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共享出行将迎来“第一股”
2020-12-04
文/本刊记者 陈 杰
在共享出行正值“风口”前几年,关于国内共享出行第一股的猜测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在国内共享出行领域第一股“难产”的阵痛中,嘀嗒出行正启动港股IPO,吸引了业界的关注。
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专注顺风车终得回报
2018年,因行业内发生的安全事故顺风车业务受到质疑,嘀嗒在顺风车市场并未停止前行。嘀嗒的招股书显示,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是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
而随着顺风车业务的成熟,2019年嘀嗒顺风车业务毛利率高达83.1%。目前,嘀嗒收入组成中,顺风车收入占绝大比例,2019年顺风车收入占比达到91.9%,2020上半年占比达到87.8%。
在过去六年中,嘀嗒通过云计算、定位导航、高级算法及移动技术等前沿科技,将以往熟人之间的零星拼车行为,转变为陌生人分享相近出行路线的大规模常规出行行为,并有效解决了顺风出行的信任和效率问题。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经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大约有1920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980万位认证通过的顺风车车主。
对于顺风车业务足够专注,让嘀嗒出行终得回报,其不仅占据着国内顺风车市场第一的位置,更是将共享出行这一理论上的商业模式跑通且实现盈利。
出租车业务持续发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四轮出行市场(出租车扬招、出租车网约、网约车、顺风车)的交易总额预计将由2019年的7119亿元增至2025年的1100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7.5%。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而出租车在未来仍将是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2019年,出租车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占据68.6%的份额,预期到2025年在53.9%左右,继续保持第一。2019年,出租车扬招部分GTV占据出租车总GTV的96.3%,未来将继续与网招模式平行发展。
一条腿走跑显然难以得到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也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在顺风车业务步入正轨后,嘀嗒出行开始在出行领域寻找新的业务方向,而出租车业务便是其随后的选择。
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下半年,嘀嗒开拓“智慧出租车”新业务,在提供出租车网约业务的同时另辟蹊径,推出“出租车打车助手”和“智慧码”,打通乘客、司机、计价器、顶灯、车辆、出租车公司和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连接,为出租车扬招业态提升效率服务和体验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成为中国数字化扬招业务的开拓者及领先出行平台。
目前,嘀嗒已与西安、沈阳、徐州、南京4个城市开展全面智慧出租车合作。2020年6月,在智慧出租车示范城市西安,嘀嗒已为约940万次出租车出行提供数字化服务,占市内出租车出行总趟次64.0%,其中59.1%会产生用户反馈,出租车智慧码日均扫码31.2万次。
挑战及困难依然明显
嘀嗒出行一路走来被业界认为是“闷声发财”,在一众平台深陷亏损泥沼之中时,嘀嗒的盈利模式已经跑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即便是上市后的嘀嗒出行在未来的发展上就能顺风顺水,其挑战及困难依然明显。
外界对于顺风车行业的审视,不少是来自于此前顺风车服务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嘀嗒在招股书中提及,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是否接受顺风车及嘀嗒的服务。
而在主营的风顺车业务竞争方面,嘀嗒其实一直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2018年宣布下线的滴滴顺风车自去年12月10日重新上线后,一直在放宽服务范围,并且于今年3月宣布恢复夜间服务。而除了滴滴重新开展顺风车业务,首汽约车、神州优车、曹操出行等平台也已布局顺风车业务。
在出租车方面,来自对手滴滴的压力也开始加大。今年6月,滴滴出行对出租车事业部进行了组织架构升级及人事调整,对这一业务的重视力度明显增强。
此外,支付问题也可能成为嘀嗒的风险之一,其可能会被视为在并无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为非金融机构进行支付服务。
较为明显的挑战及困难对于嘀嗒而言也并非坏事,而要分散风险,则需要等到嘀嗒的出租车业务羽翼丰满,目前看来,这业务离真正成熟还需要一定的成长期。