等因素,均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是增强治疗疗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