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谷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020-12-04胡利娟

中国科技财富 2020年10期
关键词:鲜桃平谷区平谷

文/本刊记者 胡利娟

图为“第一书记”刘曦(左)在推介特色产品。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宁静的水面,桃李环抱着秀丽的村庄……”这里是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这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不仅让大家欣赏到桃花海景观,还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里也是零疫情,令人羡慕不已。

“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见如云满目光。”她成了世外桃源,让人充满向往。这就是世界最大的桃园、首都最大的果区——北京市平谷区。

有这样几组数据:平谷现有桃园22万亩;平谷大桃是北京市唯一同时拥有原产地证明商标和驰名商标的农产品;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平谷大桃拥有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一年当中三季有鲜桃;平谷大桃品牌价值101.84亿元。

那么,平谷大桃是如何成长为一个世界级的农产品品牌?

“桃匠”:把每一个桃都当孩子一样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丰收喜庆,物阜民丰。在琴声悠扬、桃香四溢的“平谷瑞桃·祝福京城”主题活动中,北京花果观光采摘季正式拉开帷幕,全市近千个各具特色的观光果园接纳四方宾客,邀请大家一起来感受首都绿色产业的无穷魅力。

作为北京市的农业大区,说到平谷,最有名的还是平谷大桃。因个大、色艳、味浓、甜度高、优种多而享誉全国,也正因此,平谷被称作“中国桃乡”。

当然,这傲人成绩的背后,同样离不开的是近百项综合配套技术、1000多名农技员和7万桃农的支撑和奉献。

胡殿文就是诸多桃农其中之一。

“种桃就是我的职业。”来自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的种桃“牛人”胡殿文说,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大桃,真是把大桃当成咱家的孩子一样,认真培育,踏踏实实栽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因为胡殿文种桃卖桃讲诚信,当地政府授予他诚信之星。

同样是种桃老把式、家住平区谷峪口镇兴隆庄村的张宝志,因为去年参与种植国庆礼桃成了“大红人”。

“现在很多人都问我,今年国桃种的怎么样?品质是不是和去年国庆的桃一样?”张宝志告诉我们,今年的桃和去年的国桃品质一样。说实在话,按照国桃的标准种桃,累人累心,可是做哪一个行业要做好不累呢?现在都在说工匠精神,自己把每一个桃都种好了,就是平谷大桃产业里面的工匠。

作为平谷种桃人的代表,也是平谷大桃产业的代言人,他们仅是其中的一个个缩影。然而,为了这片美丽的“桃花源”,辛勤耕耘的不仅仅是“桃匠们”。

“第一书记”:深挖大桃产业链助民增收

刘曦,是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派驻平谷区梯子峪村的第一书记。为把偏僻小山村的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他不仅请来专业人员进行果树管理和技术的扶持,还积极对接互联网+,亲自上阵直播带货。

“梯子峪村有200亩桃林,我们要深度挖掘大桃经济产业的附加值,做长做精做强产业链,让更多的村民在绿色产业中获益。”刘曦介绍说,以前梯子峪村的特色农产品从来没上过网,今年疫情期间,平谷区第一书记群策群议,自发成立了平谷区第一书记助农联盟,深入挖掘第一书记任职村的优质农产品,在村域合作社及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延伸打造“第一书记助农”品牌,帮助大家销售特色农产品、特色民俗等乡村资源,切实有效地助农增收。

刘曦称,由第一书记品鉴带货,不仅可以形成安全可靠的产品供应链,并且还能够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农户合作,最终高效高质量连接农产品供需两端,打通规模化营销路径,将安全、优质、信得过的农产品推向市场,使之成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硬核”力量。

据了解,截至目前,平谷鲜桃共销售9万余斤,柴鸡蛋1万余斤、其他农副产品30余万元,疫情期间为农民提升经济收入近10万元。

不仅如此,刘曦在全力打造桃产业的同时,还带领梯子峪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改造村容村貌环境。还选择一些适合本地种植的藤本月季等花卉品种来美化乡村,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春天有桃花节,冬天可以溜冰滑雪,一年三季有鲜桃,这就是平谷。森林城市、花果田园,休闲旅游,平谷在等您。

猜你喜欢

鲜桃平谷区平谷
全国优秀楼房猪场案例北京中育种猪有限责任公司平谷分公司
耕地肥力空间特征与提升策略研究
北京市平谷区大桃生产现状调查分析
平谷桃林疏花女三首(外一首)
平谷区委组织部:开展“喜迎国庆70周年 志愿共建美丽平谷”志愿服务日活动
【第八十八辑】88『把墙挂在枪上』的平谷话
万亩鲜桃富一村
北京市平谷区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现状及建议
桃之夭夭
智斗小红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