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葆“自知无知”的进取心

2020-12-04李英田

政工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对子圆圈苏格拉底

☉李英田

2400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女祭司曾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具智慧。苏格拉底感到困惑,他认为自己并没有智慧,于是他走访了许多被认为是有智慧的政客、诗人、能工巧匠。最后,他发现这些人不仅没有真正的智慧,还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苏格拉底因此明白为什么说他是最有智慧的,因为只有他“自知无知”。苏格拉底由此确立了一种“无知之知”,并把它作为最高智慧的体现。

人们无法准确统计全部知识的总和,然而科学家们通常认同这样一个事实:现在知识大约每10 到15年就会翻一倍,目前人类拥有的知识总量约为300年前的100 万倍。我们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浩如烟海的知识总量相比,犹如大厦之中一粒尘埃。对于个人而言,即便穷尽一生,涉猎的知识也微乎其微,因此,无知是绝对的,有知是相对的。也有人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知而自知的人,另一种是无知而不自知的人。

《礼记·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论语》多处记载孔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对子罕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对子路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典型的孔子求知的态度。柏拉图一针见血指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莎士比亚更为直白,他说“愚者自以为是,智者心有自知”。

为什么越有智慧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无知。这一点已经得到科学验证,就是心理学上的“邓宁—克鲁格效应”,也称“达克效应”,即缺乏技能者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究竟缺哪些能力,因而自我感觉良好;而那些具备技能者则更清楚该领域的情况,他们自知哪些技能是有望精进的。爱因斯坦曾形象地描述了类似道理:“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的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周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就越大。”

自知无知不是甘于无知,而是永远保持求知的姿态。2013年,李肇星携新书《说不尽的外交》在北京大学与读者交流,深情地谈道:“北大给我无声的第一课是使我知道了自己多么无知。我在北大学到的这一点到现在都不会忘记:就是永远觉得自己是没有知识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一次座谈中,将莘莘(shenshen)学子读成辛辛(xinxin)学子,被学生当场指出。他非但没有逃避问题,反而现场对着这两个字读了六遍,赢得学生一片掌声。这是智者的姿态。承认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自以为是,甚至明知道错了还不认错,将错误进行到底。

承认无知不但不会降低威信,相反,它还是良好品行的开端。如果你是一名老师,当学生问到你不懂的问题时,勇敢承认不知道,弄准确之后教给学生,这是一种师德,你的严谨态度可能影响学生一生;如果你是一名领导,当部属提出不同意见时,耐心倾听,假如自己错了,虚心承认、及时修正,这是一种官德,可能由此促进单位长远发展;如果你是一名网民,当遇到不熟悉的领域时,不轻易信,更不轻易“喷”,多一些平和理性,少一些偏激谩骂,这是一种网德,可能由此凝聚更多正能量,也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更多安宁。这些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进取之心。

“墨菲定律”讲到了个“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当我们用一个无知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时,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思考自己,就会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进取态度。培养自知无知的教养,而后付出自强不息的努力!这是人类的大智慧。

猜你喜欢

对子圆圈苏格拉底
行为判断
苏格拉底的信仰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圆圈填数
移圆圈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故事两则)
苏格拉底的回答
苏格拉底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