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技艺术的力与美——在“圆梦工程·名家名师话美育”网络公共课上的演讲

2020-12-04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杂技与魔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例杂技晚会

文︱(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就是文化,文化之上是艺术,艺术的终极是美。人们得到了审美,就得到了愉悦;得到了愉悦,就得到了健康;得到了健康,就得到了长寿;得到了长寿,就得到了最大的幸福。美育就是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美育概念的出现是在18世纪50年代鲍姆嘉通建立美学学科体系之后,由席勒提出来的。但是美育实践和美育意识古已有之。在中国,刚刚进入古代文明的西周奴隶制社会,便有周公制礼作乐。礼乐结合,既是治理国家的法律制度,又是进行教育的方式。到春秋末期的孔子,以“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子弟。“乐”实际上就是专门的美育课。孔子结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门类,发挥了他的美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美育的思想基础,并在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中国的美育传统。唐代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柳宗元和清代的王夫之,都对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让人们非常喜爱的理论。在西方,也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产生了很卓越的美育思想,到了西方近代,随着美学学科体系的建立,美育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归属。席勒用书信体写成的重要美学著作《美育书简》,提出了通过审美自由活动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全的人,也就叫完整的人。席勒美育思想对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最早把美育介绍到中国的是王国维,而真正倡导美育并建立中国近代美育体系的人是蔡元培先生。他在《教育大辞书》的美育条目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这个定义概括了美育与美学与教育的关系,但是并没有明确美育的特殊性质,容易使人们误认为美育就是美学教育。今天,人们的认识早已突破了历史的局限,美育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不仅能提高道德情操,也能促进智力、体力的健康发展,培养想象力、创造力。社会主义社会的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它培养学生充分感受现实美和艺术美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擅于欣赏现实美和艺术美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才能和兴趣,能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思想、想象、意志和性格。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教育。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加大美育扶贫力度,以扶志助扶贫,让每位孩子获得艺术的熏陶与情感的培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拥有精彩人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

杂技作为一门有着三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老艺术门类,在新时代不断创造、发展,焕发了勃勃生机与无穷的魅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青少年美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杂技艺术的力与美。

“杂技”是一个笼统的叫法,过去叫跑马戏的、功夫。过去吴桥人到欧洲演出,叫“中国功夫团”。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周恩来总理要组织中国高端的杂技艺术家们去东欧访问,周总理看到这么多精美的技艺,就将它们起名叫“杂技”,后来我们一直就延续着叫“中国杂技”。美国称杂技为“Acrobatics”。其实“Acrobatics”是他们的一个体育项目,人摞人,就是我们讲的“叠罗汉”。在德语国家,杂技叫“zirkus”,在欧洲那边,杂技也叫“circus”。实际我们通通都给它叫“杂技”。杂技如果细分有五大类:空中节目、地上节目、魔术节目、滑稽节目和驯兽节目。有人说是四类,我说空中节目和地上节目还是分开的好。我国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杂技节目种类是很齐全的。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杂技,杂技的节目类型也非常齐全。但在“文革”中,有些项目丢了,比如滑稽丢了一些,空中节目逐步也弱了,还有魔术节目、驯兽节目。五大类里,只有地上的节目一直表现非常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杂技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高空节目有长足进步,魔术节目涌现出很多新人新秀,在国内外各种大赛中都取得了佳绩。滑稽这些年来也有进步。驯兽方面,由于国际上各种原因,包括国内政策上的、动物保护组织的,一直对驯兽有着不同的声音。但是我想,驯兽作为一个重要的杂技门类,有几千年历史了(如果再往上溯,可能时间更长),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赖、和谐共存,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驾驭了很多东西。驯兽演员对动物,说实话,比动物保护组织的人可能还要有爱心。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末去莫斯科,认识了一位驯老虎的老太太,那些老虎吃住都和她在一起,比她的儿女还要亲。她对虎呵护得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我说驯兽这个门类,我们还是要发展的。这五个门类当中,我国的地上节目见长,在国内外都是摘金夺银的。杂技一朵花,这五个花瓣——空中、地上、魔术、滑稽、驯兽,我们都要突飞猛进地发展。

杂技从它的要素说,就是“技巧、道具、造型”这六个字。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分工不同,它的要素也不同,比如电影的要素也是六个字“画面、声音、切换”,法语叫“蒙太奇”,就是切换;音乐的要素也是六个字“旋律、和声、节奏”:旋律是它的生命线,和声是它的空间,节奏是它的时间。也就是说,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要素。

杂技的核心要素是技巧,杂技以技为核心。没有技术、没有技巧,杂技就会慢慢消亡了。所以不管发展到什么时候,杂技的“技”都是它的核心。“以杂技艺术为核,集其他姊妹艺术为一体,富有后现代意味层次的新型的综合艺术模式”是我对现在新杂技的定位。第一个就是技,技巧。

下面说“道具”。“杂技是以人驾物,完成常人所不能完成的超常动作”,这是很重要的一句话,也就是说道具在杂技多数表演当中是离不开的,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一个是造型。不管千变万化,各种造型、各种变化,美轮美奂。所以说,新杂技一定要符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搞艺术跟社会是永远脱离不开的。我们有高超的艺术,我们经历这么多艰辛、这么多努力,为的就是给大家提供精神食粮,能有更多的艺术产品为人民大众服务。

如果光说不练,那叫天桥把式。有说,也得有练,还得精,还得美。另外还有一个现在很多人叫“秀”,有的叫主题晚会。20世纪90年代中末,主题晚会在全世界,特别在中国,几乎每个团都在做,可以说大家的综合艺术提升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的杂技演员已经不是那种杂耍、竞技单一的表演模式的演员了。现在一个演员首先是美,他有高超的技术,又有很美的表演、很美的形象,让人感觉看完之后“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很多领导、同事、其他艺术门类的同行见到我说,现在杂技不得了,太美了。所以我说杂技再往前进,再往前发展,我们会更美。

杂技节目的创新是很难的。要先找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的技巧能不能完成,完成到什么程度?需要科学论证。同时,再把这个节目的主技巧和辅技巧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一个节目,也就是我们讲的“开行变收”。节目的整体结构一定要流畅、要美,所以在节目创意、创作方面,我们还要博采众长,多看、多浏览、多学习。我们要看成功的作品,这是对的;但有的时候也要看不成功的作品,同样会有很大收获。因为你看完之后会突发奇想,可能在这个基础上“离经叛道开新径,违师背典出奇章”,出来一个新的想法。所以我说学习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留心、留意、用心观察和思考,就会得到知识、得到启发、得到新的收获。大家一定要敢想,有奇想。什么叫奇想?就是不按正常规律,有另外一种想法,别开生面,别具一格,是新的,这样的节目才能发展起来。近些年来,杂技人左突右闯、历尽千难万苦得出一个新节目来是很不容易的,杂技节目的创新是非常难的。当然首先得有基本功,任何事没基本功,肯定做不好。有了基本功,还得有创意,还得有演员的自身条件,这是节目创新。

创作晚会跟创作节目基本上差不太多,但也有区别,首先是主题立意。有些选择题材就选择当地的,选择当地的最大好处是一个故事流传多年,家喻户晓了。杂技特别适合做这样的主题,用我们独有的一种方式来做,会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场景、表现。但有些语境、环境不适合这个节目,你非把它放进去,就会很不舒服。到底是节目为晚会服务,还是晚会被节目牵制?这个问题经常发生,杂技的导演有时候处理起来很难,所以我们就得下功夫,用很巧妙的办法,使节目、肢体动作,和语境环境相结合起来。不要“挂羊头卖狗肉”——内容和形式不统一,这种情况经常有。所以我们在搞杂技主题创作的时候,一个是立意,一个是主题,一个是节目质量、节目水平,综合艺术的体验,这方面我们要下功夫。搞戏曲的有这么句话:人保戏,还是戏保人。就是说我们节目强的时候,有时候你“挂”错了,比如形式、语境搞得不对,但也有人看,因为你技术好,这叫“人保戏”。有的时候技巧可能低一点,但很唯美,穿得很合理,语境、环境、音乐、舞美、灯光跟节目结合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让人感到唯美、舒适,这样也是对的。再一个,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有结构的。有时候结构用体例来体现,有时候体例也用结构来体现,它是相辅相成的。有些节目强开,音乐、演员队伍阵势很大,但看一会儿观众就审美疲劳了,那么就要转唯美的、弱的;还有中开,中间的,不温不热不冷;再一个就是弱开,一场晚会的弱开,通常是有诗意的。从导演的角度,做弱开是最难的、最不好做的,要求意境、意象,也有形而上、形而下相结合的东西。意境的东西有时候不好做。一场晚会在体例上分为正叙、插叙、倒叙来讲故事。只要你按照艺术的规律来做,在体例上,怎么更能彰显你的节目,彰显你的内容、内涵、文化、故事,能彰显出来就是好样的,让大家看了以后感觉很流畅、很舒服、很唯美,就做对了。写文章也一样,都要有一个体例,这个体例,根据你所掌握的材料来决定用什么体例,比如倒插、中插、反插,还是平铺直叙,都可以,从头开始平铺直叙给你讲,讲这里做跌宕起伏。注意这个跌宕起伏,结构里头套了节奏,这个节奏哪些地方可能一闪而过,哪些地方我细抠它在结构故事的时候,用什么样的体例,用什么样的方式很重要,比如说我做《江湖》,“序”里头,整个洪荒世界混沌初开,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降为地,宇宙大自然的星云变化,最后在远远的仙山上,吕洞宾拂尘一甩,用网眼纱的投影把“巾、汉、粒、抟”四大江湖的人照出来,这就是我们江湖里开玩笑说,走着,走到哪耍去,走着,空中飞走了去……这个序是倒插的。“序”之后,大运河岸边出现了杂技之乡吴桥县。所以体例找准了之后,把结构有机地用节奏来控制它,用什么样的节奏控制,用什么体例更能彰显出来,给大家一种惊奇、惊喜、好看、好听、好玩,能一把把观众抓住。我们有些晚会的时间并不长,但让人看得很累,原因就是结构做错了。有些晚会时间长了一点,但是你还没看够、还想看,就是体例选对了、结构做对了。所以我们在做晚会的时候,要注意体例、结构、创意、立意、题材,选节目、结构、体例,一步步往下推,要做到合情合理。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经验,只不过很多人不太总结这些事。每个人都有审美经验,审美经验慢慢形成审美习惯,之后又形成审美逻辑,再之后就是审美逻辑的对应性。我们在审视一个艺术作品的时候,肯定要拿这几个方面去权衡它。我评价一场晚会就那么几句话:如果有交头接耳的、看手机、看节目单的,作为导演,你的这个晚会在体例上、结构上、节奏上,肯定是出问题了。不要等别人给你提意见,你自己就应该知道。比如老是强开,观众一会儿就审美疲劳了,最起码过会儿要有柔美的感觉,柔美之后又审美疲劳了,你还得给它来一个强的。强弱交织,感觉才会舒服。最后,欲弱先强,欲强先弱,最后一个大撺底——杂技叫“撺底活儿”。审美经验、审美习惯、审美逻辑、审美逻辑对应性,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它。

再一个就是,杂技因为它是个单体的,不像戏。戏曲是由文字、文学、创作、畅想、故事情节、语境、环境,顺着往下推的。杂技都是单体节目,有的时候这个节目创作很难,跟语境就不合拍,怎么让他合拍?这里就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衔接问题,包括它一个个的单体动作形成了一个单体节目,又由若干单体节目组织起来,它跟别的艺术形式还是有所差别的。在这方面,我们就得注意衔接。这种衔接,有多种衔接法,语境、环境和人物,技巧、道具,怎么让它衔接得自然顺畅,这里面还是需要经验的,要做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近些年来,有些晚会在这方面应该说解决得很不错了,但是依然有时让大家感觉到生硬的衔接。节目衔接形式有语境衔接、音乐衔接、人物衔接、舞美衔接、灯光衔接、时空衔接。时间和空间对话,灵魂在空中链接,真正表演出来,台中台,戏中戏,多角度,多中心,多视点,多层面,用现代、后现代这种交叉的、时空自由流转的手法,完全可以把它体现出来。就时间和空间对话,灵魂在空中链接,我让你感觉到,让你很自然地跟着我跑,这样的话,我们才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做出更好的节目来。

再一个,就是杂技演员。过去都说,看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现在谁再说这话,我就不爱听。现在看我们杂技演员,小伙子个个像小帅哥,无论是舞蹈动作,还有各种技巧,帅、漂亮!我们小姑娘出来之后,个个都像舞蹈家。现在杂技演员很不得了,很美!这就是说我们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同时,一个演员还要有修养,这种修养是来自于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比如说我会读一首诗、我会念一段词、我会写一首诗、我会写一首词,我能写得很漂亮,我对自然界的这种审美,顷刻之间就能悟到。它这个悟到是怎么来的?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的积累。

我给大家讲段很美的词,这个词是宋代张孝祥写的,叫《念奴娇·过洞庭》,第一句是:“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洞庭就是湖南洞庭湖,“青草”是洞庭里的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叫芳甸;“近中秋”,就是马上到中秋佳节了;“更无一点风色”指一点风吹都没有。下面一句是“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说这个洞庭湖就像三万顷的大镜子,连波纹都没有,像玉一样。这么美的环境里,“著我扁舟一叶”,三万顷的湖面上有我一个小船,你想多美呀。往天上看,“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天上月亮往地上洒着银辉,“银河共影”就是说整个天上的到了水上,水里映出天上来,你想这种美景多好。最后一句“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有多美呀,美到我跟大家说不出来的那么美。我们搞艺术的人,如果不读点这些诗和词,修养上不来,心里头没东西。作为演员,作为艺术家、搞创作的人,你心里没有东西,怎么会美了呢?“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读多了,走路、说话、举止,一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的演员、艺术家、搞创作的人,都要增加自我修养。不增加自我修养的,说实话,那叫匠人。有了文化修养、文化素养、艺术修养,才叫艺术家。你表演出来的动作,一举一动,一个眼神出来,都会是不一样的。陆游的儿子写诗,陆游告诉儿子:你不要光“就诗说诗”,功夫在诗外,不在诗里,要到大自然当中去学习,去悟去取。做一个艺术家,我们还得在修养上更多地去学习,武装自己,要知道我们杂技的本体是什么,这样才能做一个伟大的真正的杂技艺术家。■

猜你喜欢

体例杂技晚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引注体例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诗经学史》书评
计岁的规范化与年谱编纂体例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百科全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