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方法
2020-12-04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桂林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桂林小学 沈 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语文教育具备较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汉语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担负着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加以融合,使学生具备更加优异的文学素养,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和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施意义
“语文素养”指的是小学生所具有的较为稳定、基本和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包含学生在语文创造中凝聚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不单单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入应用,还体现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记录和口语表达。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让学生说好汉语、学会交流,继而引导他们积极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性和文学性。同时,通过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让学生学会聆听、描写、转述、阅读,达到和他人沟通交流的目标,让他们具备更加优秀的个人品质和学科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具体方法
1.积累知识,夯实学生文学功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首先应该从积累知识入手。在语文课程中,基础语文知识包含了字、词、诗句等多个知识要点。而在学习形式上,主要是以阅读、写作两大方面展开。在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的语文知识,也蕴含了很多精彩的语句,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和思考,帮助他们正确学习和掌握语文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督促学生勤加联系、多多思考,掌握字词的正确发音、写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资源,达到对语文课程的吸收和深化。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技能得到加强,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首先,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来创作一篇小作文,引导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去描写自己心中的春夏秋冬,使他们在反复的阅读和临摹之中,积累更多的语言词汇。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供他们在文中使用的诗句,包括“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等一些描写自然节气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优化阅读,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该掌握不同的语文技能。以识字为例,1—2年级学生识字量应该达到1600—1800 字,其中800—1000 字会写,阅读不少于5 万字;3—4年级学生识字量应该达到2500 字,其中2000 字会写,阅读不少于40 万字。5年级学生识字量应该达到3000 字,其中2500 字会写,阅读不少于100 万字。由此可见,要加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好识字量的积累,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进行后续的语句模仿和创作。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鼓励他们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学会积累识字、读词的语文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3.仿写创作,提高写作技能培养
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在诸多教育方法中,“仿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语文教育方法。首先,仿写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把握对写作字词的应用。其次,通过引导学生坚持仿写、阅读,能够使学生将文学记录作为一种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和文字写作才能,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语文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教学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转化和思想感悟。例如,通过成语接龙、击鼓传花、飞花令诗词大比拼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程中产生更多的共鸣,达到“读写结合”的教育体验,深刻地体会语文课程带来的乐趣。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不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学习特点和思维特征,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意识,将阅读、写作的根基打牢,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对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总之,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统筹布局、创新优化,加强学生阅读教学、仿写练习。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创作、多表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授课方法上,转变教育形式,通过任务驱动、兴趣培养,全方位优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加强他们对文字知识的汲取和吸收,使学生能够逐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为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语文教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