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2020-12-04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范家湾小学 付 隽
思维导图的内容主要是采用画图的手法结合各种事物的关联性,把它们梳理成树状或者网状的形式来直观表现。语文写作中思维导图是基于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利用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把记忆和创作融合,最终形成写作文的基本思路,并在不断的联系中转变为学生必备的学习技能之一。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重中之重,写作又是让学生非常头疼的事,学生动不了笔、写不出完整的作文是常态,思维导图所表现的强大的思维功能与学习写作文的需求不谋而合。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优势
1.激发灵感,打开思路。思维导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写作方向的引导,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僵硬刻板,学生的创造力被压制,写不出逻辑通顺,条理清晰的作文。通过思维导图对学生的辅助,能够很好地使其锻炼自身的思维,减少传统学习方式的压制,扩散思维,激发写作灵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2.提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的时候只是当成语文课堂必须完成的任务,处于被动的地位。利用思维导图和多媒体设施给学生展示作文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对写作框架的填充,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摸索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记录学生的思考内容,做相关指导或者一定的纠正。从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兴趣。
3.帮助创新写作内容,作文写作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论是写作内容和文章结构,只要和别人的不一样,这就是创新。但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大同小异,不是套用他人作文的结构,就是模拟作文内容,缺乏新意。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的同时也就助推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它最明显的特点是联想。在拿到一个题目时,先在纸上写下该题目,然后就可天马行空地想象了,联想越广越好,越多越好,这样创作的范围才会不受限制。
4.整合作文结构,小学生的作文写作缺乏条理性,对于文章的结构把握也非常模糊,很多作文甚至就没有结构逻辑可言,东拼西凑,想起什么写什么。在前期作文构思中我们提倡尽可能地发散思维,但在真正的写作中需要严谨的格式。一篇主题清晰,内容丰富,充满创意,结构完整的作文才是真的优秀的作文,也正是学生学习写作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二、思维导图优化小学语文写作的策略
1.确立主题
中心主题是一篇文章的关键,也是制作思维导图的基石,决定了学生写作的方向,一旦确立就不能轻易更改。学生在拿到一个题目或者一种体裁的时候,一般都会思索写作的方向是什么,内容是什么,这个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事实上,大量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普遍的现象,经过学生长时间考虑写出来的作文,质量也并不是非常理想。而且学生所拟的题目和内容大多类似,毫无创新。究其原因,是学生思维没能被打开,思考范围太过局限,也没有思考所写内容要表达的主题。思维导图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指挥学生的大脑围绕所写的主题不断联想,直到确立主题为止。
2.提取作文关键词
关键词在作文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板块,一篇作文的主题多数时候就隐藏在关键词中。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学生根据主题会联想到非常多的内容,这个时候将这些片段内容记录下来,从中筛选所需要的一些核心词汇,再对这些词汇展开进一步的联想,如此循环,学生就不怕没有内容可写,也不会在无限的联想中偏离主题。
3.梳理结构,分清主次
写文章的时候,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思维导图就能发挥作用。在作文前期联想构思完成后,再综合来观察整个思维导图,对比作文基本结构的前提下,针对所有记录内容做整理,把主次关系和先后顺序梳理清楚。简单起草作文的脉络,这样整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呈现出来了。
4.组织语言,丰富内容
写作文需要对语言进行组织,而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这点非常欠缺。小学阶段学生认知水平不高,阅读积累相对比较少,基础薄弱,作文中的语句都比较简单直观重复。而这个时候的学生童心未泯,对语言文字的掌握不够稳定。运用思维导图发散其思维进行创造的同时,帮助学生回忆阅读素材,引出优美的词句,对所写内容扩充,锻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组织语言的能力,作文才会显得有血有肉,丰富饱满。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优化作文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作文质量。要注意的是,作文需要学生自己完成,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功能,增加提问来强化学生的参与感和融入感,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制作更好的思维导图,才能有效实现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