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现代主义与当代艺术视域下的对话: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0 青年艺术·云论坛综述
2020-12-04邵笔柳ShaoBiliu
邵笔柳 Shao Biliu
一、多平台联动共振,构建川美青年艺术生态系统
本次云论坛以“四川美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为契机,继而生发了关于青年艺术生态中各个不同角度的话题讨论。在第一场对谈中,四川美院美术馆馆长何桂彦首先介绍道,“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从2013年起至今已走过了八年的时间,‘辟新·更生——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对这段时间的艺术家创作进行了回顾与梳理。自2019年开始,该计划由川美美术馆接管,并实行策展人制度,希望通过美术馆为年轻艺术家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受到更多国内评论家、艺术机构的关注。”同时何馆长还提到,美术馆计划联合“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明天雕塑奖”“罗中立奖学金”“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四个青年艺术项目,促进多种要素的碰撞融合,实现各项目平台的联动共振,共同构建四川美院青年艺术生态系统。
广州美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介绍了广州美院美术馆策划的社区美术馆等广东地区的艺术驻留计划,同时他表示,“希望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能够和全国各大院校、珠三角的驻地计划联动起来,建立一个更有效的、更长远的互访、互相交流机制,使两者之间生态的对话更加强烈。”
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尹丹发言说,“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给川美的当代艺术创作带来了很重要的助推力,培养了很多今天在艺术圈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这是四川美院几十年来在当代艺术领域投入很大精力的一个结果和红利。”
作为第一届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的入选者,以及‘辟新·更生——川美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回顾展(2013—2020)’策展人之一,四川美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王鹏杰介绍了展览的四大主题版块,他说:“艺术家在驻留期间和所有的状态都停留在所谓辟新和更新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希望开辟出新的道路;另一方面希望通过不断反思更新自己的审美、观念,来提升自己所创造的价值。”
二、青年艺术群体的探索与蜕变
讨论中国青年艺术不可回避的时期是20世纪80—90年代,其中最核心的现象或特征则是青年艺术群体。本次论坛第二场对谈以青年艺术群体为主题,回顾了1980—1990年期间青年艺术家群体的生存状态与创作历程,为今天的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关于青年艺术群体的特征,论坛嘉宾天津美院副教授高岭说,“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群体首先是有强烈的地域性;其次这些群体不以物质性的现实功利为目的,而是怀抱一种人文的理想主义聚集在一起。”四川美院教授俞可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多个艺术群体的原因,第一个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社会转型给了年轻一代的青年艺术家极大的冲击,需要集群去抒发自己的理想。另外一个原因是延续过去集体创作的方式,例如最典型的群体创作作品《收租院》。同时,俞可教授补充道,“我们在讨论80年代的艺术群体时,还应该关注群体之外的艺术家以及艺术现象,比如宋东、徐冰、蔡国强等。此外,艺术市场是艺术生态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20世纪80年代艺术市场的体验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认识的基础,也是青年艺术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
四川美院美术馆何桂彦馆长将青年艺术群体发展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民间非体制的自发阶段。“星星美展”直接影响了第二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期青年艺术群体井喷式的发展。这个阶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年轻一代评论家开始参与介入,这些评论家虽然跟艺术家都差不多的年纪,但他们手里面大部分掌握许多媒体资源。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后艺术群体化的阶段。圆明园艺术聚集区、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新生代、20世纪90年代的东村等是该阶段值得讨论的群体。2000年以后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阶段有了商业化的逻辑背景、美术馆时代带来的各种机遇以及职业艺术家身份等新的特征。
讨论当下艺术群体的发展与变化时,俞可教授表示,“美术馆和画廊在今天的艺术生态里仍然是主导者,好的画廊会把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整合媒体、策展人、批评家,他们的艺术家要定期聚会,群体被隐形了。我觉得艺术这个版块可能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力量的构成,我们要占领哪一个地方的时候,群体仍然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因为艺术生态开始专业化了。”何桂彦馆长则认为,“20世纪80年代如果还是自发,到了85新潮美术的时候,话语权在几个核心的评论家和艺术群体组织者手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个推动权或者话语权是在策展人手里,但是2000年以后,在金融危机没有来之前,这个推动在美术馆馆长手里,在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就在超级画廊的手里。”
三、青年艺术生态的未来新可能
论坛的后五场对谈以青年艺术生态为主题,分别从批评与策展、当代艺术写作、收藏与推广以及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与未来发展五个不同维度展开深入讨论。
1.批评与策展。
对谈嘉宾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认为,“理论思想、方法、知识储备是策展人最重要的一个素质部分,策展不能变成一种纯粹的操作性的活动,必须要有问题的意识来支撑,同时包含反思性与批判性的视野和独立自主的学术精神。”四川美院副校长焦兴涛表示,“我认为可以更多地从艺术世界外部来看待策展和批评,这两件事情对这个世界与社会具体发生的联系方式,除了通过艺术制度和艺术世界本身起作用之外,有没有更多的可能,这可能其实是我在展览和相关艺术项目中比较关心的话题。”“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总监鲍栋先生认为评论和策展的身份是历史化的,是在历史中出现的,并且会在历史中消亡。策展的工作和策展性的思考已经泛化到所有的艺术工作者身上去了,他们和具体的艺术生态关系越来越弱,变成一个策展人圈子的知识竞赛,我们有时候叫做所谓的“知识生产”。
2.青年艺术引发的当代艺术写作。
关于青年艺术引发的当代艺术写作对谈邀请了北京工业大学青年教师高远、四川美院通识学院青年教师匡景鹏、四川美院艺术人文学院李庚坤参与讨论。对话先从青年艺术的概念入手,强调了青年艺术的先锋性、前卫性与反叛性。同时几位嘉宾谈到一个共性,青年艺术不是一个年龄问题,是一种价值取向,为整个社会提供不同的视域和可能性。对谈后半部分还讨论了当代青年艺术受制于展陈系统和机制,青年还有怎样的可能、何以使青年更青年、艺术史是叙事的泛化,青年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逻辑开展自我的工作方式等相关问题。
3.青年艺术的收藏与推广。
在青年艺术的整个生态中收藏与机构的推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推动生态可持续地发展的重要动力。对谈邀请了站台中国负责人陈海涛、青年艺术100总监彭玮、常青藤计划发起人姜大方就青年艺术收藏标准与大众审美趣味、中国青年艺术收藏的几个重要时间节点、收藏青年艺术的藏家类型、青年艺术推广与当代文化格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4.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与未来发展。
围绕青年艺术的创作与未来发展方向论坛邀请了《当代美术家》执行主编韩晶、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青年教师沙鑫、艺术家张有魁、艺术家张钊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林书传、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宋振熙、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姜俊等嘉宾共同参与对话。
在互联网、大数据、智媒体的当代文化语境中,青年艺术家对现实环境的感知体验、社会关注视野、创作媒介表达方式、技术手段已发生转变。当代青年艺术家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青年艺术家需要不断地重塑现代性,在当下既定的艺术史逻辑中发现有效的问题,在面对当代的场域中构建有效的创作方法,形成自我的艺术语言体系与表达创作逻辑,构建自我主体的的认定、反省与批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